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百名果农冬闲时节忙“取经”
11月26日上午8时,我市百余名苹果种植大户、产业致富带头人从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出发,驱车奔赴乡宁县戎子酒庄,参加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践课。
“今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班从11月17日开始,为期10天,其中9天为理论学习,1天的实践课。今天的实践课安排学员们赴乡宁县和吉县的现代农业园区、标准化果园及果品冷藏企业进行学习‘取经’。”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教研主任杨麦生开门见山地介绍说,培训班邀请了农业专家就农村法律法规、合作社经营及农产品安全进行基础课的讲解,在专业方面,学员们系统学习了果树建园、挂果管理、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防治等内容。
一望无际的葡萄基地、新颖别致的酒庄大门、充满文化气息的戎子书院……上午10时,当学员们踏进位于乡宁县城北塬黄土高原上最大规模的民营酒庄时,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融古香古色与现代化气息的厂貌,地下精品车间集传统与高科技于一体的酿造工艺,依托靠崖壁的地理优势精心打造的黄土窑洞酒窖,令学员们目不暇接。酒庄一开始就和酒庄周边的农户签订合同,组建了葡萄生产合作社,把酒庄发展与富民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得到当地老百姓的极大支持。葡萄园种植了赤霞珠、品丽珠、霞多丽等十几种优种葡萄。目前,葡萄基地已达5000余亩,规划发展1万亩,既保证酒庄的原料,又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形成一个绿色、生态种植园。
“来这里参观,真是长见识。漂亮整洁的地下精品车间里,员工虽很少,却显得有条有理,工作效率非常高,究其原因是实现了全自动化。如果能把新型理念运用到自家经营的果园上,那收成一定更好。”果农刘班安告诉记者。
随后,学员们赶往吉县聚宝壶果库,打开库房的大门,一股凉意扑面而来,展现在学员们面前的是高达7.5米的巨大果库。“整个果库由高科技研制的保温材料构建,同时有专门的制冷设备,能装1万吨苹果。”听着讲解员的解说,大家都按捺不住边听边看、边看边问。来自大宁的果农王兰平告诉记者:“吉县苹果的品质就是好,苹果恒温库提高了苹果市场竞争力,拉长了苹果产业链条,通过参观和学习,我看到了差距和不足,这让我们看到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美好前景,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和干劲。”
吉县东城垣农业生态观光示范园区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连片种植苹果10800亩,涉及雷家庄村、社提村、柏东村、东城村、太和村5个村。在吉县果树科技研究所所长窦兴华的引导下,学员们迫不及待地走进标准化果园,大家对太阳能杀虫灯、挂虫杀灯、诱虫带等设备逐一仔细参观,并不时地与窦兴华进行交流。“我们实施果园标准化管理,通过示范高架微喷、黑膜保墒、节水涌灌,实施引水进园工程,同时建设大型猪场、配套大型沼气站,利用“灯板带芯”等设施进行生物、物理防治病虫害,搭建防雹网防范自然灾害等……”窦兴华的讲解,深深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位学员,大家对园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这是一种值得借鉴的管理新模式。
晚上8时,学员们又聚集在了临汾职业技术学院的报告厅内,争相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培训班办得真是太及时了,通过这次培训,我学习了果树树形改造技术,希望以后多举办一些这样的培训。”来自曲沃县果农王根东介绍说,一定要把参观学习的经验带回去,结合当地实际加以推广,带动身边的农户种植苹果,增收致富。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是省委、省政府承诺为农民办的5件实事之一,我市围绕全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和‘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加快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环节,构建一主多元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精细培训、精准培育。”市果树蚕桑站站长吉东发介绍说,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重点工程、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及时充实培训内容,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和引领带动型分类分产业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训模式,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