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金控整合十多家机构 打造全省首家全牌照金融集团
在酝酿近一年之后,12月16日, 山西 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西金控”)在太原挂牌,自此,山西第一家全牌照的大型地方金融控股集团正式开始筹备。由于牵涉到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股权、产权、资产管理、再担保、互联网金融等众多的地方金融资源及相关行政部门,此次全牌照、跨部门的整合,亦成为多方关注的大事件。12月18日,山西金控组织了小规模的媒体通气会,在通气会上,集团负责人孙海潮对筹建中的山西金控进行了详细解读。
A 旗下汇集银行证券投资担保等金融资源
今年5月29日,在全省金融振兴推进大会上,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提出“加快打造地方金融控股集团”,这也是官方首度公开对山西金控提出明确的阐释。
孙海潮介绍,其实早在2014年年底,山西已开始酝酿成立山西金控,在全省金融振兴推进大会之后,山西金控的推进速度明显加快。由于此次新机构的成立涉及不同系统、不同行业、多个机构的金融资源整合,筹组成员的分量及省政府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据了解,即将成立的山西金控,由山西省政府授权、省财政厅履行出资人职责,主要通过对省财政厅出资的国有金融和类金融企业进行股权划转、调整与新设,公司性质为国有独资公司,控参股公司将包括山西国信、晋商银行、山西投资、山西证券、山西信托、山西担保、中煤保险、山西金融租赁、山西省产权交易中心、山西股权交易中心、晋金所以及正在设立当中的华融晋商资产管理公司共12家机构,下一步,还将积极推动牵头设立山西寿险法人机构。
在这个新的金融平台上,最引人瞩目的当数山西国信投资集团。此前,这家大型地方性金融集团的定位为“山西省唯一的地方金融控股集团”,而其旗下本就涵盖了证券、信托、银行、基金、期货、担保、产权交易、股权交易等多个金融牌照,是山西证券、山西信托、山西信用担保、山西省产权交易中心、山西股权交易中心等金融机构的母公司,同时,旗下公司也控股或参股了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大华期货有限公司、中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等金融机构。另外,这家大型集团也对山西国贸、山西光信地产、山西国信文化旅游、山西博爱医院、山西国信凯尔生物等实业拥有控股权。
不过,正如王儒林此前在金融振兴大会中的介绍,“国信集团的既有金融牌照最全,旗下控股和参股的机构门类齐全,管理的资产3253亿元,但也是处于发展初期的金融控股集团,集团自身规模偏小,资产只有415亿元,作为金融控股集团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充分。”
而新的山西金控意在弥补上述不足。“新成立的山西金控虽是以山西国信为基础,但总体规模会扩大很多。”孙海潮介绍。来自于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注册信息显示,整个山西金控的注册资本金大约为106.47亿元。按照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在山西金控挂牌时的讲话,“推进股权多元化,积极推动旗下金融和类金融机构,面向国际国内引入优质战略合作伙伴。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求所有,但求所在。”
就在12月16日午间,上市公司山西证券已经发布 公告 称,根据筹组方案,山西国信持有的山西证券全部股权将通过直接协议方式无偿划转至山西金控直接持股。股权变更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将由山西国信变更为山西金控。
B 公司未来将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
“成立山西金控,是山西对全省金融产业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布局,是山西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是整合山西金融资源、健全地方金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释放山西金融持牌企业发展活力的重大突破,是着力打造山西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全牌照’大型地方金融控股集团。”孙海潮解释,这家大型的金融集团,定位于山西国有金融资本投资平台,是省政府在金融领域的资本投资管理公司,日后将以优化配置金融资源、健全完善地方金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激发释放地方金融企业发展活力、促进地方金融企业协同发展为目的,通过开展投资控股、产业培育、资本整合,推动金融产业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通过股权运作、价值管理、有序进退,实现保值增值,推进金融资本合理流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公司打造成为“有影响力、有竞争力、有管控力、有服务力”的金融投资控股集团公司。
据悉,由于聚集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股权、资产、产权、再担保、互联网金融等各个门类要素,与全国同类金控集团相比,山西金控将是一个功能齐全、工具丰富、平台完善、起点较高的综合金控控股公司。“日后的运作模式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借鉴汇金公司的模式。”孙海潮介绍,由于此次山西金控的成立,是山西省财政厅代表山西省政府履行国有金融资产出资人出资,因此,公司成立后,可能会履行一部分此前财政厅作为出资人的职责,依据授权,依法自主开展国有金融资本投资运作,对全资子公司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对其它控参股公司依法履行股东职责,实现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不参与、不干涉控参股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工作,充分激发释放控参股公司的发展活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而对于公司成立之初即带有的浓厚“行政色彩”的质疑,孙海潮则一再强调公司未来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及对行政化色彩的淡化,“山西金控成立以后,省政府原则上主要通过增加山西金控的注册资本,由其代表省政府出资或通过资本运作方式投资设立新的金融类企业。根据相关规定,省政府授权省财政厅对山西金控履行国有金融资产监督管理和出资人职责,但不参与、不干涉山西金控及其控股及参股公司的日常运营管理。在集团成立之初,对旗下机构就必须按照市场化规则进行约束,通过股东会、董事会依法行使权力。”在吸引人才的规划中,孙海潮同样表示将按照“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考核约束机制、薪酬分配机制等体制机制,以聚拢金融人才。
据了解,目前,山西金控的注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预计明年4月份到5月份可以完成。与此同时,华融晋商资产管理公司及即将成立的地方寿险机构筹建工作也在推进中。
○对话
产融结合助力我省经济转型发展
山西晚报:目前经济形势较为严峻,山西经济发展仍处于困难时期,山西金控将如何打好“组合拳”,统筹金融资源,兼顾实业发展,支持实体经济?
孙海潮:与省内的全国性金融机构和 北京 、上海、深圳等地方金融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山西的地方金融机构在发展规模、经营理念、体制机制、资源配置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与目前山西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能匹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发挥得远远不够。山西金控成立后,将推进控参股公司以其主营业务为主,专业化发展;适应大金融、大资管、客户综合服务的市场需求,引导提升控参股公司的创新能力,支持鼓励控参股公司在监管许可范围内加强创新,适当交叉业务,促进竞争,做大做强,成为综合金融服务商,紧紧依托山西,用心经营山西,全力服务山西,打好发展基础,用足山西机会,发挥地方金融企业的综合服务优势。
山西金控将积极应对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紧扣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特别是对于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民营 经济、推动支柱产业转型、培育新兴阶梯产业等重点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平台内外部资源整合优势,发挥金融控股集团在统筹、协同各类金融资源和要素交易方面的优势,通过统筹银行贷款、信托计划、资管计划、保险产品,以及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私募股权基金、互联网金融产品等多种形式,多方募集社会资金,投入支持实体经济,有效促进我省经济转型创新发展。
山西金控还将坚持“金融统领,产融结合”的发展思路,紧紧抓住金融主业,进一步完善和发挥我省现有金融牌照的优势,加快金融和类金融业务的战略布局。同时,坚持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以金融视野和资本化运作手段,支持战略新兴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养老产业等主导支柱和新型产业的发展,为山西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最大助力,为山西“六大发展”提供最好服务。
另外,山西金控将站在全球角度,以国际眼光聚焦专业化发展,在理念、机制、方法和人才方面向国际看齐,力争在公司优势领域领先全国甚至走出国门,在金融发达地区拓展视野,促进地方金融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并坚持开放共享,积极推动旗下金融和类金融机构引入优质战略合作伙伴。
山西晚报:作为一个整合了众多地方金融资源的大型平台,山西金控如何考量未来的风险?
孙海潮:风险是我们考虑的重要问题。山西金控将坚持“系统防控,安全发展”的风控体系。建立系统化的风险防范与监督控制体系,建立监事会、审计稽核、合规风控、纪检监察“四位一体”的内部监督体系,建立立体式防控体系,提升整体风险控制能力,有效防范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山西晚报:山西金控的成立是否涉及债务处置、人员安置等问题,如何妥善处理可能有关的利益调整问题?
孙海潮:山西金控的成立,主要通过国有产权整体划转的方式组建。各划转企业原有的经营管理体制、机构、业务、人员维持不变,暂不做调整。山西金控将依法处置筹组期间涉及的股权划转、债务处置、人员安置等问题,确保挂牌以后各公司持续经营、稳健发展。
山西晚报:作为承担使命而生的大型金融投资控股集团,山西金控及其控参股公司未来发展目标如何,是否有对接资本市场的计划?
孙海潮:当前,资本市场和互联网金融不断创新,为山西金控发展创造了最佳机遇。因此,山西金控以此为契机,加快旗下经营性公司上市、挂牌步伐,用足用好各类金融工具。
与此同时,山西金控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山西金融振兴及金融改革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按照市场经济理念,推进体制改革,加快产权多元化,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加快经营性公司的股份制改造,推动经营性公司改组上市,让市场与投资者检验改革发展的成果,有效提高同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