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总结会召开
8 月7 日,全市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总结会召开,通报各县(市、区)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情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研究支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措施和办法。市委副书记、市长郑连生作重要讲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董一兵主持会议,市政府秘书长郭宝厚出席会议。
郑连生指出,在这次观摩中,我们看到了各县(市、区)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主动作为、勇于担当、认真工作的作风,反映出了市直各部门主动服务项目建设和园区建设的态度。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园区建设和经济集聚发展成效明显,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三个门户”、打造“三个集散地”、发展“六大板块”的“336”发展规划已现雏形。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结合实际,掌握并运用好中央和省里的宏观经济政策,化危为机,推动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
郑连生就如何搞好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全市经济发展,从“观念、定位、规划、主体、建设、配套、整合、管理”八个方面提出要求。第一是观念。凡事事在人为,只要我们转变观念,积极努力,坚定不移地以园区建设、产业集聚为发展方向,就可以大有作为,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第二是定位。忻州园区建设重点是循环园区和特色园区建设,循环园区的发展在于成本优势,特色园区的发展在于规模优势,我们要发挥成本和规模的优势,努力打造两类园区。第三是规划。园区建设从谋划到建成,主要经过园区设立、园区展开前期工作、实施准备、项目建设和落地四个阶段。在园区建设中,我们要严格按照法律和政策规定办事,搞好各种规划,做好环评,为园区规范发展奠定基础。第四是主体。园区的主体是项目和企业,服务园区的主体则是政府,我们要充分发挥好政府部门的规划引领作用,为入园企业搞好服务,支持企业正常生产、发展壮大;更要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第五是建设。园区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推进企地互动,实现互利共赢。第六是配套。园区的基础设施要配套,服务设施要配套,管理要配套,必要的文化设施要配套。第七是整合。各项项目资金和政策红利要向园区集中释放。第八是管理。主要是提供平台,维护秩序,拾遗补缺,促使园区企业和当地政府部门进行便捷的对接和良好的互动,确保企业有序生产,不断壮大。郑连生还就园区建设中的立项、土地、环评、资金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郑连生就当前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保持政治定力,肩负责任,主动作为,一心一意做好各项工作;二是要主攻项目建设,确保固定资产投资达到预期目标,为忻州长远发展夯实基础;三是要保证重点支出,千方百计增收节支,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行;四是要统筹“三个重点”,持续推进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