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绝非零和博弈

24.09.2014  12:06

      新华网北京9月23日电创纪录的高温,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气候变化影响着地球上每一个人。但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谈判却步履艰难。为达成新的全球气候协议,各国需要及时抛弃相互制约的零和博弈心态,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共同推动减排行动。

  零和博弈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参与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在多年谈判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始终没能在根本问题上达成一致。今年6月在德国波恩举行的气候谈判中,各国在新协议应对气候变化的贡献方面仍存在不少分歧,特别是在涉及温室气体减排量如何分配、所需资金怎么分担等关键问题时,谈判尤其艰难。

  温室气体排放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密切相关,各国出于自身国情考虑,有着不同经济诉求,一些发达国家不愿在减排方面多出一分力,往往也是担心自身经济发展受影响。不过,越来越多数据显示,减排与经济增长并不冲突。

  全球经济和气候委员会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说,通过对清洁能源、优化的产业能效以及更高效的交通系统进行投资,可让全球经济保持增长的同时,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恶果。这个组织由超过100名来自多个国家的政商学界人士组成。

  事实上,全球清洁能源产业近几年一直在加速发展。丹麦已提出要在2050年实现全国100%使用清洁能源,预计成本仅为每人每年20欧元。中国开发清洁能源的速度超越了许多发达国家,相关中国企业通过风力发电设备、光伏面板出口以及在其他国家修建清洁能源设施,创造了大量效益。

  在美国,虽然政府在减排方面动作迟缓,但私营企业的相关投资却在增长。引领全球电动汽车产业的特斯拉汽车公司近期就宣布,将兴建一个完全使用清洁能源运作的超级电池工厂,有望创造6500个工作职位。这些都说明,推动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

  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大多还不够完善,这对发达国家来说其实意味着很好的投资机会,比如电力设施,如果能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新技术进行能效升级,不但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达国家的相关企业也能从庞大的电力需求中获得不错的投资回报。但前提仍然是政府间能否抛开短期利益冲突,达成共识,创造一个有利的政策环境,实现真正双赢的局面。

  全球经济和气候委员会的报告指出,各国应通过多种政策手段来引导绿色经济的发展。但要推行这些措施,关键还要看各国政府是否能在政策导向上展开合作,让经济从目前的高能耗、高排放模式逐步转向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留给各国的时间已不多了。正如全球经济和气候委员会成员、墨西哥前总统卡尔德隆所指出的:“如果我们在接下来的数年里还不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成本将越来越高,实施起来也将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