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科学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宏观经济总体平稳,发展质量有所提升,基本民生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035.8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8亿元,增长0.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第二产业增加值608.6亿元,增长5.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8%;第三产业增加值383.4亿元,增长4.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0%。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58.5亿元,增长3.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4.1亿元,增长12.0%;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61.9亿元,增长2.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7.0亿元,增长9.4%;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9.1亿元,增长0.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943元,按2014年平均汇率计算为7316美元。
图1:2010—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07.3亿元,下降7.1%。其中,增值税完成73.5亿元,下降7.7%;企业所得税46.3亿元,下降29.6%;个人所得税10.0亿元,下降12.3%;营业税23.7亿元,增长21.3%;资源税3.4亿元,增长17.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8.0亿元,增长3.7%。其中,税收收入68.6亿元,下降0.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60.6亿元,增长2.1%。其中,科学技术支出下降23.8%,教育支出增长2.1%,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6.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7.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8.5%,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增长21.8%,节能环保支出下降17.2%。
图2:2010—2014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及增长速度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8.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5.9%。
图3:2010—2014年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表1 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指 标 | 涨跌幅度 |
居民消费价格 | 2.0 |
食 品 | 2.9 |
烟酒及用品 | -0.5 |
衣 着 | 0.2 |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 2.9 |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 1.6 |
交通和通信 | 0.2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1.0 |
居 住 | 3.3 |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5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3%。
二、农 业
全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19.0万公顷,减少1.8万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7.8万公顷,减少1.9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0.2万公顷,下降19.2%;棉花种植面积0.02万公顷,下降15.3%。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9.4万公顷,增加0.4万公顷;小麦种植面积4.4万公顷,减少1.4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73.0万吨,减少17.5万吨,减产19.3%。其中,夏粮16.7万吨,减产5.1%;秋粮56.3万吨,减产22.8%。
表2 2014年主要农林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 产 量 | 增长% |
粮 食 | 73.0 | -19.3
|
其中:玉 米 | 47.4 | -23.0 |
小 麦 | 16.7 | -5.1 |
谷 子 | 2.5 | 4.4 |
豆 类 | 4.5 | -34.8 |
薯 类 | 1.5 | -10.1 |
油 料 | 0.4 | -30.5 |
棉 花 | 0.02 | -26.9 |
蔬菜及食用菌 | 45.6 | 6.5 |
水 果 | 6.7 | 7.9 |
其中:瓜果类
| 0.4 | -34.1 |
园林水果 | 6.3 | 12.3 |
食用坚果 | 0.57 | 64.7 |
其中:核 桃 | 0.55 | 63.1 |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0.85万公顷,增长58.3%。其中,经济林面积0.1万公顷,增长46.9%。全年木材产量6017立方米,增长50.1%。
全年全市肉类总产量15.8万吨,增长13.0%。全年猪牛羊肉总产量14.6万吨,增长12.6%。其中,猪肉产量13.9万吨,增长13.0%;牛肉产量1422.3吨,下降9.5%;羊肉产量5860.0吨,增长11.7%。年末生猪存栏106.6万头,增长11.1%;生猪出栏185.3万头,增长12.0%。牛奶产量538.0吨,下降47.7%;禽蛋产量8.2万吨,增长11.9%;水产品产量1700吨,下降5.6%。
全年全市设施蔬菜产量14.1万吨,增长16.6%;食用菌2.0万吨,增长18.4%;蚕茧5442吨,下降4.4%; 蜂蜜2050吨,下降4.7%;药材1.1万吨,增长22.9%。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48.4万千瓦,增长1.4%。机械耕地面积15.6万公顷,增长2.1%;机械播种面积13.1万公顷,增长1.9%;机械收获面积11.3万公顷,增长3.2%。全市农机化经营总收入13.5亿元,下降3.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1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0%。
图4:2010-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表3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指 标 | 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 | 5.0 |
其中:轻工业 | -13.7 |
重工业 | 5.2 |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 5.2 |
其中:集体企业 | -22.8 |
股份制企业 | 6.1 |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 1.5 |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2.8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7.5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0.6 |
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 | 31.3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4.6 |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 -65.1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32.5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27.0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25.6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33.4 |
全年全社会原煤产量8612万吨,增长5.7%;规模以上工业发电233亿千瓦时,增长0.2%;水泥253万吨,增长7.0%;农用化肥(折纯)261万吨,下降3.4%;焦炭54万吨,下降42.4%;钢材产量299万吨,增长9.3%;生铁372万吨,增长7.6%。
表4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单 位 | 产 量 | 增长% |
原 煤(全社会) | 万吨 | 8612 | 5.7 |
洗 煤 | 万吨 | 2470 | -7.7 |
煤层气 | 亿立方米 | 23 | 15.6 |
金属切削工具 | 万件 | 610 | 70.9 |
矿山专用设备 | 吨 | 59682 | -48.4 |
光电子器件 | 万只(片、套) | 118796 | -2.5 |
焦 炭 | 万吨 | 54 | -42.4 |
合成氨 | 万吨 | 330 | -3.0 |
精甲醇 | 万吨 | 64 | 7.1 |
水 泥 | 万吨 | 253 | 7.0 |
农用化肥(折纯) | 万吨 | 261 | -3.4 |
生 铁 | 万吨 | 372 | 7.6 |
钢 材 | 万吨 | 299 | 9.3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233 | 0.2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95.3亿元,下降8.4%。其中,煤炭、炼焦、冶铸和电力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5.4亿元、5.5亿元、123.4亿元和85.6亿元,分别增长-17.2%、-57.3%、-7.4%和2.9%;煤层气开采、化工、建材、装备制造、医药和食品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2亿元、110.9亿元、11.0亿元、132.1亿元、5.3亿元和1.3亿元,分别增长24.4%、-7.5%、14.6%、19.5%、47.7%和-8.2%。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27.4亿元,下降29.2%;实现利润55.6亿元,下降44.7%。
表5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及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 标 | 利润总额 | 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 | 55.6 | -44.7 |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 42.0 | -44.4 |
其中:集体企业 | -0.05 | — |
股份制企业 | 31.1 | -54.9 |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27.2 | -19.3 |
年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06家,完成总产值73.4亿元,增长3.3%;房屋施工面积354.4万平方米,下降6.7%;签订合同额为130.5亿元,增长7.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74.8亿元,增长16.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49.2亿元,增长29.4%;港澳台及外商投资53.4亿元,增长37.3%;民间投资472.2亿元,增长4.6%。
图5:2010-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55.9亿元,下降5.9%;第二产业投资441.7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投资477.2亿元,增长23.3%。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441.6亿元,增长12.9%。其中,煤炭工业投资172.8亿元,增长21.4%;非煤产业投资269.2亿元,增长8.5%。传统产业(煤炭、炼焦、冶金、电力)投资合计186.2亿元,增长22.3%;新兴接替产业投资合计255.8亿元,增长7.4%。
表6 2014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行 业 | 投资额 | 增长% |
总 计 | 974.8 | 16.4 |
农林牧渔业 | 55.9 | -5.9 |
采矿业 | 214.9 | 18.4 |
制造业 | 181.5 | 3.8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45.3 | 33.1 |
建筑业 | 0.1 | -92.4 |
批发和零售业 | 8.6 | 0.4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54.9 | 8.3 |
住宿和餐饮业 | 4.9 | -51.2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 | — |
金融业 | 1.1 | -23.0 |
房地产业 | 179.7 | 5.4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40.7 | 107.2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4.6 | 64.1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23.8 | 62.2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5.1 | 193.6 |
教 育 | 15.1 | -12.8 |
卫生、社会工作 | 9.2 | 2.7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25.3 | 102.1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4.3 | -32.6 |
全年全市在建固定资产施工项目1286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84个,计划总投资1457.6亿元,完成投资286.4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9.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8.2亿元,增长14.5%。其中,住宅投资44.1亿元,增长13.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7.3亿元,增长34.7%。
全年房屋新开工面积189.9万平方米,增长8.3%。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38.7万平方米,增长21.5%。商品房销售面积75.4万平方米,下降13.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7.6万平方米,下降14.0%。商品房销售额34.1亿元,下降11.2%。其中,住宅销售额29.2亿元,下降11.8%。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9.6万平方米,下降24.9%。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实际到位资金合计81.5亿元,增长23.5%。其中,国内贷款增长67.5%,自筹资金下降7.9%,其他资金增长53.0%。
表7 2014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
指 标 | 单 位 | 绝对数 | 增长% |
投资完成额 | 亿 元 | 58.2 | 14.5 |
其中:住 宅 | 亿 元 | 44.1 | 13.0 |
房屋施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682.2 | 17.7 |
其中:住 宅 | 万平方米 | 497.6 | 16.3 |
房屋新开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189.9 | 8.3 |
其中:住 宅 | 万平方米 | 138.7 | 21.5 |
房屋竣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69.8 | -24.6 |
其中:住 宅 | 万平方米 | 48.3 | -30.3 |
商品房销售面积 | 万平方米 | 75.4 | -13.0 |
其中:住 宅 | 万平方米 | 67.6 | -14.0 |
五、能 源
全年全市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6016.0万吨,增长0.1%;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2562.3万吨,下降5.6%。
全年全市向省外运输煤炭5087万吨,下降0.8%,外运煤炭占原煤产量64.2%。向省外输送电力175.5亿千瓦小时,下降2.0%,外输电量占发电量75.3%。
固定资产投资中,能源工业投资完成262.2亿元,增长19.6%。其中,煤炭工业投资172.8亿元,增长21.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41.3亿元,增长7.0%;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投资2.8亿元,下降34.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36.7亿元,增长77.7%。
全年全市全社会用电总量172.6亿千瓦小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1.5亿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0.9%;第二产业用电154.7亿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89.6%,其中,工业用电153.5亿千瓦小时;第三产业用电8.9亿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7.5亿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4.3%。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8亿元,增长12.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05.6亿元,增长11.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2亿元,增长17.0%。
图6:2010-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增长速度
表8 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 标 | 绝对数 | 增长%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332.8 | 12.0 |
分地域:城 镇 | 305.6 | 11.6 |
其中:城 区 | 248.4 | 10.6 |
乡 村 | 27.2 | 17.0 |
分行业:批发业 | 31.5 | 19.9 |
零售业 | 255.3 | 10.8 |
住宿业 | 5.9 | 9.0 |
餐饮业 | 40.1 | 14.3 |
表9 2014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及增长速度
单位:万元
指 标 | 绝对数 | 增长% |
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 | 108972 | 18.0 |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 103695 | 10.8 |
化妆品类 | 9140 | 6.1 |
金银珠宝类 | 20813 | 7.4 |
日用品类 | 15102 | 19.5 |
五金、电料类 | 24957 | 282.6 |
体育、娱乐用品类 | 1746 | 18.2 |
书报杂志类 | 20440 | 4.0 |
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 | 687 | 19.7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 43207 | 11.8 |
中西药品类 | 15197 | 26.8 |
文化办公用品类 | 6209 | -36.9 |
家具类 | 42197 | 76.4 |
通讯器材类 | 8346 | 27.5 |
石油及制品类 | 351984 | 2.3 |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 15368 | -45.3 |
机电产品及设备类 | 13096 | -36.5 |
汽车类 | 321819 | -7.4 |
其他类 | 66592 | 16.0 |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11.0亿美元,增长19.5%。其中,进口额8.1亿美元,增长22.7%;出口额2.9亿美元,增长11.6%。
图7:2010-201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表10 2014年海关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单位:万美元
指 标 | 绝对数 | 增长% |
进出口总额 | 109785 | 19.5 |
出口额 | 28899 | 11.6 |
其中:一般贸易 | 11125 | 14.5 |
加工贸易 | 17774 | 9.9 |
其中:机电产品 | 23784 | 8.6 |
高新技术产品 | 15903 | 3.6 |
其中:国有企业 | 845 | 89.9 |
外商投资企业 | 20115 | 5.8 |
进口额 | 80886 | 22.7 |
其中:一般贸易 | 68018 | 23.9 |
加工贸易 | 12628 | 18.9 |
其中:机电产品 | 35565 | 120.7 |
高新技术产品 | 27240 | 139.8 |
其中:国有企业 | 125 | -55.7 |
外商投资企业 | 38758 | 114.8 |
全年出口煤炭43万美元,下降38.0%;出口钢材4031万美元,增长24.3%;出口机电产品23784万美元,增长8.6%;出口高新技术产品15903万美元,增长3.6%;出口电器及电子产品18953万美元,增长11.1%;出口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产品14612万美元,增长11.8%。
全年进口铁矿砂41966万美元,下降11.8%;进口机电产品35565万美元,增长120.7%;进口集成电路13211万美元,增长113.8%;进口机械设备9373万美元,增长243.6%;进口电子技术产品16355万美元,增长108.2%;进口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产品7034万美元,增长6.3倍。
表11 2014年与晋城有贸易往来的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情况
单位:万美元
国家和地区 | 进出口 | 增长% | 出口额 | 增长% | 进口额 | 增长% |
中国香港 | 15024 | 17.5 | 15023 | 17.5 | 1 | — |
中国台湾 | 13792 | 110.9 | 1015 | -55.7 | 12776 | 201.0 |
印 度 | 265 | -86.2 | 178 | -85.6 | 87 | -87.3 |
日 本 | 15287 | 237.9 | 1565 | 23.5 | 13722 | 321.2 |
韩 国 | 2292 | 14.1 | 1218 | 107.8 | 1073 | -24.5 |
德 国 | 554 | 18.8 | 236 | -31.7 | 318 | 163.7 |
意大利 | 1359 | -30.7 | 321 | 15.6 | 1038 | -38.3 |
巴 西 | 15799 | -64.6 | 607 | 405.4 | 15192 | -65.9 |
美 国 | 5330 | 23.9 | 4355 | 15.5 | 975 | 82.4 |
澳大利亚 | 27173 | 1345.1 | 164 | -76.5 | 27009 | 2185.9 |
全年全市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3家;按全口径统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28425万美元,增长0.1%。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市公路线路里程8960.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18.6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30.1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2.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2.9%。其中,私人汽车25.9万辆,增长16.5%。本年新注册汽车4.2万辆,下降2.4%。年末轿车保有量19.1万辆,增长16.5%。其中,私人轿车17.7万辆,增长18.7%。
全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2.2亿元,增长13.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2亿元,下降7.7%;电信业务总量21.0亿元,增长15.4%。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8.6万户,年末达到242.7万户。全市宽带接入用户37.5万户,增长7.4%。
图8:2010-2014年全市宽带接入用户
年末全市共有成规模的旅游景区(点)43处。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7个,3A级景区5个,2A级景区4个,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个。共有星级饭店23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10家、三星级7家、二星级5家。全年全市接待海外旅游者11552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2715.0万人次,分别增长4.5%和25.3%;旅游外汇收入633.7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242.0亿元,旅游总收入242.4亿元,分别增长6.8%、23.9%和22.0%。
九、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12.6亿元,比年初增加53.1亿元,增长3.0%。各项贷款余额922.1亿元,比年初增加57.3亿元,增长6.6%。
年末全市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203.8亿元,比年初减少2.6亿元,下降1.3%;人民币存款余额391.3亿元,比年初增加30.2亿元,比年初增长8.4%。
图9:2010-2014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
表12 2014年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及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 标 | 年末数 | 比年初增长% |
各项存款余额 | 1812.6 | 3.0 |
其中:单位存款 | 839.1 | -0.9 |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 870.6 | 5.3 |
其中:人民币 | 869.3 | 5.3 |
各项贷款余额 | 922.1 | 6.6 |
其中:短期贷款 | 423.2 | 10.6 |
中长期贷款 | 447.8 | 3.4 |
其中:个人消费性贷款(人民币) | 42.4 | 45.1 |
年末全市共有证券营业部4家,从业人员81人。累计资金开户数65483户,银证转入资金35.8亿元,增长79.2%,新增资产总额15.7亿元,增长4.6倍。全年营业收入7020.3万元,长39.8%;利润总额4353.4万元,增长48.9%。
全年全市保费收入34亿元,增长6.6%。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22.2亿元,增长6.2%;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1.8亿元,增长7.3%。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普通高等学校1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1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78%。
表13 2014年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单位:人
指 标 | 招 生 | 在校生 | 毕业生 | |
普通高等教育 | 2108 | 6373 | 1829 | |
中等职业教育 | 6454 | 18095 | 6911 | |
普通高中 | 19940 | 66787 | 22927 | |
初 中 | 23823 | 80902 | 32812 | |
小 学 | 16466 | 128102 | 25267 | |
特殊教育 | 83 | 599 | 37 | |
学前教育 | 23361 | 53931 | 18292 | |
全年全市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70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45项、市级23项)。在国家级项目中,列入国家星火计划1项,创新基金项目1项;在省级项目中,列入省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火炬计划1项,星火计划5项,农业攻关计划2项,富民强县计划1项,农村技术承包计划18项,社会发展计划1项,成果推广计划4项,工业攻关计划4项,创新计划1项,软科技及基础平台建设计划3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计划3项,大型科技仪器改造项目计划1项。全年全市专利申请量82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46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85件。全年完成省级科技成果鉴定6项。全年有6项新技术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有1项新技术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创新试点企业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截止2014年末,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6个,博物馆1个。全市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新创作首演剧目4个;演出场次3120场,演出收入2088万元;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场馆3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6个,总藏书46万册。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069个,其中妇幼保健院(所、站)7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9.5千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万人,每千人拥有病床4.4张,每千人拥有医生数3.8人。全市6县(市、区)全部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25%。村卫生室覆盖率100%、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达标率均为100%。全年各县(市、区)的儿童“五苗”全程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均达到了90%以上。碘盐覆盖率达到99.2%,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5.78%,各种地方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市乡镇卫生监督站覆盖率达到100%。
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体育场馆3110个,体育锻炼标准达标人数达334570人。全年我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重大比赛中获金、银、铜牌分别为65枚、60枚和51枚(包括非奥运项目比赛)。全市销售中国体育彩票13979万元,增长44.1%。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2014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30.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4万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2.0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80‰;死亡人口1.19万人,死亡率为5.16‰;自然增长率为3.64‰。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1.05(以女性人口为100)。
表14 2014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单位:万人
指 标 | 年末数 | 比重(%) |
全市常住人口 | 230.89 |
|
其中:城 镇 | 130.43 | 56.49 |
乡 村 | 100.46 | 43.51 |
其中:男 性 | 116.05 | 50.26 |
女 性 | 114.84 | 49.74 |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05元,增长8.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07元,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87元,增长10.4%。城镇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675元,增长8.7%;农村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3793元,增长13.3%。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6.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万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06.5万人,减少1.0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60.5万人,增加0.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9.7万人,增加1.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47.4万人,减少0.8万人,其中,农民工22.1万人,减少0.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30.9万人,增加0.5万人。全市共有149.02万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
年末城镇低保人数23598人,减少3798人;农村低保人数76388人,减少52人;农村集中供养五保户1867人;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1490人。优抚对象16007人,享受定期抚恤1493人,享受定期补助12161人。全年共发放最低保障资金2.8亿元。全市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68个,床位数4660张,年收养救助人数2579人。全市社区服务站51个。全市福利企业26个,残疾职工449人。福利彩票发行单位1个,共销售福利彩票3.3亿元。全年直接接收捐赠款204.7万元,受益960人次。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市有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15.6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6.6%;全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个。
全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09天。其中,一级天数19天,增加13天。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7.76,较上年下降19.3%。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5%。
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48起,减少73起,下降7.9%;事故死亡226人,减少4人,下降1.7%。其中,各类生产经营性事故195起,增加30起,上升18.2%;事故死亡84人,增加11人,上升15.1%,占省政府下达我市控制指标86人的97.7%。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81,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2299,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0。
公报注释 :
1、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2、除注明外,本公报所列增加、增长、减少、下降均系与上年比较。
3、公路里程、邮电及电信相关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邮电业务总量(包括邮政业务总量和电信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
4、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节能降耗指标单独发布。
5、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