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开创职业农民培育山西模式
2015年1月22日,山西日报头版头条刊登题为“我省开创职业农民培育山西模式——两精三教四结合 一年培训10万人”的文章。郭迎光副省长批示:“两精三教四结合”符合农村、农民实际,要深化、细化,持之以恒抓下去。
两精三教四结合 一年培训10万人
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我省在全国率先试点,走出“两精、三教、四结合”的山西模式。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10万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
2014年初,农业部、财政部确定两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试点省,我省为试点省之一。一年来,我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制度、工作机制和培训体系,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山西模式”。
入秋后,由于市场原因寿阳县茴子白大量滞销。于是,职业农民培训课堂办进了太原各大蔬菜批发市场里。如何与客商对接,如何根据市场调节生产……培训教师现场讲课,农民与客商现场交流。寿阳县韩沟村农村经纪人韩增光说:“这才是应时应节、顶用管用的好培训。”
“两精”是培训受欢迎的重要因素之一,即精准培育,精细培训。据省农业厅副厅长陈明昌介绍,为精准确定培育对象,农业厅开展专项调研,摸清了拟培训职业农民的数量规模、主导产业、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据此确定重点培育四类人群:除农业部统一设置的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外,我省还增置了引领带动型。精细培训则体现在根据农民产业、专业、层次、类别等,个性化设置课程,让农民选课范围最大化。去年,我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机构达355个、师资1200多人,开展培训课目30种,农民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培训机构和培训老师。
“山西模式”的培训课程根据不同人群、需求和农时而设,这就是“三教”,即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因时施教。曲沃县郇村,村子不大产业不少,全村421户人,粮、果、药、牛4个主导产业,有3个合作社、42个大户。这样的村子怎么开展培训?该村养殖户王蕙军说:“过去的培训大多是送来什么学什么,现在是农户想学什么学什么。”去年,该村220位农民各取所需,自主选择,已经参加了苹果栽培、玉米小麦生产、测土配方施肥、奶牛饲养管理、中药材栽植采收与初加工等8类培训。
省农业厅科教处处长薛志省介绍:“培训效果好还在于 ‘四个结合’,即把培训与产业发展、农民需求、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有的放矢。”临猗县按照“一业一校”的思路,分别办起苹果、玉米、枣树等十几所农民田间学校,承担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这些学校大多由当地技术能手、致富能人领办或授课。临猗县角杯乡果农陈美玉在苹果田间学校接受培训后,13亩果园实现了增产增收,她说:“培训对路、管用,亩收入能到1.5万元。”据该县农委统计,田间学校2014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000多人次,参训农民普遍获得增产15%、增收20%的良好效果。
附件下载:责任编辑:s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