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2018年我们这么干!
借万里浩荡春风,展龙城发展雄姿;2018新年伊始,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隆重举行,我市经济社会领域的发展自此划出盘子、定了调子。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里,我市的转型发展将从哪些方面"破题"?百姓生活将从哪些方面获益?我们的城市又有哪些新亮点、新规划?别急,下面我们就一一来为大家"敲黑板""划重点"。
1全年总目标:8%
解读
确定今年我市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为8%左右,一是贯彻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与先进城市相比,太原面临着提升发展速度和提高发展质量的双重压力,既要把速度提上来,又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保持一个合理的发展速度,可以为我们推进结构调整、环保倒逼和深化改革留出空间。
二是省会城市应有的责任担当。省委对太原发展寄予厚望,我们要进一步强化省会意识、率先意识、责任意识和贡献意识,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力争实现更高质量、更快速度的发展,为全省经济稳步向好多作贡献。
三是解决发展不充分的迫切需要。我们要紧紧跟上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缩小与先进省会城市的差距,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尽快把经济总量做大,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四是新增产业项目发挥作用尚需时日。
2经济领域“六大任务”破题龙城转型发展
任务一 坚定转型定力,推进供改和综改深度结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内涵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转型综改是提高发展质量的具体手段,两者内在本质是高度一致的。今年,我市在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全力推进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同时,充分发挥我市军工产业基础雄厚的特点,加快建设军民融合创新基地。
解读
供改和综改是我市经济高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既要在“破”上花力气,不折不扣完成省下达去产能任务;更要在“立”上下功夫,按照世界一流的技术路线、环保标准、装备水平,大力推动煤焦治电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振兴实体经济;还要在“降”上见实效,大力降低经济运行成本。
在推进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方面,今年要继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申报国家自贸区,在营商环境建设、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等方面为全省做好示范;确保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成为全市创新转型发展的强劲引擎。在加快建设军民融合创新基地方面,我们要利用好我市军工产业基础雄厚,拥有国防工业集群和军民融合板块等条件和优势,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高点谋划、统筹力量、主动作为,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太原不锈钢产业园区和军工企业释放的空间资源为主战场,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牵引动力,以军工和大型国企为依托,以先进制造业和新材料合成加工为主攻方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争创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打造军民融合“太原模式”。
任务二 聚焦项目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项目是投资的载体,是转型的关键,更是产业的支撑。抓发展必须抓项目,补短板必须补项目,要坚持把项目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着力点,既抓存量产业的扩容提质,又抓增量产业的引进落地,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重塑太原产业竞争新优势。
解读
一是以先进装备制造和新材料合成加工为重点做大做强工业。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要依托磁浮交通、晋西车轴、太重高速动车组轮对的品牌效应,重点发展高速列车、轨道交通车辆及核心零部件,建设全国重要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依托太重煤机、阳煤化机、天地煤机等龙头企业,瞄准世界煤机设计制造高端前沿技术,重点突破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信息化系统等核心技术,打造国家级煤机和煤化工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依托富士康手机制造及维保扩能,以中电二所、三三所、通用电气等企业为支撑,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依托江铃重汽、比亚迪和东风原野,整合现有汽车零配件企业,加速形成整车制造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打造全国重要的重型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要大力发展新材料合成加工产业。我们要围绕延伸不锈钢产业链条,瞄准航空航天、民用产品等应用,布局建设特种材料,增强对工业发展的配套能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二是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太原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最为珍贵的财富。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推进晋祠、双塔大景区建设,实施明太原县城、青龙古镇保护性开发,高起点规划建设晋阳湖片区,科学配置资源要素,做好策划包装展示,创新市场营销方式,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推出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文化旅游项目,努力把太原建设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和区域集散中心。
要积极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太原山水形胜、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具备发展康养产业的良好自然条件。我市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超过15%,发展康养产业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要把推进养老服务作为重大民生工程,以亲贤社区、起凤街社区、漪汾社区为模板,推进社区养老机构建设;以市场化方式吸纳社会主体,推进中高端康养机构建设,努力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三是依托省城大市场大资源做优做精都市现代农业。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和着力点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增加蔬菜、葡果、杂粮、药材、花卉种植比例,以牛羊猪鸡为重点发展规模高效养殖,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建设一批高标准的“菜篮子”“奶瓶子”基地。要拓展农业休闲消费功能,推出一批“田园风光美、乡土气息浓、体验趣味多”的农业亮点精品,打造“一小时车程”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圈。要扶持发展乐村淘、贡天下等一批本土电商企业,推动电商下乡村,农副产品进城市。
任务三 坚持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动能
省委提出,不当“煤老大”,要当能源革命“排头兵”,核心就是要通过创新引领转型,抢占发展制高点。我们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省城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创新引领转型。
解读
鼓励企业创新,关键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企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必须建立自己的研发团队,作为我市主导产业的制造业、材料产业等更应如此,要瞄准产业前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研发力度,实现关键应用技术的重大突破,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要服务实体经济,对接企业需求,开展协同攻关,形成科技创新整体合力,尽快以市场化机制建立应用技术研发机构;要打通科研成果转化通道,建立院所科研成果定期发布机制和企业科技需求长效征集机制,搭建统一开放的交易平台,加大院士工作站建设力度,让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实现落地转化。要充分发挥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作用,加大“双创”示范基地、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培育力度,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激发全社会的创业创新热情。同时,要发挥好政府对创新的推动作用。要腾出更多财政资金,调过头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和专家团队,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重大科技成果,下决心下血本拿出专项资金予以支持。要大力引进创新载体,积极争取中科院、中关村、同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我市设立科研分支机构。还要不断强化人才支撑保障,要改革人才管理体制,破除壁垒,降低门槛,为优秀人才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即进即用。对“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和优秀高校毕业生,拿出大额专项资金,在科研经费、安家费和购房等方面给予补贴补助,尽最大努力把一大批愿意为太原发展服务、愿意在太原干事创业的优秀人才召回来、用起来。
任务四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转型动力活力
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动力之本、活力之源。对太原这样的内陆省会城市,更需要以深化改革来破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扩大开放来聚集先进生产要素。
解读
一是抓好事关全局的重大改革。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做好国有资产清底、分类,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加快资产资本化步伐。对有市场前景、有产业优势的企业,要给予大力支持,促进创新发展;对实力较弱、发展缓慢的企业,要鼓励整合重组,增强规模优势;对于“僵尸企业”,要坚决清理退出,腾出资源,同时依法处置好债权债务,妥善做好人员分流安置。二是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我们要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推进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转型、促发展。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转变观念、创新方法,主动出击、精准招商,既要聚焦产业抓实体项目引进,也要注重科研院所及分支机构、创新平台、高端人才的引进,既要注重外引项目的对接服务,也要注重对本地企业的扶持帮助。要以大交通支撑大开放格局,加快铁路、城轨、公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网络提质增速,力争成为国家级5G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努力把太原打造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任务五 优化营商环境,力促民营经济发展
解读
非公经济是稳定经济的重要基础,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市民间投资呈现下降趋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营商环境不够宽松。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的理念,深入推进“放管服效”改革,使市场“无形之手”充分施展,政府“有形之手”更加有效。
要着力降低要素成本特别是工业地价,对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项目给予更多的优惠,同时加大熟地储备,提高供地效率,缩短项目落地周期。
要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持亲则两利、清则两安,放下架子、放下面子,积极作为、靠前服务;既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又守住自身从政底线,努力形成亲商、安商、容商、富商的良好氛围。要推进法治太原和信用太原建设,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畅通企业家维权渠道,依法打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任务六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守住经济发展底线
解读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増强忧患意识。
要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目前,市级政府性债务总体可控,但要对存在的风险高度重视、心中有数。必须引进市场机制,按照投资运营管理一体化模式,进一步畅通社会投融资渠道,对地铁、垃圾污水处理、综合管廊等能够通过市场化手段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要减少政府直接投资。要加强金融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市民提高防范意识,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二要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连起责任链条,传导工作压力,加大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力度,强化执法监管,推动源头防范,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努力减少一般性事故。三要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要深入推进“平安省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综合治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3 民生领域切实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共创共享中增进民生福祉。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解读
加快乡村振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各城区至少规划建设一个以文化、旅游、康养、科技等为主题的特色小镇,以此推动形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 2018年是实现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全市上下要认真落实精准方略,深入开展“城区包乡、单位包村”对口帮扶,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既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吊高胃口,突出抓好产业扶贫、移民搬迁等工作,同时要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激发内生动力。
二、持续推进省城环境质量改善
解读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市坚持空气质量优先原则,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实施煤改气(电)等一系列“铁腕治污”举措,从去年10月1日到今年1月20日, PM2.5浓度同比下降35.8%,重污染天数减少24天,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要突出问题导向,针对省环保督察组反馈的7个方面20个问题,落实工作责任,注重靶向攻坚,抓好问题整改。要坚决扛起京津冀及周边传输通道“2+26”城市的政治责任,扎实做好国家北方地区清洁供暖试点工作,全面加强散煤燃烧、扬尘污染、企业排污等治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要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快东西北山造林绿化提档升级和市区园林绿化,抓好“五水同治”,彻底消除黑臭水体,实现山、水、城、林、人和谐共融。
三、建设高品质城市
解读
要统筹做好太原都市区规划。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降低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和密度,推动城市空间向东西拓展;加强城市设计,注重建筑物、街道面、城市色彩的协调优美;做好山水文章,统筹规划汾河沿线整体布局和环境,勾勒出层次分明的天际线、山际线、水际线,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要更加注重城市功能的完善。加快地铁2号线建设,启动1号、3号线建设,加强城市道桥建设,构建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全力推进二青会场馆建设,建设国际一流的自行车赛道,承接好国际赛事。坚定不移用市场化手段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快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游园、体育馆图书馆、专题博物馆、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强化服务功能,保护历史风貌,在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同时,让城市更有品位。
要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推进文明交通整治,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四、更加保障基本民生
解读要关注人民群众新期盼新要求,着力办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12项民生实事,统筹做好就业、收入、教育、社保、医疗、住房、食品安全等工作。要格外关注困难群众,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做好民生工作,要准确把握需求结构、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新问题,量力而行,全力而为,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群众看得到变化、感受到实惠。
4 加强党的建设,锤炼过硬队伍
解读
一要强化“四个意识”。坚持把抓好经济工作作为政治责任,不折不扣地把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要健全体制机制。市委要切实履行对全市经济工作的领导责任,定期研判经济形势,及时作出重要决策,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组织实施,支持人大、政府和政协围绕经济工作充分履行职责。各县(市、区)要承担起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责任,立足实际,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经济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职责,抢抓政策机遇,加强协同配合,做好指导服务。要实施差异化考核,“划分跑道,同场竞技”,比质量、比后劲,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要增强工作本领。要解放思想,进一步拓宽视野、更新观念,冲破思想束缚,真正做到以全球全国视野、开明开放胸怀、互利共赢理念审视和谋划经济工作。四要锤炼过硬作风。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拓展“万名干部大调研”成果。主要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上率下,亲力亲为,既挂帅又出征,真正形成“头雁效应”。全市上下要围绕市委确定的目标任务,立足岗位,埋头苦干,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劲,努力创造新的工作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