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平神农炎帝文化学术研讨会今在北京召开
2016年1月23日,山西高平神农炎帝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围绕“传承神农炎帝文化、增进中华民族认同”的主题,通过对高平炎帝文化的丰富内涵、独特优势和深厚的神农炎帝文化资源加以研讨论证,大力弘扬和传承炎帝精神。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表示希望通过台湾同胞的深度参与,切实增进海峡两岸、全球华人的文化认同,进一步激发和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出席研讨会并讲话,来自北京、天津、浙江、河南、河北、福建、台湾、香港等地和山西的专家学者共30余人参加研讨会。
据了解,山西高平分布的炎帝古庙、碑记、石刻,无论是数量规格还是密集程度,内容最为丰富完整、影响最为厚重深远,在全国首屈一指、实属罕见。从遗址遗迹来看,历史遗存相对完整,山西上党地区现存有关炎帝的庙宇共有53座,其中在高平有炎帝行宫、炎帝寝宫、炎帝中庙、羊头山炎帝高庙等庙宇院落35座。2015年11月,在羊头山神农城遗址出土过程中,发现了大量人类早期活动的陶片和古步道、石墙、瓦砾,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专家考证,为仰韶时期文化遗址,迄今有5000-6000年的历史,充分说明当时在羊头山出现了频繁的人类活动和以农业为主的生业模式。
山西高平作为炎帝活动的主要区域,历朝历代的有关史书记载炎帝活动的文字十分丰富,并且境内有关记载炎帝活动的石碑石刻数量众多、分布极广,时间跨度久远,现保存有关记载炎帝活动的石碑110余通,上起魏晋,下至清末民初,纵跨一千五百余年。炎帝祭祀活动在高平民间相传久远,据《元史﹒成宗本纪》、《元史﹒祭祀志》记载,“元成宗大德九年亦尝遣祭,禁樵采”,说明在元代皇朝曾经派官员到炎帝陵祭祀。另外,在高平流传着很多炎帝的神话传说和民间习俗,渗透到了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据统计,台湾神农炎帝信众约为500万左右,将神农炎帝作为主神奉祀的庙宇多达254座,配祀则达到500座之余,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始祖炎帝文化之根已经深深厚植于台湾。2012年以来,以台湾神农大帝协进会为代表的神农炎帝民间协会多次到高平寻访、交流、研究、探讨和祭祀,在高平炎帝陵修复保护工程建设过程中,许多台湾信众捐资捐物,积极参与和支持了工程建设。2013年和2014年,台湾炎帝神农文史学会等台湾神农炎帝协会组织150多位台湾著名专家学者、台商和信众到高平参观访问。2015年8月,台湾20余家神农大帝宗庙代表再次到高平进行祭祀和文化交流。
据悉,2016年5月14日,山西高平还将举办海峡两岸炎帝农耕文化节,山西省已将该项活动纳入“华夏之根·文明之旅”山西(古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活动将对推动两岸炎帝文化交流、弘扬和传承炎帝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记者岳旭辉贺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