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0岁太马”一起奔跑 一起成长 一起进步
今年是“太马”的第十年,9月8日,来自世界各地的3.3万余名跑友相聚并州。身着各色比赛服的参赛选手们就像一个个灵动的音符跳跃在汾河两岸的赛道上,他们迸发出的自信、激情、活力,悦动一座城。
3岁的郄嘉宋头戴橙色头盔、身穿黄色T恤,一辆迷你自行车被他骑出虎虎生风、风驰电掣的味道,爸爸妈妈一路小跑跟在身后,热情地分享他们参加本届亲子马拉松赛的感受:“我们一家人齐齐整整地参赛,想和10岁的‘太马’一起奔跑,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升级赛事服务质量 让参赛者有更好体验
今年“太马”的一大亮点是分枪出发。9月8日早7时30分,2019太原国际马拉松赛打响了开跑的第一枪,本届赛事的精英马拉松选手和马拉松爱好者从起点准时出发了。大约20分钟之后,起跑发令枪再次响起来后,半程马拉松、迷你马拉松和亲子马拉松的参赛者们也陆续开跑了。
为了给职业选手和业余跑者带来更好的参赛体验,第十届“太马”比赛不仅采用了分枪出发的做法,比赛时间也由去年的8时提前到了今年的7时30分,这样可以让选手们在更适宜的温度下比赛。
“本来还担心今天的气温有点高,跑马拉松会比较辛苦,但比赛时间提前、分枪跑等做法,打消了我的担心。”今年是62岁的大同选手邢和平参加“太马”的第七个年头,“我2013年第一次参加‘太马’。每一年,‘太马’都有一些新变化。或是赛事保障和服务方面,或是赛道方面,亦或是观众的观看热情等等。品质一直在升级,也吸引了许多跑友的持续关注。”
在正式迈入象征中国马拉松赛事最高等级的“双金俱乐部”之后,“太马”组委会更是从各个方面来提升赛事服务质量,给予跑者更好的参赛体验。
8时32分许,当最后一组参加迷你马拉松的选手们跑离D号检录处时,只见一组身着绿衣的环卫工人走上赛道,他们个个眼疾手快地对准一处处垃圾,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进簸箕。“这个操作厉害了,垃圾瞬间无影无踪。”热情的观赛群众拿出手机纷纷给环卫工人拍照并连连发出赞许声。
请放心 我们就在这里
为了确保本届赛事的顺利进行,今年“太马”共邀请了400名裁判员执法,还有4000名志愿者为赛事提供服务。“凌晨三点半,我和同学就从学校出发,四点半,我们已经抵达这里。”持着“有问题请问我”牌子的太原理工大学学生郝卓一在人群中很显眼,她是问询组的一名志愿者,“在‘太马’10岁这一年,做一名志愿者,帮助别人,在奉献中绽放青春,感觉挺好。”
虽然参赛人数众多,但在厕所门前大排长龙的情况,今年看不到了。赛事的组织保障水平正变得越来越好。58岁的王龙是太原急救中心小店站的站长,今年是他第三次在长风商务区承担医疗保障任务。早晨6时30分,王龙和他的医疗救护团队已经在指定地点集结待命。在救护车上,各种应急医疗设备一应俱全,仅担架就配备了四种不同的类型。“‘太马’已经成为一张新的城市名片,每个人都会为这张名片贡献力量。我们团队要做的,就是让选手们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必要救治,确保安全。”王龙期盼着每名参赛者都能顺利到达终点,“但如果发生状况,请放心,我们就在这里。”
我与“太马”的缘分还会继续下去
8时20分许,站在赛道一边的中北大学大三学生李毅朝赛道上跑半程马拉松赛的同学热情地打了个招呼,“特别想有一次跑‘太马’的经历,很遗憾我和另一名同学在报名时没有中签。明年,我们一定会继续报名的。”
23岁的小伙子马锦辉率先跑过了迷你马拉松的终点。谈及参赛感受,小伙子就说了一个字:“爽”!约4.2公里的迷你马拉松赛程,竞争也是很激烈。“我是在最后冲刺阶段才取得领先,并成为了第一个冲线的选手。”在半马项目中没有中签,马锦辉依然从迷你马拉松比赛中找到了快乐。
“虽然不是第一个跑过终点的,但我也很开心。”冯剑在迷你马拉松赛中屈居第二名。他坚持天天跑步有两年的时间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冯剑想着在今后的教学中,也把运动快乐的理念传递给更多学生。一场“太马”,让很多人成为新的朋友。“在运动中得到快乐,收获健康,这是我们共同的感受。”
“太马”十年,得到一大批忠实拥趸。在亲子马拉松赛的检录处,66岁的李京梅和老伴儿带着孙女第十次来到了这里。“每次参加比赛,都有不同的感受,人们的参与热情一年比一年高。”李京梅说,每年都能参加对他们一家来说确实是一份难得的幸运。
看着城市一天天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能够亲身参与到“中国马拉松金牌赛事”、“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的“太马”中来,让每一位跑者都感到自豪与骄傲。“今年是‘太马’十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种感情越发强烈,祝福太原,祝福祖国。”李京梅情真意切地说,“我与‘太马’的缘分还会继续,只要身体允许,我想年年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