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十三五”三晋在行动:岢岚精准扶贫 一个简单而幸福的愿望
深山里的口子村,是岢岚县宋家沟乡出了名的贫困村,也是省总工会的定点帮扶村。全村43户人家,人均收入不足2500元。扎住贫穷的口子,脱掉贫困的帽子,是全村人最大的愿望。
寒风瑟瑟,村党支部副书记沈有堂家火炉烧得正旺,乡亲们三五成群聚在门口,“明年省总工会准备加大帮扶力度,再给你们买羊,咋样?”说话的是省总工会定点扶贫工作队队长刘建华,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城里的亲戚”,他指着门口的羊圈问道。
2013年,省总工会针对性提出“借羊换羊”滚动养殖扶贫思路,给每家贫困户分16只羊饲养,所生羊崽全部留下,3年后只需如数归还即可。两年时间里,16只羊每只母羊每年可下崽2只、收入千元左右,借助这一办法,口子村贫困户实现了增收,生活生产情况都大为改观。
“哎呦,俺不要了,白给俺也不想养啊。”年过5旬的村民王玉花又摇头又摆手,说:“今年羊不值钱,以前能卖一千多,今年400都卖不下。”听了这话,多年扶贫的刘队长仍然显得有些意外,虽然他对羊肉市场一直在调研。
受经济下行大环境影响,羊肉市场需求不旺,今年我省羊价也大幅下跌,以岢岚县为例,往年整羊一斤能卖到17元,今年跌到了5元左右。但因为养殖周期较长,养殖户不可能短时期把存栏的羊全部出手,所以,每只羊每天4元的成本费,就给养殖户带来很大压力,一只羊一年就得“吃掉”1400多元。王玉花说:“今年辛苦一年可能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扫了一眼门口的乡亲,王玉花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刘队长,其实俺想养驴。”见大家在听,她挺了挺腰说:“以前俺就养过驴,驴好养好喂,价格也好,三年能下两个崽子,还不耽误下地干活。”
对于王玉花这个要求,刘队长稍加思索,一字一顿地说:“可以,如果明年驴价好,咱们可以把羊换成驴。”屋里一下热闹起来,刘队长转身对沈有堂说:“挨家挨户征求下大伙意见,如果真想养驴,咱们就根据实际来办。”一旁的王玉花抿着嘴高兴地笑了。
刘建华告诉记者,“精准”是扶贫攻坚最好的武器,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从村民的实际需要出发,把一个个像王玉花这样幸福而简单的愿望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目标才会最终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