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报:主汛期 如何筑牢防汛安全堤
阅读提示
汛期,是指在一年中因季节性降雨、融冰、化雪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有规律地显著上涨时期。在这期间,或雨量大、或融水多,有可能造成水库塘坝、河道两岸、公路铁路、矿山开采、土崖之下、削坡附近、填方之上、低洼地带等区域出现水害,甚至引发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对于十年九旱的山西来说,“防汛”似乎有点遥远。但是,近年来,我省降雨量有增多的趋势,且极端天气呈现多发、频发态势,再加上1996年以来,我省尚未发生流域性洪水,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概率增大,今年的防汛形势不容乐观。
7月,我省已经进入主汛期,如何筑牢防汛安全堤?防灾,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雨带北移雨量增多极端天气多发,防洪工程有些老了有的还在建设中
6月30日至7月6日,连续7天,雨水在我省境内没有停歇过。山西省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几天,我省仍有阵雨或雷阵雨。从1月1日8时至7月6日8时186天的雨量来看,全省平均降雨量为194.3毫米,比常年同期平均值的167.9毫米高16个百分点。
随着雨带北移,我省年降雨量近年来呈现增多的趋势。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全省降水量在190毫米-380毫米之间,中南部地区偏多1成-2成,黄河流域汾河支流上游地区夏季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多1成-2成,汛期遭受超强暴雨几率较大。而且,随着降雨量增多,极端天气也呈现多发、频发的态势。统计数字显示,2011年全省日降雨超过50毫米的暴雨点次为200多次,2012年为410点次,2013年达到近600点次。
我省地形复杂,大部分地区地处山区,强降雨很容易导致灾害发生。而随着多雨气候和环境的改变,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建起来的防洪设施、城乡排涝体系,很难适应这一变化。这些工程,特别是村镇建设,主要是应对400毫米降雨量而建的,现在就会存在很多薄弱环节。比如,老旧水库数量多、超龄服役、质量和标准低;许多堤防是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加高培厚形成的,难以有效应对大洪水;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偏低导致内涝问题突出,防洪工程体系远滞后于城市化进程。
同时,2014年正逢我省防洪工程建设高峰期,黄河北干流和全省六大河流堤防建设正在进行,一批病险水库应急除险,部分小二型水库加固尚未完成……这些工程不仅无法发挥拦洪削峰功用,而且自身还面临安全度汛问题。
蓄水工程和险要位置是重点,群测群防“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7月3日,晋中祁县的丰固村突降暴雨,河流水位暴涨,村庄受到威胁。很快,防汛应急预案启动,人员疏散、洪水疏导、堤坝加固……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反应、应急处置,全部到位。
同样,在晋城泽州县的追山村,降雨量达到80毫米,强降雨天气还在持续。地质灾害三级预警,有可能发生整体滑坡,威胁着25户83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协调、监测、应急、救护、保障……群众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成功安置、转移。
这些,是为应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全省各地正在开展的防汛抢险应急演练。从户、组、村、乡、县,到水库、大坝,再到流域,巡查、监测、预警、群测群防……正在有序展开。
水库、尾矿库、淤地坝、电厂储灰库、塘坝、企业蓄水池等蓄水工程,是防汛重点。目前,我省正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库进行应急除险加固,对超龄服役、无效益的水库进行报废处理,同时还对部分水库进行更新改造。但是,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库、塘坝等设施,须空库度汛并确保泄洪设施正常运行;存在安全隐患的储灰库、尾矿库、蓄水池等,须排空库水,停产整改;下游有村庄、可能影响防洪安全的淤地坝,须开设泄洪通道。正常运行的蓄水工程,则要严格调度运行;大中型水库,要充分发挥蓄滞洪作用,最大限度减免下游洪灾损失。
河道两岸、沟道两旁、土崖之下、削坡附近、填方之上、坝库下游、采空区域、低洼地带等险要位置亦是防汛的重点。根据我省降雨和自然地理环境,吕梁山区、太岳山区的5市28县是防汛重点。其中,离石、兴县、临县、柳林、石楼、岚县、方山、中阳、交口等9县,淤地坝、地质灾害险情防范是重点;沁水、阳城、沁县、沁源、屯留、长子、武乡、襄垣、潞城、闻喜、绛县、夏县、垣曲、翼城、安泽、曲沃、洪洞、古县、浮山等19县,小水库和尾矿库的安全度汛是重点。
7月1日,我省提前进入主汛期,“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才能确保大中型水库在设防标准内不垮坝,确保全省重点城市和重要基础设施防洪安全,确保全省主要河流防洪安全。
并不是大太阳底下就不会发生洪涝灾害,筑牢防汛堤坝你掌握了多少技能
相对于大流域的灾害,小流域的灾害局部损失量会小一些。但是,发生地点数量多、总量损失大,对于个体来说也会产生致命的伤害。我省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环境较为脆弱,可能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自1996年以来,我省尚未发生流域性洪水,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概率增大。而且,我省河流多年未发生大的洪水,人们不免有一些麻痹松懈的思想,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与河争地、侵占河道、违规弃渣、非法采砂等现象。
就说入汛以来,频频光顾我省的几场强降雨。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道路积水、汽车成船、农田被漫、河水上涨……面对此情此景,大多数人只能束手无策地等待这些“不速之客”赶紧离开。作为公众,如果当天能留意一下天气预报,主动降低在强对流天气出门的几率,于己能减少不少风险;于人,至少可以为强降雨天气的道路畅通做一点贡献。
在汛期,公众除了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外,还应及时关注水利部门的预警信息,千万不要以为在大太阳底下就不会发生洪涝灾害。上游连续降雨形成的洪涝突然冲到下游,下游因为麻痹大意而未能采取措施,损失反而不小。比如,沿河、沿沟、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地处水库下游的学校,师生及家长就需要提高水患风险意识,学习、演练防灾避险自救技能。
汛期,也正是旅游旺季,而风景优美的山地往往是自然灾害较为集中的地方。泥石流就是山区沟谷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是次生灾害之一。山区野外旅行要警惕泥石流,并尽量避免强降雨时在户外,而且室外遇雷雨天气尽可能不要使用手机。
防汛的基础在基层,难点在基层,薄弱环节也在基层。尽管我省已经有1094个乡镇、17021个村、500多万人次参加了防汛大演练,并且建立了县、乡、村、组、户五级防汛责任体系,设立了115个县级山洪灾害防治预警系统,组建了11支专业抢险队和6万余人的群众抢险队员,但是,筑牢防汛大堤需要每一个人都能提高防汛意识,了解、留心和掌握更多抢险救灾技能。本报记者 王恩瑞 张晓敏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