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GEF火电效率项目圆满完成取得显著成效

11.11.2014  10:12

中国GEF火电效率赠款项目是通过建立关停低效燃煤小火电机制、改造发电机组、引入节能调度机制等措施,提高火力发电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项目。山西省GEF火电效率项目于2009年9月正式生效,项目执行期为五年,建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1、山西省二氧化硫排放指标交易平台建设;2、电厂效率提高示范工程;3、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持;4、项目管理。项目总投资2246.13万美元,其中GEF赠款641.71万美元,国内配套资金1604.42万美元。

该项目于2014年6月30日正式关闭,于2014年10月31日完成清算,日前,我省已将该账户中剩余的赠款34020.08美元返回世行账户。

通过实施该项目我省取得了显著成绩,达到了预期目的。主要如下:

一、建立了透明、高效的减排交易平台。

2011年10月21日,山西省排污权交易中心揭牌仪式在太原举行,标志着山西省的排污权交易工作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目前,山西省排污权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均已到位工作,排污权交易电子竞价、交易在线管理、综合运行管理平台已进入运行,通过数字化模式对排污权交易实施科学、现代化的精细管理。

依托清华大学及山西省环境规划院等技术支持单位,开展了山西省排污权交易项目基础研究,先后出台《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的指导意见》、《山西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实施细则(试行)》、《山西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资金收支管理暂行办法》、《山西省排污权交易电子竞价规则(试行)》、《山西省排污权抵押贷款暂行规定》、《关于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基准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构成了全省推行排污权交易政策体系,使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有章可循。

二、形成了完备的监控体系。

对全省989家重点排污企业、1375个废气排放口、849个废水排放口、1361台环保治理设施进行了实时监控。全省12个环境监控中心(1个省级监控中心,11个市级监控中心)均互联互通,并与环保部监控平台稳定联网。我省被环保部批准列为国家重点污染源环保治理设施过程监控系统项目试点省,为150家排放量重点排污企业安装总量控制仪,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IC卡动态管理,为交易监管奠定了坚实的计量基础,使排污权交易工作有据可循。

三、阳光电厂能源效率大幅提高。

阳光电厂技改成功实施了4个节能项目,改善了生产工艺,解决了生产中的问题,降低了厂用电率和发电单位煤耗,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根据第三方测试结果表明,发电煤耗大幅降低,在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设备维护量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收益。

四、武乡和信电厂能源效率大幅提高。

武乡和信电厂通过安装尖峰凝汽器,发电标煤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远低于国内平均发电煤耗。根据发电数据,改造后项目的节能量为17000吨标准煤,效果非常显著。

五、国电太一电厂能源效率大幅提高。

国电太一对机组进行余热回收,改造后排放的烟气平均温度和发电煤耗大幅降低,全年减少标煤4000吨左右,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