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国税局推进基础管理方式转变 全面加强后续监管

01.07.2015  10:36
      2014年以来,总局一系列简政放权措施出台,纳税人依申请事项普遍实行办税服务厅前台办结。阳泉市国税局坚持放管结合,大力推进基础管理方式转变,切实解决后续监管难题,取得显著成果,有效降低了税收执法风险。主要做法是:         一是以税收遵从风险管理为导向,明确改革思路。 将税收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税收基础管理的各环节,发挥税收风险管理优势,建立与基础管理流程相融合的标准流程,形成了风险管理导向下的基础管理同级互动、上下联动的闭环运转机制。 二是以明晰征纳权利义务为前提,初步建立还权还责于纳税人的制度体系。 以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要求为指导,全面实行依申请事项、资料办税服务厅统一受理制度;全面推行纳税人申报资料真实性承诺声明制度;在部分县区局试点推行个体工商户自行申报制度,取消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管理模式,将纳税人真实申报的权利和义务还给纳税人。 三是以风险监控指标为依托,建立风险分析识别规范。 检索1994年以来的4000余个税收征管、税种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梳理出1293项各类征管事项清单,分别确立了与服务规范对接的、取消进户执法清单的和满足基础管理、税种管理要求的4大类后续管理风险监控指标,合理界定监控事项扫描周期,建立了覆盖市、县两级的基础管理风险分析识别工作规范。 四是以纳税申报为切入点,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基础管理流程体系。 按照风险管理与税收基础管理相融合的原则,将风险管理流程插在纳税申报办结之后纳税评估之前,建立了以纳税人申报、风险分析识别、疑点清册产生、应对任务统筹推送、风险排查、结果反馈、过程控制、绩效评价为顺序的基础管理标准流程和各类监管事项的具体工作流程。 五是以转变职能为重点,优化市县两级内部职权配置。 按照风险管理标准化流程要求,对照纳税服务规范、各类税种管理要求和执法下户取消清单,建立工作事项清单,按照各业务层级原有部门的职责,明确工作事项部门归属,实行工作职责清单化管理,市级层面主要承担风险分析、任务推送、过程控制和绩效评价,县级层面侧重纳税服务和风险应对(包括基础管理风险排查、纳税评估、税务稽查),逐步实现市县两级业务部门职能由“以业务指导为主”向“以遵从管理为主”转变。 六是以市县两级风控中心为枢纽,实行基础管理工作任务统筹推送。 市局各业务部门通过风险分析形成月、季度、半年和年度基础管理风险事项疑点清册,由市县局风控中心按户归集、统筹、推送至基层基础管理部门,区县局基础管理部门根据接收的应对任务,采取任务派单制组织实施风险疑点排查。 七是以格式化模板为体例,构建基础管理部门风险应对尽职调查体系。 建立风险应对指引模板体系,基础管理部门人员根据风险纳税人疑点数据,按照风险应对指引模板对风险疑点做出客观、真实的调查核实。建立风险应对调查报告模板体系,规范调查报告内容,适时掌握风险任务应对情况,实现基础管理痕迹化管理。 八是以调查结果为依据,建立风险应对处理部门衔接体系。 根据应对实施部门调查结果分别作出不同的处理,属于基础管理部门职责权限范围的按照规定进行处理;需要纳税服务部门处理的,提交区县局风控中心转办;涉及补缴税款以及存在偷、逃、骗、抗税等税收违法行为嫌疑的,上报区县局风险监控领导组集体审议后,移送评估或稽查部门办理。 九是以“谁风险分析,谁过程控制”为原则,建立基础管理任务过程控制体系。 市局机关业务部门和风控中心对基础管理工作任务落实进行过程控制,加强风险应对任务的事中实时监控和事后结果控制,进行质效评价,完善调整风险指标参数。 十是以流程化管理为目标,搭建基础管理科技支撑平台。 强有力的信息情报支撑和流程化平台管理是有效实施风险管理的关键。为此,该局搭建起税收征管信息情报支撑平台和基础管理风险监控平台,强化了风险分析识别数据支撑,实现了基础管理风险应对的信息化和数据化管理。       通过改革,初步构建起以依申请事项前台办结、各类监管事项后台风险分析、风险任务统筹推送、风险应对分级分类实施、全环节过程控制为特征的基础管理格局,征管导向正在由多头多级检查向统筹实施风险管理转变,管理重心正在由涉税审批为主向风险管理为主转变,管理对象正在由“无差别”普遍管理向“有差别”精准管理转变,职责分工正在由基层税源管理部门单兵作战向市、县和基层税源管理部门共同承担转变,管理手段正在由税收管理员经验式的粗放管理向利用大数据实施模板化的规范管理转变。(张劲松  陈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