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探秘建设路:太原最长"城市隧道"61岁换新貌
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建设路从过去的碎石路到如今的城市大动脉,它的变迁也成为我市城市巨变的一个缩影。
时间回到1953年,我市决定将位于太原明府城护城河位置上的一条土路,铺筑成7米至12米宽的碎石路,由于当时正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所以被命名为“建设路”。
从那时起,建设路先后经历了多次道路规划与建设。在1957年至1996年的四十年当中,路面宽度从12米变成了50米。比如,《太原市志》、《太原市市政工程志》等资料中提到,1957年、1963年、1979年、1996年,建设北路曾被分4期按主干道规划,从而逐步演变为50米宽路面。1975年至1978年,建设南路被拓宽为规划干道,宽度50米,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今年已经61岁的建设路又一次迎来巨变,通过改造从北中环街至许坦东街建成一条长14.2公里,主线双向10车道、无红绿灯、设计时速60公里的快速路。
建设路改造亮点繁多
亮点1 高架主线连跨胜利街及北大街
现场施工有关负责人介绍,胜利街下穿北同蒲铁路,贯通铁路东西,这对于他们施工单位来说,有着不小的难度。但是建设路改造完成之后,会大大缓解建设路的交通压力,提高市民的出行效率。
亮点2 北沙河两侧抢险路改建为沿河快速通道
为了配合这次的道路改造,建设路沿线的很多商铺已经开始为拆迁做准备工作,一些商铺开始了大甩卖,唐久便利等连锁店已将货物转到其他门店,现有门店已搬空。
改造前,这里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界限并不明显,加之沿街小贩众多,市民在路边购物、行走,往往跟车辆混杂在一起,致使车辆通行速度受到很大影响,还会经常发生剐蹭事故。
改造后,北沙河两侧抢险路将会变为快速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道行驶,与此同时,往东西方向行驶的车辆,可通过下穿通道分流,如此,行驶在该路段的车辆,通行速度较此前可提高一倍以上。
在现场施工的工作人员说,该路段竣工后,辅路将采取“右进右出”的通行方式,实行这种制度主要是为了车辆能够快速通行,不会因为车辆掉头影响通行速度,也可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亮点3 北大街直通二广高速
原来设立在北大街与建设路交叉的丁字路口的交通指示灯,时间很短,变灯很快,加之车流量大,车辆通行速度慢,北大街东延后,通行速度将大大提高,省城市民可以驱车直接上二广高速。除了杨家峪高速路口,北城又多了一个上高速的快速通道,以后市民进出城将更加便捷。
现场施工的有关负责人告诉小编,胜利街及北大街为太原市重要的东西向主干路。胜利街已下穿北同蒲铁路,贯通铁路东西;北大街目前与建设路为丁字交叉,规划远期向东延伸。北沙河介于胜利街与北大街之间,规划其两侧抢险路为沿河快速通道。
市民积极配合拆迁的哥盼望畅行路
为了更好地实现建设路的改造,道路两侧的门面房都面临拆迁。记者沿街走访发现,路边的商店、饭店以及紧挨道路的居民楼上都喷上了“拆”字。很多商店的负责人已经开始拆除自家的招牌、阳台。
“我们都很理解,扩建、拆迁都是为了让咱们城市的交通更通畅。”一家小饭店的老板刘先生边指挥工人拆除摘牌边对小编说。据悉,改造后,建设路将变为主路六车道,辅路四车道,车辆通行量将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