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我市实施“绿色长治”工程推进美丽长治建设

23.08.2016  14:03

      长治日报讯: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开展节能减排、大气污染防治、环境提质、生态修复、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工作,大力实施“绿色长治”工程,推进美丽长治建设。
 

      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继续实施重大节能工程,对重点耗能行业全面推行能效对标。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对高耗能企业严格能耗限额标准,推动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推动各类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

      突出大气污染防治。严格执行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大力推进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全面淘汰主城区燃煤锅炉。认真完成焦化企业对标改造,扎实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不断加快落实油品升级,全面推广清洁能源车应用;完成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11230辆。全面加强机动车尾气、工业堆场扬尘、建筑工地扬尘和道路扬尘整治,确保全市PM2.5、PM10年均浓度同比下降3%、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5%。

      实施环境提质工程。加快黑臭水体整治,新建城市污水处理配套管网65公里,加快我市生活垃圾焚烧厂项目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3.8%。加强废弃物处置,建设5个回收网点、6个中转站。实施1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年度新建建筑中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达到42%,新建公共建筑节能65%,标准执行率100%。开展城市河湖水系综合治理,加快“三河一渠”和浊漳河东北阳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严格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推进沁河、浊漳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控制重点行业水污染物排放;加强辛安泉等水源地保护,开工建设漳泽湖人工湿地工程,完成浊漳河南源郊区黄碾段人工湿地、襄垣甘村湿地建设;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完成30万亩营造林任务;深入推进采空区、水土流失区、煤矸石山的生态环境治理修复。

      加快采煤沉陷区治理。科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创新治理模式和机制,加快做好7个县市区、13个镇、25个村、5346户、17759人的搬迁治理工作,加快项目审批建设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