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文化为产业 向生态要效益 北山煤矿转型9年扮靓乌金山
景区已成为首批省级旅游休闲度假区
暑假期间,被称为“天然氧吧”的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意十分火爆。8月18日,北山煤矿有限公司董事长、乌金山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福生说:“煤炭形势虽然不好,但乌金山景区一片红火,这都是坚持转型带来的结果。”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是由北山煤矿投资开发的,景区年综合收入已达到5000万元。在煤炭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北山煤矿能做到“两条腿走路”,得益于他们坚持不懈走转型发展的路子,从“挖煤”向“挖文化”延伸,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煤炭市场行情高涨之时,王福生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煤总有挖完的时候,公司要可持续发展,转型是必经之路,早转型就早主动。”
2007年,北山煤矿与晋中市榆次区政府签订协议,成立山西乌金山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其中政府占股33.3%、企业占股66.6%,合作开发建设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经营期50年。
9年来,北山煤矿已累计投入资金近12亿元,在景区内修复了包括龙王庙、水晶院、九峰塔、弥勒大佛、太清宫等古建筑群;建设了天缘谷、九龙湖两个生态旅游区和山外山休闲度假山庄、客运索道;特别是投资2亿元、含六区24个项目的狂欢谷游乐园,被称为华北最大的游乐中心。目前,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不但通过了“国家4A级景区”的评比验收,成为首批省级旅游休闲度假区,还是我省唯一入选的首批“中国森林氧吧”。
在采访中,王福生没有说他和企业在转型中面对的阻力和困难,只是很形象地开玩笑:“就像揉面,一开始只想揉个小面团,结果水少了加面,面少了加水,面团越揉越大了。”
作为北山煤矿的大股东,王福生几乎把自己的全部收入都用在了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景区开发上,而掌握三分之一股权的工人们也对企业的转型十分看好。“我们矿上有规定,55岁退休后可以到旅游区再工作5年,子女也可以到旅游区工作,两个企业相互补充,员工都没了后顾之忧。”北山煤矿职工赵凯对记者说。
在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中,晋中市委、市政府,榆次区委、区政府不但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还完成了旅游公路等基础设施工程。榆次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资源型企业,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朝阳产业,北山煤矿的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我省煤企转型文化旅游产业的成功典范之一。”
(记者 白续宏 张谦 通讯员 杨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