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10年间人口增加近百万 垃圾减少两成多
10月30日,一辆辆生活垃圾转运车缓缓驶入康恒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量将实时上传至太原市智慧环卫中心。康恒垃圾焚烧发电厂是全省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每日“吃”掉垃圾近3000吨。数据显示,最近10年,本市人口增加了近百万,每天垃圾处置量从6500吨,下降到5000吨以下,减量23%,减量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
在丽华苑小区,原先设立在单元门口的54处投放点共270个垃圾桶全部撤走,取而代之的是23套分类屋、分类亭。我市累计投入34亿元,建设了3座大型转运站、8座分类处理厂,全市各类分类投放点达5600余个。特别是随着康恒、环晋两大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投运,全市建成了从源头分类、到中间运输、再到末端处置的全闭环环卫体系。
每投入可回收物1公斤,可获收益0.8元。市内近千个智能回收机投放到位,提高了居民分类投放可回收物的积极性,仅在万柏林区,每天的垃圾回收量将近100吨。
煤渣没了,垃圾轻了,环境美了。最近10年,太原这座北方煤城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垃圾减量化成效明显:整村拆除城中村近百个,拔掉黑烟囱5.57万根,集中供热面积由0.73亿平方米增加至2.18亿平方米,主城区成为“禁煤区”;25.65万户农村地区居民告别烧煤取暖,转而使用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清洁取暖覆盖率超过90%。
垃圾减下来,热值提上去,脏垃圾成了“香饽饽”。我市每吨垃圾发电量从10年前的200余千瓦时,提升至目前的460千瓦时。古交市、娄烦县因为距离城区较远,产生200余吨城乡垃圾被卫生填埋,除此之外,太原垃圾被“吸”入两大焚烧发电厂,垃圾焚烧占比95%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5个百分点。
短评
运用太原智慧破解“垃圾围城”
高速发展的城市,普遍会遭遇“垃圾围城”之痛。太原10年人口增加近百万,垃圾却减少两成多,脏垃圾成了“香饽饽”说明,破解“垃圾围城”,并非无解。
关键在于持续不断地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首先,垃圾分类是垃圾循环利用的起点和基础,逐渐使垃圾分类成为群众的自觉和习惯,对于太原这座煤城尤其迫切。要通过“煤改电”“煤改气”等方式,尽可能避免产生废弃物,使垃圾量达到最小。其次,对于必须产生的生活垃圾,应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电力等二次资源,循环利用。最后,对于环境的影响要尽量降至最低,与垃圾填埋相比,垃圾焚烧不必消耗大量土地资源,也不用担心渗沥液对土壤造成危害。
太原正在建设“无废城市”。“无废城市”并不是指没有废物的城市,也并非杜绝垃圾的产生,而是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有效利用固废、降低固废产生、解决历史堆存固废,保证良性循环。挖掘垃圾这一具有潜力、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一个很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