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人数猛增
7月28日,省中小企业局有关负责人称,今年上半年,我省新创办小微企业2.72万户,同比增长58.43%,环比提高8.43个百分点,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新创办2万户企业的任务。新创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按每个小微企业吸纳4人计算,可新吸纳就业10万多人。新创办小微企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带动了大量人员就业。
小微企业在我省经济增长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以及推动创新方面更是作用显著。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3年,全省中小微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7%、23.87%、18.14%和 17%,2013年,其创造的GDP占到全省的44.2%,提供了8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65%以上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新产品。2013年以来,我省将发展小微企业作为富民强省的重要战略,省财政多举措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为小微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加大了资金扶持力度,省财政厅积极筹集资金10亿元,着力支持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增加就业、提高创新能力和经营者素质、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品牌发展战略、创优发展环境、做大做强等方面的问题,打出了山西省支持中小微企业的组合拳,支持力度之大,为历年之最。另一方面积极出台配套政策,完善了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另外,从今年起我省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型微利企业的范围,由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 (含6万元)扩大到年应纳所得税额低于10万元 (含10万元),目前为止,大约有4.14万户小微企业受惠于该项政策,比政策调整前增加1.45万户,减税额1.03亿元,再次降低了企业税负,增强了全省小微企业发展活力,有效推动小微企业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创业就业。
今年下半年,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改善和各项扶持小微企业政策效应的叠加释放,我省中小企业仍将保持一个平稳的发展态势。为了保持小微企业快速增长态势,省中小企业局将着力抓好中小微企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园区为载体,聚集和吸引相关企业,推动企业的集群化发展,力争“十二五”末,形成50个左右具有专、精、特、新的中小微企业产业集群。同时,不断提升中小微企业整体素质,继续创新培训机制,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多形式培训,以实施国家银河培训工程和我省“3个1”培训为重点,提升经营者素质,建立行业管理标杆企业培育制度,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另外,为了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我省将改变政府资金投入方式,加大政府对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信用担保等融资平台的资金投入,继续与建行、民生银行等金融机构联手,加强银企对接,破解难题,完善“助保贷”等金融产品,更好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记者蒋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