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专注于“当下(Paccuppanna)”?

01.06.2015  15:26
  《归命彼世尊,应供,正自觉
如何专注于“当下(Paccuppanna)”?

澳洲佛宝寺法增比丘



修习当下是修习能够在当下这一刻认识真实法。因为过去已经结束,未来尚未发生。我们只能活在现在这一刻---那就是当下。我们对身心的执取称为五执取蕴(pancuppādānā khanddho)。为何称为取蕴呢?因众生起了邪见,执取五蕴是我。一切我们当成是‘我’或‘我的’诸‘色’;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不论是过去、现在、或未来的‘色’,或从空间上来探究,不论内、外、粗、细、美(高贵)、丑(低下)、远、近的‘色’;若正确地观察它们,皆是‘色’,若我们对诸色生起执取,那即是‘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khandha)。

同样地,对受、想、行、识,一切我们当成是‘我’或‘我的’的诸受、想、行、识;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不论是过去、现在、未来的受、想、行、识,或从空间上来探究,不论内、外、粗、细、美(高贵)、丑(低下)、远、近的受、想、行、识;若正确地观察它们,皆是‘受’、‘想’、‘行’、‘识’;若我们对诸受、想、行、识生起执取,那即是‘受执取蕴’(vedanu-pādāna-kkhandha),‘想执取蕴’(saññu-pādāna-kkhandha),‘行执取蕴’(sankharu-pādāna-kkhandha),和‘识执取蕴’(viññānu-pādāna-kkhandha)。

人是因为学佛的因缘而见法,就像我们在走路,不是我在走,是缘的皮肉筋骨的色法与知道的心的名法的组合在走。我们做修行的目的是要见到真相,凡夫的心不知道真相,执取这个缘生缘灭的‘我’或‘我的’而认为有生死,学佛法是让我们改变我们无始以来的错误见解。

世俗谛里的概念(paññatti)或观念(paññatti),都是不真实的,为什麽不是真实的呢?因为这些现象可以被分解,而不是不可分解的究竟的真实法(究竟法)。它们的存在是由我们的心的构想而生的,它们是缺乏自性(sabhāva)的存在。我们所认知的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只是短暂的因缘和合法的时空变化,没有一刻的常住性。因此就不是真实的。若是真实的,佛说我们就能要它这样就这样,要它那样就那样,(《相应部,无我相经》SN. III, 22)乃至要它永生,不老,不病,与不死,但还没有一个人做得到。所以我们面对着这许许多多的现象,必须时时刻刻的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āra),才能超越概念,生起直觉智(胜智abhiññāya)。观禅直接见到真相,去除概念的污染,才能达到见清净(Ditthi-visuddhi)1。这时我们对诸相的意义概念与名字概念才能被破除。

世间是指情世间(sattaloka),器(物质)世间(okāsaloka)和行法世间(samkhāraloka)(指名色法,或五蕴);超越这些有为的法界的心,以涅盘为对象的是出世间心。共有八心。若依寻、伺、喜、乐、舍心各分四道与四果就有四十心。道心 (4或20),果心 (4或20)。

修习当下是修习能够在当下认识真实法。过去已成往事,未来尚未发生。我们只能活在现在这一刻---那就是当下。巴利文(paccuppanna),意为将心安住于当下这一刻2。‘当下’这个用词出现在《中部133经》里的一夜贤者偈。“当下愿能见,慧观每一法。”它是以持续不断的正念保护心念,免除混乱、散漫、昏沈、邪见及其他烦恼的入侵。当正念因正定的加强,把正念维持在当下时,心面对着境尘,不起分别心,正观境尘的生与灭3,精确有效地观照着,並觉察(Sikkhati)和正知现象的真实性(paramattha)。

在《大念处经》里,佛陀多次提到热诚(Atapi)、正知(Sampajanna)、和正念(Satima)。这话的意思是对待修行的发心要‘热诚’,方法是‘有正知的正念’(Sampajanno satima),这里的正知是作为形容词用,因此,正念的修习要有正知。正知什麽呢?正知现象皆是暂时的,无常的,变异的,苦的,无我的,非我所拥有的。

佛陀以对车的比喻来解说人:“因它们是机件组合的,故名为‘車’;同样的道理,因为是五蕴的组合,故名为‘人’。”(《相应部5.10》)五蕴法,简单说,就只有名和色而已。

佛对五蕴比喻说: “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相应部22.95》)何以故?色如聚沫,因为色不坚实不能捏成之不净物聚故。受如水泡,因有暂时之苦乐故。想如阳焰,因为日出而热故。行如芭蕉之干,因为无真实心髓故。识如幻,因为变幻欺诈故。

为了有效的破除我们对身体的邪见,我们必须修三十二身分,佛说:“这个身体,从脚趾以上,頭顶以下,为皮所包,这身体具有各种不淨之物。当一行者观察这个身体实有---发、毛、爪、齿、皮、肉、筋(腱)、骨、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肋膜、脾脏、肺脏、肠、肠间膜、胃/胃中物、粪、脑。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膏、唾、涕、关节滑液、尿。”当这样的百回、千回、百千回的以语读诵。因为以语读诵(身至念)业处的经典而纯熟后,则心不至于散乱,身的三十二部分亦观得很明白,了如指掌,犹如围栅行列的明显。同样的亦当「以意」读诵(即默诵)。以语读诵是为以意读诵之缘;以意读诵是为通达(特)相之缘。「以色」──是应当确定发等之色。「以形」──即当确定它们(发等)的形。「以方位」──于此身之中,自脐以上为上方,(脐)以下为下方。故(三十二分中的)此分是在此方──当如是确定方位。「以处所」──这一部分是在此处──当如是各各确定其处所。「以界限」──有自分界限与他分界限两种界限。此中每一部分的下、上、横的界限,当知如是的「自分界限」;发不是毛,毛不是发,当知如是分别「他分界限」。我们必须天天的观修三十二身分,不然心会一直的在执着。观修时按照佛教的次序: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肺肠,肠膜胃粪脑,是地大。胆汁痰脓血,汗脂泪膏,唾涕关节滑液尿,是水大。若不照这个次序修,假设我们从头到脚顺次观下去,我们的心又会生起连续想,整体想,我想,而愚痴的认为身体是我,属于我。若按照次序修,就能破除连续想,整体想,我想。

四界是与三十二身分密切相关连的,因此佛接着说:「复此,诸比丘!比丘从界(要素),如(何)存在,如(何)志向而观察此身,即知:“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诸比丘!犹如熟练之屠牛者,或屠牛者弟子之杀牛,于四衢道,片片分解已,犹如坐,诸比丘!如是比丘!从界,如(何)存在,如(何)志向而观察此身,(知):此身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四界的十二相(根据《法聚论》),那即是地界有硬、粗、重、软、滑、轻相,水界有流动与黏结相,火界有热与冷相,风界有支持与推动相,每一特相都需从头到脚观察清楚。“如何存在”指在色身中找到这四界。“如何志向”指无论身体是在任何的姿态中找到这四界。比如用手按头颅知它是硬的,用舌头在口腔内左右伸吐知它是滑的等,小便时知道尿是水流出,发烧的时候知道身体会热,肠胃里有风的时候知道风的推动或浮动。这些都是物质界的纯物理现象。对这十二种特相要在全身有系统的辨识它,直到心趋于平静,得到定力。趋向于近行定并发现透明粉碎的微粒,这即是‘色聚’(rupa-kalapa)。一位行者达到这个阶段就是‘心清净’(第二清净),禅修者可进而分析色聚而培育‘见清净’(第三清净)。

在《大象迹喻经》(Mahāhatthi padūpama Sutta) 中佛说:“诸贤!云何为内之地界?内之自身之坚固态而被执取为(我、我所)者,即发、毛、(爪、齿、皮、肉、腱(筋)、骨、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肋膜、脾脏、肺脏、肠、肠间膜、胃中物、)粪、(脑),又其它所有内之自身坚固态而被执取为(我、我所),诸贤!此言内之地界也。”在独居禅思时应该掌握观察四界的方法,就能够冷静地看到身体的四界,就只有四界,找不到身体,有情,有生命的,或有我。比如观察发时,知道发生于头上,这就好像一个蚁丘上生了草时,蚁丘不知草生在我上边,草也不知我生在蚁丘上,同样的头也不知发生在我上边,发也不知我生在头上。又如观察骨和肉时,就好像路旁凉亭屋梁上的尘土,屋梁不知我被尘土黏着,尘土也不知我黏在屋梁上,同样的,骨骼不知被肉黏着,肉也不知它黏在骨骼上。

通过这样的观察与分析就能得到结论,这些地界的毛、发、骨、肉等只是身体的某部分,它无思念,无记,空,非有情,而应该只是观察它们是坚硬的地界。

在修习界分别观时,若只是观地、水、火、风四界是不够的,行者还需观二十部分的身分是地界,十二部分的身分是水界,四部分是火界,六个部分是风界,就如在《大象迹喻经》所指出的。

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一切都得靠奋斗。对五蕴也是一样“放弃、消灭爱欲与对此五蕴之身的贪求,就是苦的止息。”(《舍利弗语]》,《中部》卷一)唯有通过仔细详尽的修,我们对五蕴的执取才可能放下。

“此中没有地、水、火、风四大种,长、宽、粗、细、善、恶、名、色、等等,观念也一样摧破无遗,无此世间,亦无他世间,无来无去,亦无停留,不死不生,亦无根尘。”(《小部.感兴语》)

当遇到障碍或心为烦恼入侵时,观照者能安靜地面对它,正知现象的无常,以及现象依赖众缘的和合的智慧才能生起(缘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ñāna),因此他过去的烦恼习气将不会起作用,他的心柔软適业,因此能放下或以中捨(upekkha)的态度来应对障碍或烦恼。

我们应致力断除一切的不善心所,心结,烦恼等,並思惟应如何应用佛法去对治,以及如何去灭除苦,心一起粘着,就修习观照。我们的感情作用和习气是根源於对人、事、物的错误观念,执着而放不下,所以应以无常观、不净观对治;瞋念一起以慈心观对治;害念一起以悲心对治;妒忌心以喜心对治;贡高我慢心以无常观、无我观对治。一直对境以舍念或舍想来对治。从十二缘起来看,触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识灭→识灭故行灭。要做到意行不生(不想),並要一直这样做。对名色法的观照能使我们对身心有正确的认识,生起正见与智慧,由於智慧我们才得脱离众苦。

概念其实是在我们的识里,不论是意义概念或是名字概念,都与识有关,离开不了识。在《杂阿含80经》里佛说:“复作是观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识因缘为常,为无常?复作是思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复次,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彼所生识云何有常?无常者,是有为行,从缘起,是患法、灭法、离欲法、断知法,是名圣法印知见清净。”在《相应部.犍度篇.第二无常品》佛说:“识是无常,以识所生起之因、缘亦是无常,诸比丘!依无常之因、缘所生起之识,如何是有常耶?”在《相应部.犍度篇.第三重担品》世尊说:“若识之灭、息、没者,则苦灭、病息、老死没。”

当我们在修习观照时,依靠对三宝的信心,生起强烈要证取道果的意愿,精勤地追循着正确的方法在圣道前進,这就是戒定慧学,或八正道,或更细的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和八正道。现在资讯便利,一个行者只有具足善根,亲近善知识, 闻正法,如理思惟,法次法向的修趋向证悟。但一切都得靠自己亲自修持和体证,指导老师只是提供修行的方法的参考而已。思惟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的道理,精勤于证果。

此外,修习经行法不论是進行那一阶的行走,或者那一位法师所传的经行法,它的目的是在培育起专注的正念与定力,因此必须遵循一些固定的步骤,依这些固定的步骤行走,來培育正念与定力,这样才能获得经行的成果。我们因为不善于观照照见五蕴的生灭,被色相续(rūpassasantati)的假相所覆蔽,所以不现起无常相。因为不能观照生灭的逼恼,为四威仪所覆蔽,故不现起苦相。因为不能观照种种界的分别,为坚实所覆蔽,故不现起无我相。

学佛是为了厌离(nibbidaya),离欲(贪viragaya),灭尽(nirodhaya)而修。厌离什麽呢?厌离五蕴!离欲什麽呢?离由五执取蕴所起的欲贪!灭尽什麽呢?灭尽对五执取蕴所起的欲贪!其结果就是完全舍弃五蕴,无执取而涅槃。这条解脱的道路即是八支圣道(Ariya athāngika magga)或八正道,也即是戒、定、慧学,或详细的三十七菩提分法,由此而达到苦灭。观照的成果是远离(vivekanissita)对五蕴的执取,这是心念处的‘定心’和‘心离贪’。观照的成果是离贪(virāganissita),离於五蕴的执取,这是心念处的‘有上心’‘心离贪’和‘心离痴’。观照的成果是灭尽(nirodhanissita),灭尽对五蕴的执取,这是心念处的‘心解脱’。

最有效的修习当下的方法:

(1)常修习安般念,在处理其他事物时,专心做好它,不要让心被思念和感情污染了。一处理好它,就静静的修安般念。

(2)心一得安止(samatha),就在出息时配合修习慈爱,把慈爱心散发出去。这种慈爱是不针对个人的,它是无私的,广大的慈爱心。若从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美(高贵)、丑(低下)、远、近来修的话,过去的现象已经完毕,所以不用修。未来的现象还未到达,所以不能修。因此,就只修九种:现在、内、外、粗、细、美(高贵)、丑(低下)、远、近。这九种现象。

(3)观照是一种了知身心是无常、苦、无我的智慧(pañña)。其他的智慧是无法了知三法印的,只有观照所得的智慧才能了知三法印。《清净道论》说蕴品里说:“见想、行为无我者,则善知意思食,能于无我中而舍断我的颠倒,超越于见流,解除见的轭,从见漏而成无漏,破除以此为真实住着的身系,不取于我语取。”善于修习的行者能在念念之中,见到‘想’的因缘生,以及因缘灭的真相,若是因缘生灭的就是无我。就能舍断执著于我的颠倒,超越于见流,灭除见漏而成无漏。这样,心就能安住于当下。

(4)根触境时,喜欢的要远离;讨厌的不要逃避;中性的(不是喜爱的或不喜爱的) 要舍弃。声闻弟子要惭耻厌恶对境所生的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的心,生起了就要用法灭尽它,舍弃它,天天我们要抓紧自己,不要纵容自己去追求好看的,好 的,好闻的,好吃的,舒服快乐的,顺意的,这些太多了,到处皆是,我们对它们要舍离。不要厌烦丑陋的,难 的,难闻的,难吃的,不舒服的,不顺意的,这些太多了,到处皆是,我们对它们不要逃避。这是圣人修根的方法。不逃避的话,那不是苦?所以在遇到苦时就观照它,破除对它的厌恶,观照它以见到无我的真相。

要对‘想’正确的破除,在《佛说法印经》里提到:“住三摩地观诸色境,皆悉灭尽,离诸有想。如是,声……香……味……触……法亦皆灭尽,离诸有想。 如是观察,名为‘无想解脱门’,入是解脱门已,即得知见清净;由是清净故,即贪、瞋、痴皆悉灭尽;彼灭尽已,住平等见。住是见者,即离我见及我所见,即了诸见,无所生起,无所依止。” 如是观照,能把‘想’与‘我见’彻底灭尽。在《杂阿含80经》里提到:“观察我、我所,从何而生?复有思惟观察,‘我’、‘我所’、从若见、若闻、若嗅、若尝、若触、若识而生。”明白这一点,就能放下‘想’和‘我见’。当下,纷乱的心就能归于宁静。

一位圣者不会因为学会断除想而变成白痴,像患了老人痴呆病似的,他们的正念非常的强大,他们以强大的正念,时时刻刻的观照,不造恶业。因此他们的业得以灭尽,在死后就不用回来轮回了。

(5)在《相应部2.2》佛陀说:“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此灭了整堆苦。”当我们不再对触六境时生想,生起贪爱,就不会去执取,无执取就不造业,没有业就不会轮回,生、老、病、死、愁、悲、苦、忧、恼就灭了。



最后,在《中部133经》里,佛对婆罗门说:



“不顾于过去,不欣于将来;

过去已抛弃,未来还未至;

当下愿能见,慧观每一法;

肯定不动摇,修习得彻见;

今日精勤修,谁知明日死?

欲避死魔众,家产无能拒;

唯独欲勤者,精进日夜修;

牟尼称彼为,一夜贤善者。”



过去就让它过去,要学活在当下。不然你永远也没机会活。因为你永远活在死的事物里。的确是正法的寿命很短,只不过区区5000年,现在已去了2557年,所以善根很重要,而具有慧眼认识正法更重要,所以常常思惟:人身难得啊,佛法是珍贵难得闻,这样一个具足善根的修行人,自然会遇到正法,开始认真的修行。



愿行者共勉!





注释:

1 见清净(Ditthi-visuddhi),这词出现在《七车经》里,是修行阶段的另外一种分法。

2 当下(paccuppanna)。身心的实相显現而不与我们的貪欲相应的时刻。比如‘坐的色身’、‘站的色身’等等,我们在修行时就会体验当下。《大念处经》里所提到的三心:热诚(Atapi)、正知(Sampajanna)、正念(Satima)配合在一起,将‘我在坐’的妄執转变成‘坐的色身’;这就是当下。(引用---身念处禅观修法)

3 在「生灭随观智」阶段,禅修者必须观照一切名色法直至它们的当下刹那(khana paccuppanna),并很清楚地观照到它们极其迅速的生灭。从「坏灭随观智」开始,禅修者不再作意行法或名色法的生起,而只作意其坏灭,观智成熟时,将会只看到行法的坏灭。此时,禅修者在观照称为「所知」(ñata)的行法之同时,也必须修习「反观」(pañivipassana),即观照称为「智」(ñana)的观智也是无常、苦、无我。禅修者如此观照所有内、外、过去、现在、未来行法的坏灭为「无常、苦、无我」之后,会看到没有任何东西可执取的诸行法之过患,并因此对它们感到厌离,内心之中自然会产生从它们当中获得解脱的愿望,寻求唯一的无为法——涅槃。(引用---帕奥禅师:趣向涅槃)



法增比丘

[email protected]

http://user.qzone.qq.com/1745132505/main

https://sites.google.com/site/chinesebuddhists/home中华南传佛友协会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学习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宝

http://dhammavaro.blog.163.com/ 学习南传佛法

 
太原市民宗局积极开展全国扶贫日活动
    10月18日,太原市民宗局组织全市民族宗教系统党员干部职工赴包扶村阳曲县东黄水镇马驼村开展系列活动,推动帮扶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全面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局机关及各微信平台、宣传栏等开展“10.民族宗教局
晋中市委常委会学习研究宗教工作
    10月9日,晋中市委召开常委会议,民族宗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