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有所育,才能拥有未来
实现好入园、入好园,是教育领域的一块“硬骨头”,特别是在二孩时代,这块“硬骨头”更难啃,需要下大力气、打“组合拳”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与幼儿园相关的新闻频见报端,其中不乏“大手笔”:河南郑州未来3年将新建100所幼儿园;安徽亳州未来3年将新建改扩建139所幼儿园。不仅要大办,而且要办好!日前,宁夏教育厅就幼儿园保育和卫生保健工作流程发布两个细则,管理评价幼儿园有了更科学的标尺。这些做法,让不少为“入园难”犯愁的父母眉头舒展。
十九大报告首次增加了“幼有所育”一词。“幼有所育”的美好愿景,意味着全国1亿多学龄前儿童将得到更加实实在在的福利。
近5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毛入园率超过世界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但是,“入园难”始终困扰着众多家庭。不用多花钱,让孩子就近上一个满意的幼儿园,是不少家庭的“小目标”。然而,我国的城乡差别、东西部差别,以及学区差别、收入差别等,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使不少城镇存在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链条上的短板,“幼有所育”的提出,很好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关切。
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按照十九大制定的宏伟蓝图,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在的学龄前儿童,到那个时候就是30多岁的青壮年,是强国目标的建设者、民族复兴的生力军。学龄前的养育、教育质量,作为智力和情感启蒙,对人的一生发展至关重要。办好幼儿教育,打牢人才基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补齐幼教短板,要敢啃“硬骨头”。在十九大记者招待会上,教育部负责人把解决“幼有所育”问题,实现好入园、入好园,比作教育领域的一块“硬骨头”,特别是在二孩时代,这块“硬骨头”更难啃。到2020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要从现在的77.4%升至85%,普惠性幼儿园要从60%多升至80%以上,任务不可谓不艰巨。必须下大力气、用真功夫推动学前教育更充分更均衡地发展。
补齐幼教短板,要打好“组合拳”。下一步发展学前教育,应重点加大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幼儿园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幼儿园建设与城镇化、二孩政策的衔接,尤其是在城镇新建小区建设普惠性幼儿园;积极推动地方加快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和教师补充机制,着力建立学前教育成本负担机制,解决幼儿园在教师补充、工资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加大无证园清理规范力度,加强监管,尽快扭转和纠正“小学化”倾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每个孩子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殷殷期盼。让幼儿入园不再难,让城市和乡村的幼儿都能享有公平和高质量的教育,是眼下千家万户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之一。解决好这个难题,能让百姓对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拥有更真切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期待祖国的每个小花苞,都在阳光下绽开最美的笑颜。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