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红歌、听故事、忆当年、谈感受……庭院里的别样党课

10.05.2021  08:42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桃园南路38号院的一座凉亭近来极具人气,不仅本小区的人喜欢来,还有不少“外来客”。大家在这里听故事、忆当年,回顾建党以来的百年历程。每到动情处,居民中有流眼泪的、有唱红歌的,还有用笔记录感受的……这些都是“庭院党校”带来的新变化。

  时已入夏,日头早早地就将38号院照得白花花一片,晒得人直晃眼。5月8日上午不到9点,老军营街道桃南二社区的工作人员在院子里一阵忙活,他们竖起党旗、擦拭桌椅、摆好凳子、架起手机……等待人们到来。

  与此同时,二三十位居民正在赶来,不少人胸前都佩戴着党徽。74岁的老党员李国英来得很早,她说:“这‘家门口’的党课一定要好好听听。

  院子东北角,月季开得正艳,“庭院党校”就在花坛旁。9点半,党课准时开始。桃南二社区党支部书记张丽凤站在凉亭中间主持:“今天是咱们桃南二社区党组织第四次开展‘庭院党校’学党史活动。开始之前,我先唠唠咱38号院。

  2019年,借助全市老旧小区改造,38号院有了新模样。不仅新建了凉亭、游廊,还安装了健身器材和门禁系统。张丽凤接着说:“老院换了新颜,生活变化不小。‘庭院党课’在这里开讲很有意义。大家看看院里的彩绘墙壁,这是居民和社区干部一起完成的,寓意是‘咱的社区咱的家’。今天的活动有‘学讲读唱做’5个环节,咱们依次进行。首先,请社区入党积极分子穆阳远带领大家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中的一篇党史故事。

  这篇故事讲述的是“中国梦”首次提出的时间节点与核心内涵。“”的环节时间不长,但要点明确。紧接着就是“”的环节。主讲人李建芳是社区居民的老熟人,她曾在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近10年,期间还被推举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李建芳以拉家常的口吻起了话头:“谈不上讲,我今天说的故事有的是从书上看来的,有的是从《百家讲坛》上听来的,咱们一起学习。故事就从1921年开天辟地一声雷,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吧。

  “我想先从一个人说起,1896年10月22日,高君宇出生在娄烦县静游镇峰岭底村……”在半个多小时的讲述中,李建芳从火烧赵家楼讲到嘉兴南湖游船,从国旗图案如何确定讲到开国大典为何鸣28响礼炮,从邓小平访日讲到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故事一个接着一个,每到激动时,李建芳的声音就高亢起来。

  讲的情真意切,听的聚精会神。居民打开了笔记本,笔尖在本上沙沙地划过,大家边记录边思考,频频点头。讲述完毕,掌声热烈。

  在“”的环节里,社区入党积极分子张弦诵读了一封山西革命烈士家书。这封家书是山西吕梁中阳城关镇人刘登辉写给母亲的。家书中写道:“饶恕孩儿不辞而别了亲爱的妈——你和年幼的弟妹们。妈!你会体谅到孩儿的心情吧!为了解救在痛苦中生活着的年迈的祖母、多愁多难的母亲和未成人的弟妹们,也只有忍着痛远离了家庭。将近九年的功夫、三千余天的日子,不知母亲如何在想念着远出在外、久无音讯的孩儿呢……快要胜利了,孩儿和母亲团圆的日子也将快要来临……望母亲保重身体,期待着孩儿重回到你的怀抱。

  听着张弦动情的诵读,不少居民轻轻地把口罩拉下来,拭去眼角的泪水。读罢,张丽凤说:“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国家,我们是幸运的,是幸福的,要感谢那些前赴后继的英雄先烈,我们更要珍惜,只有这样,才不辜负先辈人的牺牲,才不辜负先辈人的期望。

  在接下来“”的环节,《走进新时代》的歌声在小院里回荡,居民们通过歌唱抒发着内心的感慨和激动。

  压轴的环节是“”,做的是服务居民的事儿。这两天,有居民反映,院里有树枝搭在她家的房顶上,影响屋顶排水。为此,街道的维修人员带着专门工具修剪树枝。做的事儿不止一件,桃南二社区联系了市政清掏下水井,为马上来临的雨季做准备。

  5个环节过后,党课即将结束,但居民没有走的意思,他们围在一起交流感受。李国贞感怀满满:“我和老伴都来听课了,我们平时退休在家,这样的活动参加得并不多。这次活动深深地触动了我。我也是吕梁中阳人,听到那封烈士家书,忍不住就想流泪。党走来的这一路真是不容易,我们一定要好好奋斗,早日实现‘中国梦’。

  在党课进行过程中,李松一直认真地记录着。他说:“我的党组织关系是去年8月份转到老军营街道的。半年多来,我参加了7次学习活动,收获不小。庭院党课办得特别好,很接地气,能给居民解决实际问题。”翻开李松的笔记,每次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都记得清清楚楚,字迹清秀工整。几次党课下来,心得体会几乎记了厚厚一本。

  听课人有收获,讲课人也有心得。打开李建芳的教案,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有些地方还有涂改和圈注。她说:“作为主讲人,必须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备课可不能含糊,遇到好的题材,我得先看书学习,翻报纸、看新闻,想着怎么用大家喜闻乐见的语言讲出来。重点的地方多说几遍,让大家听得懂、记得住。不讲条条框框,多说家长里短,聊聊身边冷暖,将党的理论融入其中,这样,大家才爱听。

  谈着听课感受,聊着柴米油盐,时间很快接近正午。在社区党支部书记张丽凤的提议下,大家在“庭院党校”前合影,留下了难忘的瞬间。

  记者手记

  这样的党课接地气

  面积不足10平方米,居民院里的一座凉亭成了颇具人气之地,这正是“庭院党校”散发的魅力。

  “这样的党课,一点都不乏味,听了以后还想听。”“小故事讲明大道理,这样的党课太棒了。”认真聆听党课后,党员和居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纷纷点赞。

  “庭院党课”为什么受欢迎?“接地气”便是答案。“庭院党课”将大道理融入小故事,易懂易记。“学讲读唱做”5个环节,灵活多样,把党史学习与居民生活联系在一起。

  精彩在基层,特色在一线。当今,万物互联,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传统的“说教灌输”方式也需要变一变。党员干部必须勤用脚步丈量民情,多走“乡间路”、多入“百姓门”、多交“基层友”,用接地气来增底气、长人气,切实提升党课的感召力,让每堂党课都能成为传递信仰、传递精神的窗口,成为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精神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