宝宝打针“疼痛指数”是多少?看看他们表情就知道
旁白:没感觉,呵呵,你揉我呢!
哎哟,妈,有个蚂蚁咬我!
疼疼疼,哪个坏人拿针扎我啊?
啊啊啊啊啊啊……还让不让我活了…… 看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 南邮老师采集2000多个新生儿面部疼痛表情样本,未来可能制作成监测仪 刚出生的宝宝,打针时觉得有多疼,妈妈们知道吗?宝贝苦于无法诉说疼痛感,只能用哭声和表情来告诉你。可是,如果你不是特别有经验的医护人员,也无法准确判断他当时疼得有多厉害。 别担心,未来这一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南京邮电大学的一位老师卢官明正在研究“新生儿疼痛表情识别”课题,他采集了2000多个刚出生28天以内宝宝的疼痛表情,输入到电脑记忆库中,通过图像识别得出规律。未来或将制作成监测仪,抓取宝宝打针后的面部表情,机器一扫经过对比就能告诉你,宝宝的“疼痛指数”是多少。 照片由卢官明教授提供 痛感会影响孩子成长,但宝宝无法诉说 为什么研究宝宝疼痛表情? 痛感会影响孩子成长,但宝宝无法诉说 卢官明是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重点实验室教授。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根据最近一些年的研究证实,出生4周内的小宝贝,就已经有了疼痛感受的能力。虽然他们的神经系统仍然在发育中,但对疼痛的感知却比儿童甚至是成年人更强烈和持久。而且,新妈妈们知道吗?宝贝反复经历足底采血、动静脉穿刺、皮下和肌肉注射等的疼痛刺激,也会对他(她)的成长产生一系列近期和远期的严重影响。 “因为新生儿不能自己表述疼痛的感受,妈妈们又没有经验,所以就需要有经验的医护人员进行人工疼痛评估,这样不仅耗时费力,而且评估结果更多地依赖于个人的知识与经验,还会受到个人的情绪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新生儿疼痛程度。”卢官明介绍,2006年,他和南京市儿童医院的李晓南博士一同开展新生儿面部疼痛课题的研究,帮助宝贝爸爸妈妈以及医护人员更好地识别宝贝那些苦于无法诉说的疼痛感。 谁来对宝宝疼痛程度评分? 采集2000多个新生儿表情建立数据库 卢官明告诉记者,从2006年开始,他们首先用数码摄像机记录新生儿在安静、哭和经历不同程度疼痛刺激状态下的动态面部图像、手脚的动作及哭闹的声音,然后,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医生和护士用国际上公认的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对宝贝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 “我们从拍摄的视频中截取了2000多幅图像,然后从中选择出医生评分一致的典型表情,包括安静、哭、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剧烈疼痛的图像。”卢官明指着电脑上的一系列宝宝面部特写告诉记者,“你看,这个嘴巴张开很大的,表情痛苦的,医生就会评估剧烈疼痛,而这个面部表情稍微有些痛苦的,就是轻度疼痛,普通人很难一下子就准确分辨。” 机器如何识别? 机器语言自动抓取不同表情特征 卢官明和他的团队成员,将临床采集到的新生儿面部表情样本输入到电脑中,根据机器语言提取他们的面部表情特征,“就像漫画家很简单的几笔,就能认出这是谁,机器语言也能从中抓取到不同面部表情的特征,提取新生儿面部表情特征。”卢官明说,“经过深度学习,从大量数据中,根据事先设定好的类别进行自动分类,当有新的样本输入时,机器就能根据规律自动识别。” 到2008年7月左右,这项实验初步得出规律,最近6年,他们在不断地进行反复测试论证,“每年都会不断采集视频,从中提取大概1000多幅图片,由医务人员先评估出轻度、中度、剧烈三种疼痛。这些新样本对机器来说是新的,我们把它输入到计算机里,看计算机输出的结果,和医生评判的结果是否吻合。”他说,实验过程一般是每一类采用25张图片,“比如100个测试样本,88个是正确的,结论就是88%,我们要多次交叉验证。” 如何提高准确率? 未来将采集百万样本进行大数据分析 卢官明指出,这种实验的结果,一定是数据越大,准确率越高。因此,他计划在未来3-5年内,采集百万新生儿面部表情样本,进行大数据库分析。“这一研究在未来临床使用上,将制作成监测仪,采取24小时监护,帮助医护人员诊断,这样可以提示医生进行相应的跟踪护理。” 卢官明说,新生儿有病住院治疗,打针或者手术需要打麻药,麻药用量多少,未来通过疼痛监测仪,了解孩子的疼痛程度,可以给医务人员提示,以便于医生做出适度的处理。“这样也可以避免判断出现主观误差,由机器来评估发现异常情况就会及时报警,提醒医生。”
| |
作者:记者 俞月花 | |
责编:高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