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归族 害怕春节成“春劫”
春运大幕徐徐拉开,外地打拼的游子,满怀团聚的喜悦,拖家带口,踏上了归乡的旅途。“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温馨的旋律回荡在神州大地。
谁知,也有这样一些漂泊在外的人,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但却“过年不敢回家转”,他们被赋予了一个网络新词——“恐归族”。网友“戴凛”发帖株洲网,为“恐归族”鸣不平:他们盼望春节却又害怕回家,渴望团圆却又充满顾虑,徘徊在归与不归之间。
“恐归族”,不是现时代才有的新生事物。也许,唐朝诗人宋之问就是最早的“恐归族”。要不,他也不会在《渡汉江》一诗中这样吟咏:“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首“恐归族”的标志性诗篇,大意为:久居岭南家书传音时续时断,过完了冬天转眼又到了春节。返乡过年离家越近心越胆怯,遇见乡亲都不知道咋打招呼。
想必,老牌“恐归族”宋之问与当下“恐归族”,不敢回家过年的理由,相差十万八千里。现在的“恐归族”,害怕春节成“春劫”的恐惧心理大致有四种类型。一恐父母亲朋来催婚:单身在外打拼,年龄越来越大,一旦回家过年,面对催婚大战;父母苦口婆心,亲朋轮番上阵,耳根难以清静,实在让人烦心。二恐水涨船高发红包:过年发放红包,原本讨个吉利,长辈见着小辈,或多或少随意;谁知如今变味,越发面额越大,百元已显小气,再多真掏不起。三恐混得不好无颜面:异域他乡谋生,人生地又不熟,虽说外出经年,兜里也不鼓囊;看看其他同辈,实在难以比拼,过年最好别回,省的脸挂不住。四恐没日没夜变三陪:一年到头穷忙,身心皆已疲惫,期盼回家过年,好好歇息一番;谁知事与愿违,七天应酬排满,陪吃陪喝陪玩,难有片刻闲散。如此这般“过年综合征”,怎不令39健康网网友“黄思思”如此慨叹:面对亲戚逼问人生进展、归家金钱成本、聚会熬夜陪玩,让人感觉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在超负荷运转,实在是吃不消呀!
理有千般多,孝心第一理。想想老家那“意恐迟迟归”的父母,“恐归族”别再犹豫不决了,快快回家过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