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省山西脱贫告别“一煤独大” 多种产业出击
从2016年开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作为中国脱贫攻坚重点省份之一,煤省山西告别“一煤独大”,重点打造农业、旅游业、光伏产业等多种非煤产业以帮助贫困人口脱贫。
据公开资料介绍,山西省近一半县是贫困县,贫困地区多数分布在沟壑纵横、自然条件恶劣的太行山和吕梁山两大连片特困地区。2016年,山西省制定了“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全面实施精准扶贫8大工程20个专项行动,加大特色产业扶贫力度,提前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实现了1900个贫困村有序退出。
9日,记者梳理发现,山西各地市的脱贫产业种类繁多,以农业、旅游业、光伏产业非煤产业为主。
吕梁市是山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的市,是山西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吕梁市方山县赤坚岭村有4700亩耕地,大部分斜挂在山坡上。村里347户104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45户105人。
该县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赤坚岭村海拔高、光照充足的优势,将光伏发电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措施。目前,已建成100千瓦光伏发电站,已正式并网发电。同时,正在规划建设200千瓦农光互补式光伏项目。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收入45万元左右,其中60%的收入直接用于贫困户补助,贫困人口人均543元。
山西多山区,海拔高,在这些地区部署光伏工程,得天独厚。忻州市偏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017年1月17日,偏关县大石洼村、贺家山村两个分别投资约320万元、装机容量为400KW的村级光伏脱贫联合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涉及8个村,可让386户贫困户年人均增收约793元。至2019年,偏关县要建设集中地面式光伏电站591兆瓦,分布式村级光伏电站9兆瓦,确保所产生的收益能够满足县内已建档立卡的91个贫困村、9482户贫困户24602个贫困人口年增收不低于每人3026元。
因地制宜,利用各地优势,种植水果、蔬菜、有机粮食也成为山西省各地市脱贫的常用举措。
山西省临汾市吉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该县11万人,9.4万农业人口,贫困人口2.1万。该县苹果声名远扬。吉县车城乡桑村有864口人,主要靠种植苹果为生。
之前,该村苹果质量差,一斤只能卖几毛钱,农民收入低。为帮助该村村民脱贫,吉县果业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多次为该村村民进行专业指导。进行减密间伐后,该村果树采光改善,苹果质量上升,价格随之上升,村民的口袋也鼓起来了。
山西南部的吉县有苹果,北部的大同县则有黄花。黄花是大同市大同县的招牌产业。该县与大同市经济建设投资公司合作成立了宜民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吸收贫困户发展黄花产业。目前,该公司已流转土地1.3万亩,2016年秋天种植黄花7800亩,涉及到贫困户1645户4316人。
俗话说,“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山西历史悠久,拥有灿烂的文化,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发展旅游成为山西省各地市消灭贫困的一种重要举措。2016年,山西省共有下石家庄村、下石村等791个村被列入中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地处太行山脉南段西半侧,是典型的干石山区和革命老区。全境地形崎岖,山高谷深,土壤瘠薄,干旱缺水,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种田,人类活动干涉少,拥有美丽的山水风光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是旅游理想之地。
该县有80个村庄被列为中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平顺县用数年时间成功打造岳家寨、苇水、枣林为代表的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旅游产业带动了该县3000余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2000元。该县东寺头乡神龙湾村经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遴选,入选了2015年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
进入2017年,脱贫仍旧是山西最重要的发展主题之一。2017年1月,山西省省长楼阳生在太原开幕的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说,2017年山西省要深入实施特色农业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和电商扶贫,确保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66万人,完成14个贫困县摘帽,2270个贫困村有序退出,完成12万贫困人口易地搬迁和3万人同步搬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