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高歌猛进

23.07.2014  12:28

小小辣椒让忻州市忻府区高城村年人均增收8000元,仅蔬菜产业一项为新绛县农民收入贡献六成以上,这就是农产品集聚带来的好处。近年来,我省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主攻方向,集中各项政策和要素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出一大批专业村、基地县,特色现代农业初见成效。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为改变山西“小而弱”的传统农业形态,省委、省政府近年来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核心,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十二五”期间,仅省级财政就要投入15亿元支持“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着力建设1万个专业村和60个基地县。目前,全省已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8000个,其中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40%以上的村超过5000个,占农民人均收入70%以上的村超过1000个。“一县一业”基地县则已建设60个,涉及国土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惠及全省近一半人口。

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有效提高了农产品集聚度,使全省涌现出了一大批集中连片的产业区、产业带。除建设专业村和基地县外,我省还建设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193个。新建各类养殖园区555个,新增设施蔬菜28万亩,改造老果园和发展新果园35万亩,新发展道地中药材47万亩,七大产业振兴工程成效显著。

专业村、基地县提高了农产品的集聚度,使产品基地不断壮大,推动了工商资本与特色农业的两大优势结合。近年来,不仅本省煤焦领域资本大量向农业产业流动,而且还迎来新西兰恒天然、中粮集团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去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提前实现翻番。资本注入、大企业带动,农民“提篮小卖”的传统模式逐步退出,订单式生产成为他们的首选,而且还培育起农博会等销售新平台,出现了网络销售等新业态。

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推动了土地等要素的聚集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壮大。目前,全省土地流转面积约70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一成多。全省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发展到5823个。新认定家庭农场8300多个。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数量7万多家,位居全国前列。农业经营趋于专业,农业产业日益规模化,培育出大量新型职业农民,同时也为农民外出务工创造了条件。据统计,我省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多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0多万人。

调查显示,越是产品聚集度和产业化水平高的地区,农民收入增幅越是明显。全省“一村一品”主导产业从业农民200多万人,他们的收入普遍高于当地平均水平。一些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远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如阳高县大嘴窑村以杏为主导产业,仅此一项年人均收入达1.5万元。运城市600多个专业村的支柱产业为农民年人均增收4000多元,占人均纯收入的67%;该市有7个基地县,主导产业为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五成以上。

项目亮点

运城市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

示范区重点实施138个项目,总投资83亿多元。从2009年开始,利用7年时间建设盐湖、永济、临猗、夏县、闻喜、稷山、新绛7个示范区,重点发展7万亩粮食高产田、5万亩苹果、5万亩棉花、3万亩设施蔬菜、1万亩芦笋和规模养殖80万头猪、10万头肉牛、1万头奶牛、600万只蛋鸡、4500万只肉鸡等29个种植、养殖核心园区。目前,项目核心区建设已经完成。

朔州现代奶牛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项目:

项目位于山阴县,总投资12亿元,2012年8月开工。项目包括3000亩无公害优质牧草种植基地、万头现代化奶牛养殖园、生物活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利用等多项工程,建成后可年产30万吨乳制品。

洪洞天泽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

项目总投资达30亿元人民币,总面积达12490亩。项目将建设千亩苹果无病毒苗木繁殖基地、300亩反季节设施区和千亩节水莲菜基地、都市休闲农业园等。示范园建成达效后每年可实现利税2.3亿元,可新增就业岗位3300余个,该园区涉及的6个村的劳动力可全部消化。

大同新发地冷链物流园项目:

大同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冷链物流园是华北地区除北京外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冷链物流园,总占地面积900亩,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目前已经基本建成,具备运营条件。该项目运营后预计年交易总量约280万吨、年交易总额约60亿元,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农产品卖难、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群众评说

规模搞上去增收路子宽

孝义市东盘粮村农民范仓——

过去也种过菜,费劲不少挣钱还不多。东边三亩豆角,西边两亩茄子,三天也凑不够一车,收菜的人不愿意来。种孬了,产少了,发愁赔本;种好了,产多了,发愁价低难卖。现在村里新建了大棚园区,2000多亩连成一片,这些发愁的事都没了,有技术员服务,有固定的超市来收购,只要上心,一年收入三五万元不成问题。现在种地必须要讲专业,有规模。

阳城县孤堆底村农民合作社理事长王庆勇——

青壮年出去打工的越来越多,农村的土地不规模经营不行。孤堆底村常住人口不到100人,而且大多是老人、妇女、小孩。大片的地没人种、种不好,大好的旅游资源窝在山沟里,看着实在可惜。我敢拿出几百万元的积蓄搞合作社、搞农家乐,就是看准了农业规模化发展的趋势。现在发展是艰难点,但将来一定差不了。

长子县乔坡底村家庭农场主裴艳玲——

2010年,我们打工返乡,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了村里180亩地,签订了14年的使用期限,一年收入20万元左右。地里的活儿主要是家里人干,农忙的时候才雇些短工。去年才知道,我们这种叫家庭农场,还可以享受政府补贴。每亩地的收入,我们没有普通农户的收入多,但100多亩地算总量,要比一般农户收入高很多。

怀仁县南小寨村养羊专业户赵天梅——

我们村是全省有名的养羊专业村,几乎家家户户发“”财。养羊是我们这里的传统,过去跌跌撞撞搞了几十年,成效都不大。前几年,政府补贴搞起规模健康养殖,我们养羊都进了园区,上了规模,这才收入可观起来。因为我们养羊专业,所以客商都自己找上门来。现在村里一年收入几十万元的养羊户有很多,“一村一品”确实是条好路子。(记者 段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