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朔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朔州经济在困境中实现平稳增长
2014年,面对能源、原材料市场需求不足、煤炭价格持续低迷的严重困难局面,朔州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始终把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牢牢把握经济发展大势,扎扎实实推进“两大任务”,千方百计稳煤炭,全力以赴抓投资,全市经济在困境中实现平稳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0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增幅同比回落4.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居第八位。其中第一产业完成61.4亿元,增长4.4%,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542.7亿元,增长4.2%,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399.3亿元,增长5%,拉动GDP增长1.8个百分点。
(一)农业经济稳定向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一年来,全市围绕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农村经济整体呈现出稳定向好的发展局面。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520万亩,比上年增长0.5%。粮食作物面积413.8万亩,比上年增加3.6万亩,增长0.9%。主要粮食作物中玉米面积231.1万亩,比上年增加9.5万亩,通过扩大高产作物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粮食生产连续获得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5.6亿斤,增产2.1亿斤,增幅达8.9%,粮食单产由上年的286.8公斤/亩提高到309.5公斤/亩,增加22.7公斤/亩,增长7.9%。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3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8%,其中农业产值70亿元,增长4.3%;林业产值11.7亿元,增长1.5%;牧业产值47.7亿元,增长9%。畜牧业产值比重占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二)主导产业受损严重,工业增速明显放缓。 面对煤炭市场价格大幅下挫,主导产业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挑战,全市上下始终把稳增长放在首要位置,在严格落实省政府“煤炭20条”和“煤炭17条”的基础上,相继出台了《确保火电企业稳定运行的六条措施》、《关于帮扶非煤电工业企业发展六条措施》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千方百计稳定煤电运行。全市工业生产在克服困难中保持低位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443亿元,同比增长4.5%,增幅虽然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4.9亿元,下降5.9%,增幅回落13.9个百分点;重工业完成增加值428.1亿元,增长4.9%,回落18.4个百分点。
1 、煤炭工业负重前行。 全年共生产原煤20254.9万吨,比上年减产1973.1万吨,产量下降8.9%,其中中煤平朔公司原煤产量9743.7万吨,减产1404.1万吨,下降12.6%;地方煤矿原煤产量10511.1万吨,减产569.1万吨,下降5.1%。洗煤产量15200.6万吨,增产645.6万吨,增长4.4%。全年煤炭行业共完成增加值363.4亿元,依托扩大洗煤产量及消除同期价格变动因素等优势,同比增长4.6%,增幅高出全市工业0.1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长3.7个百分点,在支撑工业稳定运行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2 、电力行业增势良好。 全年完成发电量309.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加29.8亿千瓦时,增长10.6%,其中火力发电298亿千瓦时,增长10.9%,风力发电11.9亿千瓦时,增长4.6%。全年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共完成增加值37.8亿元,同比增长8.9%,增幅超出全市工业4.4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长0.6个百分点。
3 、民营经济发展较快。 全年非公有制企业完成增加值148.2亿元,比上年增长9.3%,增幅高出全市工业4.8个百分点,比重占33.5%,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私有企业完成增加值120.1亿元,同比增长10.6%,增幅超出全市工业6.1个百分点。
4 、非煤电行业成长缓慢。 受化工、建材、食品制造等重点行业生产回落影响,全市非煤电行业整体表现不佳,全年共完成增加值41.8亿元,增长0.6%,比上年回落7.2个百分点,仅拉动工业增长0.2个百分点。在22个非煤电行业大类中,保持增长的行业共有13个,分别为: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8%,皮革、毛皮制品业增长35.9%,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增长44.1%,医药制造业增长17.6%,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18.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4%,黑色金属行业增长66.4%,有色金属行业增长5%,汽车制造业增长6.2%,燃气生产供应业增长2.5%,水的生产供应业增长22.2%,电气机械制造及电子器件制造两个行业均填补了上年空白;下降的行业有:黑色金属采选业下降100%,食品制造业下降32.1%,酒、饮料制造业下降12.4%,纺织行业下降52%,木材加工业下降84.2%,造纸行业下降37.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下降7.9%,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0.8%,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29.1%。
5 、主要工业品产量增幅趋缓。 全市38个工业品大类中有16个品种保持不同程度增长,有22个出现下降,增幅达到或超过两位数的种类有11个。
2014年全市主要工业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同比增长(%) |
原煤 | 万吨 | 20254.9 | -8.9 |
#平朔 | 万吨 | 9743.7 | -12.6 |
洗煤 | 万吨 | 15200.6 | 4.4 |
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3099165.4 | 10.6 |
#风力发电 | 万千瓦时 | 119446 | 4.6 |
乳制品 | 万吨 | 24.4 | -13.3 |
饲料 | 万吨 | 1.5 | 4.8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吨 | 3603 | -17 |
饮料酒 | 千升 | 49972 | -27.5 |
软饮料 | 吨 | 10712.5 | 7.9 |
轻革 | 万平方米 | 245.6 | -10.2 |
人造板 | 万立方米 | 1.1 | -84.5 |
纸制品 | 吨 | 43855 | -34.5 |
润滑油 | 吨 | 2879.3 | 15.5 |
合成氨 | 吨 | 43037 | -25.3 |
农用氮、磷、钾化肥(折纯) | 吨 | 32086.3 | -25.6 |
化学试剂 | 吨 | 35008 | -16.2 |
化学药品原药 | 吨 | 860 | 42.9 |
硅酸盐水泥熟料 | 万吨 | 206.2 | -15.2 |
水泥 | 万吨 | 251.1 | -27 |
商品混凝土 | 万立方米 | 47 | -30.1 |
砖 | 万块 | 134961 | -3.7 |
瓷质砖 | 万平方米 | 135.4 | 5.8 |
玻璃包装容器 | 吨 | 7142 | 23.4 |
耐火材料制品 | 万吨 | 18.6 | 6.3 |
石墨及炭素制品 | 万吨 | 3.1 | -29.9 |
铁合金 | 万吨 | 29.5 | 26.4 |
电解铝 | 万吨 | 6.7 | -2.5 |
工业锅炉 | 蒸发量吨 | 434 | 45.2 |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0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增幅比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低于GDP增幅1.7个百分点。
(三)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投资增速高位回落。 一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推进“两大任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不断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积极引导全社会资金,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在做好煤电一体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投入巨大财力,有力地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全年全市500万元以上在建施工项目共计875个,比上年增加14个,计划总投资2381.8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本年新开项目551个,计划总投资达到770.8亿元,增长23.2%。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15.3亿元,同比净增40.6亿元,增长5.2%,增幅比上年回落21.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九位。分县区看,开发区完成投资61亿元,增长21.2%;朔城区完成222.4亿元,增长2.1%;平鲁区完成171.6亿元,增长13.8%;山阴县完成83.4亿元,下降31.2%;怀仁县完成136.6亿元,增长21.4%;应县完成55.1亿元,增长14.4%;右玉县完成85.3亿元,增长15.5%。
1 、电力行业投资增势强劲。随着煤电一体化进程深入推进, 电力行业投资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全年工业投资共完成448.7亿元,同比增长27.8%,其中采矿业完成投资108亿元,下降11.5%,比重占24.1%;制造业完成投资134亿元,下降4.5%,比重占29.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共完成投资206.8亿元,增长1.33倍,增速超出全部工业投资104.9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25.3%提升到46.1%,提高了20.8个百分点,电力行业已取代煤炭行业成为全市工业投资增长的第一推手。
2 、民间投资方兴未艾。 在主导产业市场低迷、国有大企业投资严重下滑的大背境下,我市民间投资表现出旺盛的增长势头,成为拉动全市投资平稳增长的重要有生力量。全年国有企业完成投资359.3亿元,下降10.1%;而民间投资完成394.1亿元,增长16.4%,高于全市投资增速11.2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由上年的43.7%提高到48.3%,上升4.6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7.2个百分点,在民间投资中,私营企业完成投资250.9亿元,增长47%。
(四)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趋向优化。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6.6亿元,增长64.1%,同比回落9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448.9亿元,增长27.3%,提高6.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279.8亿元,下降24.2%,回落46.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构成由上年的8.3:44.6:47.1演化为10.6:55.1:34.3,第一、第二产业投资比重分别上升2.3和1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12.8个百分点,生产性实体经济投资比重明显上升,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步伐持续加快,工业经济支柱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比重由上年的6:56:38调整为6:54:4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与第二产业的比重差距由上年的18个百分点缩小为14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中,煤炭行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2%,比上年降低2.4个百分点;电力行业增加值比重为8.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煤电力两大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合计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90.6%,比上年降低0.8个百分点;非煤电行业比重为9.4%,提高0.8个百分点。
(五)市场物价温和上涨,市场消费平稳增长。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9%,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1.4%。调查的八大类商品价格总体呈现“六升二降”,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6%,衣着类价格上涨2.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0.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2.6%,居住类价格上涨0.5%,烟酒类价格下降0.8%,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5%。食品依然是拉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1.6%,购进价格总水平下降3.6%,出厂价格总水平降幅超过购进价格8个百分点,“高进低出”的购销格局严重压缩了全市工业经济的整体营利空间。在工业品出场价格中,煤炭行业价格下跌19.4%,电力生产行业价格下跌3.2 %,陶瓷制品价格下跌8.2%,非金属矿物价格下跌8.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价格下跌5.1%。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5.9亿元,增长12.4%,同比回落2.1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居第二位。其中城镇完成零售188.9亿元,增长12.2%;乡村完成57亿元,增长12.9%,增幅超过城镇0.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业完成零售72.4亿元,增长10.8%;零售业完成143.7亿元,增长13.1%;住宿业完成5.8亿元,增长11%;餐饮业完成23.9亿元,增长13.4%。
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类值看,食品、服装、化妆品、金银珠宝、五金电料、体育娱乐用品、书报杂志、电子音像制品、中西药品、文化办公用品、家具类销售额增长较快,增幅均达到两位数以上,其中服装、金银珠宝、日用品、体育娱乐用品、书报杂志、文化办公用品、家具等七大类商品销售增长最快,增幅分别达到37.5%、23.6%、22.4%、36.9%、37.8%、20.9%、38.2%,成为2014年全市消费品市场的最大亮点。与此同时,通讯器材、石油制品、建筑装潢材料、机电产品及汽车类销售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销售额分别下降了13.4%、15.9%、21.9%、91.6%、0.9%。
据海关统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9266万美元,同比下降20.3%。其中出口2728万美元,增长31.5%,增幅同比回落2.8个百分点;进口6537万美元,下降31.6%。
(六)宏观效益大幅回落,地区财力明显下滑。 在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下挫的严重影响下,全市经济整体效益明显回落,财政收入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负增长。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69.1亿元,比上年减收近47亿元,下降21.7%,增幅回落24.6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6.6亿元,减收8.7亿元,下降9.1%,增幅同比回落22.3个百分点。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41.8亿元,下降7.6%,增幅比上年回落18.9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8亿元,增长0.8%;教育支出22.8亿元,下降15%;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3.2亿元,增长1.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4亿元,下降0.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1.2亿元,增长21.4%;节能环保支出6.5亿元,增长4%;农林水事务支出20亿元,下降1.1%。
(七)民生工程取得新成效,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在经济形非常严峻、财政增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民生工程建设不动摇,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年财政在民生领域的投入高达111.9亿元,占到公财政预算支出的78.9%,有效推动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599元,同比增长8.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25元,同比增长7.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达到10137元,同比增长10.8%。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比城镇居民收入快3.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比上年缩小0.1。
(八)金融形势保持稳定,存贷款规模平稳增长。 截止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120亿元,比年初增加27.2亿元,增长2.5%,其中企业单位存款325亿元,减少58.2亿元,下降15.2%;储蓄存款728.3亿元,增加69.2亿元,增长10.5%。各项贷款余额512.9亿元,比年初增加45.5亿元,增长9.7%。其中短期贷款204.8亿元,减少10亿元,下降4.6%;中长期贷款244.9亿元,增加20.9亿元,增长16.4%;票据融资63.3亿元,增长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