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游品牌亟待“强”起来

02.03.2016  19:41

    山西一直以煤炭大省自居,但与有限的煤炭资源相比,文化旅游资源才是真正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富矿。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山西文化旅游资源,它就如同经过几千年文明滋养发酵的窖藏美酒,厚重绵长、历久弥香。

  多年前,余秋雨先生来山西留下了《抱愧山西》的慨叹。记得在2002年本人策划的“21世纪山西名牌发展论坛”上,著名策划人陈放先生因此大发感慨:“随便山西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找到历史上可圈可点的人物和典故,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直到今天,我认为山西文化旅游这坛陈年美酒还未真正开启。

  山西的旅游文化品牌具有历史赋予的先天优势。云冈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运城关帝庙、洪洞大槐树等等,任何一个旅游品牌都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然而曾经乌金滚滚的煤炭产业使之蒙尘,山西文化旅游产业无法冲出“煤炭思维”的怪圈,山西也错失发展非煤产业的大好机遇。可以这样概括山西旅游品牌:“虚而不强,大而不精”。究其原因,一是品牌思维认识不足,导致“避轻就重”的投资理念。二是景区规划同质化,缺乏独特的文化内容支撑。三是品牌环境差,没有形成全社会维护品牌的良好氛围。

  加快提升山西旅游品牌“颜值

  21世纪,旅游产业已经步入品牌经营时代。好品牌就是高频、爆款、高颜值、高人气的集中体现,旅游景区要实现古代与现代的融合、经典与时尚的混搭,营造出让人向往的“小城故事”,达到“一心盼着去,到了慢下来,好想留下来”的旅游目的地效果。山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必须从打造“爆款”旅游品牌做起。

  找准旅游品牌定位,突出唯一性。景区魅力何在,主打文化古迹、自然景观,还是民俗特色?必须先找准品牌定位,体现品牌的稀缺性、唯一性、主导性或专属性。从旅游景区的形象口号、宣传服务理念引导到整体文化挖掘以及产品线支撑,可以融合山西地方独特的戏曲、民歌、民俗、特产、非遗等资源进行品牌化开发,所有这些必须匹配,彰显个性,呈现一处一景一特色的旅游文化体验长廊。

  加大旅游品牌营销,体现精准性。好酒也要勤吆喝、会吆喝。广告引导消费是唯一法则。乔家大院景区的崛起与当年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有非常大的关系;皇城相府也是借了《雍正王朝》的光。

  尽管我们现在也在电视、报纸、网络、会展进行宣传,但是过于传统,缺乏差异化、精准化和立体化营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山西气候四季分明、资源丰富多样,恰恰是差异化传播的优势。

  构建旅游品牌联盟,增强互贸性。随着高铁、高速、航空枢纽的形成,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地球村已经不是概念而是事实。山西迫切需要构建海内外旅游品牌联动大循环格局,建立省内、省外、国外三环营销互贸体系:第一激活内环,培育省内消费体系。长期以来省内旅游消费并不活跃。加大区域宣传力度,巧妙策划各类主题,不断制造各种话题,通过新闻报道、互联网媒体广泛宣传。比如组织“山西人,东南西北大玩转”主题活动,设置类似“发现山西系列——你所不知道的某某地方”互动类活动等,消除省内旅游景区“灯下黑”现象,扭转人们“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的观念,激发山西广大消费者的兴趣。第二联合中环,建立外省联盟体系。凭借山西的区位优势、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从区域特色入手,根据需求互补、功能差异、产品互贸等环节设计具有特色旅游产品线路、系列特色产品或节庆活动,与国内以及各省大型的旅游机构、景区建立互联互通的大旅游循环体系,进行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合作,促进旅游淡季变旺季,解决山西旅游长期不平衡的问题,形成一个相对饱满的客源体系。(下转第二版)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