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国企改革“着力”五大突破

11.02.2015  12:59

“今年我省国企改革在深化改革上要有大突破;在创新驱动上要有大突破;在转型升级上要有大突破;在“六权治本”上要有大突破;在反腐倡廉上要有大突破。”这是在2月2日举行的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省国资委主任朱晓明提出的具体工作要求。

今年我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总体要求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大力强化改革创新、管理提升,深入推进依法治企、依法监督,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反腐倡廉,全力推进“六大发展”,全面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为开创山西弊革风清、富民强省新局面作出积极贡献。

朱晓明在会上特别强调,要重点在五个方面寻求突破。

在深化改革上要有大突破。我省必须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为指针,奔着问题推进改革,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切实抓好改革措施落地,最大限度地激发活力、提高效率。

在创新驱动上要有大突破。我省必须下最大的决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要素分配和激励机制,自主攻关一批关键性核心技术工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转型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在转型升级上要有大突破。朱晓明表示,适应经济新常态,关键是把握经济规律,做好加减乘除,推进转型升级。要扩大增长点、积极做加法,重点推动煤炭产业“六型转变”,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抓住有利时机承接产业转移,拓展省外市场、海外市场,培育新的增长点。要转化拖累点,主动做减法,坚持去产能紧平衡的原则,稳妥化解产能过剩;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优胜劣汰;严格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清理低效无效资产,积极盘活存量,全力减亏止亏、扭亏脱困。要抓好关键点、全力做乘法,以投资一举求多效,打造高回报率、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盈利业务和特色优势项目,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以开放一优带百通,以产业链为轴,在资源开发、项目发展、科技创新上开放合作,兼并重组。要稳控风险点,努力做除法,防范行业风险、资金风险、安全风险、稳定风险,防范干部懈怠和不作为的风险,把风险因素及其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控制在最小范围。通过加减乘除,加快转换发展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形成良性发展的持久动能。

在“六权治本”上要有大突破。国资系统要在“六权治本”上率先探索、先行突破,当前最关键的是要针对掌握权力的重点对象、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权力运行的重点环节,抓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的制定和推行。

在反腐倡廉上要有大突破。2014年以来,我省发生系统性、塌方式严重腐败,情节之恶劣、涉及领域之广、涉案干部之众、查处层级之高,令人震惊,发人深省。省委、省政府已经把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放到全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高度深入谋划、全力推动,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切实有效的举措和行动,出重拳、下猛药、用重典,做到惩治腐败不犹豫、落实责任不松劲、狠抓作风不放松、严肃党纪不含糊、创新机制不动摇,强力整肃不正之气,着力净化企业风气,为营造企业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促进全省弊革风清、浴火重生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