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水勘院“水勘学堂”开讲
近日,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以下简称水勘院)精心打造的文化品牌——“水勘学堂”正式开讲。今年以来,水勘院以“提高中层干部执行力、提升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提升一线机班长管理与操作能力”为目标,精心制订职工培训计划,大力推进职工再教育。
在“水勘学堂”上,水勘院院长李新民、党委书记郝风海分别以“领导方法与艺术”和“让责任成为习惯”为题,通过凝练朴实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水勘院的各项改革制度已相继出台,全院上下逐步建立起一套比较规范的管理制度。“但现实情况是,我们的制度变革了,中层管理人员的认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并没有随着管理制度的提高而同步提升,这就需要搭建一个平台。而‘水勘学堂’便是这样的一个有效载体和纽带。”这成了水勘院开设“水勘学堂”的初衷。
“每次学堂开课,我都会准时过来。通过这个平台,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能够更好地为水勘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另外,学堂还发放教材,对提高领导干部的管理艺术及管理水平有很大帮助。”水勘院的一位中层干部告诉笔者。
水勘院是一个集科研、设计、施工和提交报告为一体的综合性勘探单位,其专业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市场占有率的高低和单位的长远发展。“水勘学堂”在筹划之初就注重强化对专业技术队伍的多种教育培训形式:积极参加省市安排的对口专业培训;根据专业所需,积极收集相关培训信息,主动前去培训;联系科研院所或相关院校专业教师前来进行针对性讲学;采用征订科技刊物、定期开展学术座谈交流会等方式,形成不断学习、刻苦钻研的良好氛围。同时,水勘院还开展了以技术专家(副高以上)和业务能手(技师以上)为主的“以师带徒”活动,在每年的预算分配中设立一项技术进步奖励基金,专门用于各部门相关技术专业的开发奖励。
(机)班长队伍战斗在最艰苦的地方,是水勘院的排头兵。对于(机)班长的培训,“水勘学堂”设置得相对灵活:将大部分培训主动安排到一线野外进行,以确保生产的连续性,做到学习、生产两不误;充分利用冬休放假期间,在机关进行集中技能培训;通过到外界参加一些钻探工艺培训班等手段,最大程度地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培训,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逐步形成了人人刻苦钻研、技术日新月异的氛围。同时,水勘院还强调,为提高钻机职工的整体技能水平,(机)班长负有带动提升普通钻工技能的责任,建立师徒关系,制订培养计划,并进行监督考核。机长负责培养班长,班长负责培养技能熟练的钻工。为鼓励大家从实践中探索并改进生产工艺,该院还特别设立了创新进步奖。此外,生产奖罚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该院根据钻机一线生产实际情况,由院生产科会同各实体技术人员在各钻机施工项目结束后进行评分,高于基准分的按照高出程度进行奖励,低于基准分的按照相应程度进行处罚。
凭借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水勘院“水勘学堂”将为全院的转型发展注入更强劲的文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