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报》:太原“禁炮令”频频升级背后
太原“禁炮令”频频升级背后
阅读提示
在浓霾时常袭扰城市、市民渴盼蓝天白云的新形势下,新人结婚、店铺开张等喜庆之事逐渐告别爆竹声声——
早在1994年,太原市便出台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相关规定,然而20多年来,虽经几次修改,该地方性法规却遭遇传统习俗的尴尬,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现象愈演愈烈,其中当属结婚放炮尤其是午夜婚炮最难监管。尽管公安部门也曾采取措施,严查此类行为,但终难以根除。今年8月,太原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禁炮规定,最近几个月来太原“禁炮令”频频升级。那么,太原市为何再次修改禁炮规定,“禁炮令”实施效果如何,各方对“禁炮令”持何种态度?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从经济处罚上升到行政拘留
太原“禁炮令”近来频频升级
12月4日中午12时许,为庆祝饭店开业,太原晋阳街一家羊汤馆在闹市区燃放烟花爆竹,被辖区派出所民警在巡逻时发现。因违反《太原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责任人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5天。
从有奖举报,到经济处罚,再到行政拘留,今年以来,太原“禁炮令”可谓步步升级:
9月30日,按照太原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太原警方连夜召开专门会议,就禁燃禁放工作进行研究部署,10月1日正式出台禁燃烟花爆竹有奖举报的举措;
11月8日,太原警方将禁燃工作纳入日常考核范畴,提出国家工作人员如若违规燃放,要将治安处罚裁决书送达单位,案件查办情况也将通报有关部门;
11月17日,太原警方再出重拳,加大对非法燃放烟花爆竹的处罚力度,对燃放烟花爆竹的,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对当事人予以行政拘留;
12月10日,太原警方决定,即日起把“城中村”列为“禁炮”新战场,以辖区居民小区、酒店饭店为重点,以拱门为标志,对举办婚丧嫁娶和庆典庆祝活动者展开全面排查,严查非法燃放行为。
那么,一系列禁炮举措效果如何呢?从周边日渐稀少的爆竹声中,市民已经能明显感受到禁炮带来的变化。记者连续数日在太原街头观察,并没有发现结婚放炮的现象。不过,偶尔在午夜能听到零星的爆竹声。
11月22日,位于省城双塔北路的一家主题婚礼酒店,门前布设着拱门,有市民在此举办婚宴,但并未见有人燃放烟花爆竹,只有锣鼓队鼓乐助阵。
酒店负责人张淋杰告诉记者,酒店从去年9月开业至今,从未主动或应客户要求燃放过烟花爆竹。由于在人口密集的闹市区燃放烟花爆竹,除噪音扰民、污染环境,还会有较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公司严格按照政府相关规定,所有分店一律不准燃放烟花爆竹。当然,也有顾客曾提出燃放要求,被我们坚决拒绝。
康秀华经营着一家婚庆鲜花店,她告诉记者,现在结婚放炮的市民已经很少了,再加上多数酒店也不允许燃放,店里并没有代购代燃烟花爆竹的项目。康秀华说,太原最近出台了不少禁炮措施,对午夜婚炮加大了监管处罚力度,相信婚炮扰民的现象会越来越少。
禁燃烟花爆竹已成为社会共识
仍有市民对婚炮禁放不能理解
在一家网站论坛上,记者看到有市民在某年春节期间发出如此帖子:“中国人发明鞭炮,其初衷本就是为了驱邪祈福。但现在环境已经很不好了,再这样折腾,真是担忧啊。随着夜色降临,这砰砰的炮声就没听见停止过,真是不由在想这得给环境增加多少压力啊,我为环境感到压力山大啊……”
今年年初春节、元宵节期间,太原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对环境带来的变化市民有目共睹。新华网当时刊发的一张图表显示,在华北很多城市长时间笼罩在雾霾中时,“禁炮令”下的太原春节,光线朗澈了不少,并用数据说话,表明炮屑少了、空气好了、火灾降了、伤者减了。
今年8月,太原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太原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将太原市城六区从大部分区域禁止放炮升级为全面禁止放炮。
太原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孟小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太原市委、市政府多年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效果显著。在此背景下,倡导安全环保的生活方式,禁燃禁放烟花爆竹已成为社会共识。这次太原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形势变化,对之前禁炮规定主要作了两个方面的修改。
首先是禁炮的区域范围扩大。随着城市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环境治理的面积相应增加,对环境监控的要求提高,禁燃区域需要适当扩大。加之太原市人口密集,文化景点相对集中,这也要求太原市扩大禁燃范围。其次,执法更加严格、力度加大。其中,规定提出对恶意燃放烟花爆竹的可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作出处罚。另外,还加大了对制售烟花爆竹的全方位监管,可以说规定更加细致,可操作性更强。
禁炮虽已成为社会共识,但仍有市民对婚炮禁放不能理解。12月6日,在太原市五龙口街,退休市民原师傅正和老战友高师傅坐在一起聊天。提起太原近来推出的禁炮措施,两人意见不一。
高师傅认为,燃放烟花爆竹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每年因放炮造成的人员伤害不少。他对太原全面禁炮举双手赞成。原师傅则不以为然。他认为,结婚放炮是传统习俗,图的是营造一种喜庆气氛,不应一味禁止。应该限制燃放的地点、数量,不能大鸣大放、攀比摆阔,另外应该从源头上提高烟花爆竹的质量和环保工艺水平。
尽管两人对全面禁炮意见不一,但对于午夜禁炮却有共识。他们均表示,午夜放炮是一种陋习,应该坚决去除。每逢婚嫁吉日,就愁睡不好。不仅老年人睡眠受影响,小孩更是会受到惊吓。放炮还让周围汽车齐鸣,噪音扰民现象十分严重。
维护公共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职责
市民应增强守法观念和意识
对于明年即将举办婚礼的太原市民王丽敏来说,“禁炮令”让她心情忐忑。王丽敏告诉记者,结婚放炮是多少年沿袭下来的习俗,用炮竹来驱邪祈福,图的是一种喜庆气氛,如若没有了爆竹声声,婚礼会索然无味,传统习俗也会丢失。她表示,结婚乃人生大事,燃放爆竹图万事吉利,对环境的污染有限,即便是接受罚款也会考虑燃放。
市民原师傅则对执法部门能否严格公正透明执法、能否常抓不懈表示怀疑。
对此,孟小勇认为,传统的东西不一定都是精华,很多习俗其实是陋俗,没必要坚持,需要坚决摒弃。维护公共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职责。近年来,太原市的人口密度在大幅提高,根据国情、省情、市情,以及市民对美好宜居环境的需求来考虑,都不能再以个人好恶去影响社会大局。今年,太原市委、市政府更是明确提出,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积极推动“五城联创”,大力提高城市文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燃放烟花爆竹,从城市文明建设、法制角度来讲都不再合乎时宜。
对于会不会是运动式执法,孟小勇认为,任何一项法规,在执法过程中都会因时事变化而发生矛盾转化,执法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藉此提高人们遵法守法的法律意识。
徒法不足以自行。太原市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委员邢德谦向记者表示,《太原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立法目的非常明确,城六区范围内均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但是法律本身不能自己得到落实,需要执法部门严格执法,更需要公众的守法意识和社会整体法制环境的提升。
他还提醒市民,禁炮是一种法律禁止性规定,违法燃放就要被处罚,承担法律责任。广大市民切不可有认识误区,不要认为交了罚款就可以燃放,应当不断增强守法观念和意识。 本报记者 刘瑞强
注:此文刊登于12月23日《山西日报》A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