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民营企业转型发展见成效

28.05.2015  12:16

  干采矿的少了,做装备制造的多了;高耗能的少了,循环发展的多了……5月25日,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华龙介绍,我省民营企业在转型发展中已经出现可喜变化。

  到2014年年底,我省民营企业完成增加值5850亿元,占到GDP总量的近46%。目前,全省工业经济总量的45.7%、第三产业经济总量的49.7%都是由民营企业创造的。

  更加可喜的是,张华龙说,近年来,我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呈现出一些积极变化。发展领域由以工业为主向工业和服务业并重转变,发展重点从采掘、矿产资源等资源型行业向装备制造、精细化工、高新技术、新型材料、特色食品、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转变,发展路径由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生产向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的循环发展转变。

  张华龙认为,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是提高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任务。他表示,将通过编制《山西中小微企业产业指导目录》,引导企业改造升级和科技创新,支持企业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目前,全省民营企业中采矿业企业户数占比下降4.43个百分点,服务业上升10.6个百分点。

  同时,推进技术创新。实施创新能力建设计划,开展产学研合作,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能力逐步提高。全省重点支持建设的158个省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每年安排财政资金3500万元,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2014年筛选确定的首批100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着力打造成在行业细分市场中的隐形冠军。

  目前,全省已形成40多个产业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集聚区。今后要继续推进集群发展。推动每个县区培育发展1个以上产业集群。近年来,各市县突出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引导企业从分散布局向集聚发展转变。(李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