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形意拳大师董秀升、李桂昌、张福生小传

07.07.2014  12:34

  董俊,字秀升,生于清末光绪八年(1882年),山西省太谷县董村人氏。其先人曾官至侍郎。家传医道,其父董芳伦(?——1926年)行医为业,兼营古玩,喜研习武技,尝涉足京、津、奉天(辽宁)等地行医经商,后定居北京,时人称“山西董”,并传诵着“山西董”的不少轶闻趣事。秀升先师自幼学诗攻文,聪颖过人,孩提时与其弟董杰(字子英)一同随父习武练艺,灵巧泼辣,行功笃实,其父尝暗喜。二十岁文武并进,随父远涉。父殁,偕师弟石瑞亭往来于京、津、奉天之间,访友投师,行医习武。直至一九一八年返里,受聘为山西医院中医士(后任中医主任),才定居省垣(先住红市街,后迁居纯阳宫十四号至殁)。此后,又受山西民众教育馆和山西国术促进会之聘,兼任国术教师。日寇侵华后,时局动乱,生活无着,又兼染起吸食鸦片之嗜,逐于一九三九年困顿而卒。其弟董子英(1893??1974)先生则先赴五台山修行,又辗转寓居北京,在崇文门花市街接营原东家石氏之“石泰山”酒店谋生,并在花市国术社(花市街火神庙内)担任教师,与河北大兴县唐凤亭、唐凤台兄弟和山西人武佩卿等先生研习技艺,教授门徒。

  董老师研习各派武术,融会贯通,理深技精。幼时在太谷本乡从其父及拳师多人,学练当地传统拳械和形意拳,尚属启蒙。及长,外出学艺,多处投师,艺业渐臻精美,在省外尤负盛名。

  一九二五年夏,董先生撰写成《少林五行柔术谱》一书,书中自序云: “清光绪辛丑(1901年),游艺燕京,获见李志英先生,始知有五行柔术,遂从而受业焉。考其术之源,系先生之祖,得自少林妙丹禅师者。而先生三世秘密,无传他人,故今世少人知耳。究其术之原义,可与阴阳五行之造化同体。虽云柔术,而其要以气功为始终之则,神功为造诣之精,乃上乘之技击也。”我省著名书法家榆次常赞春先生和董先生门人李锦文(字立训,1891——1959)等均曾为该书作序。李序云:“清乾隆间,福建少林寺被劫,妙丹禅师出走四外募化,欲复其原状。行至直隶通州境,彼地故多拳术家,有李恩元先生者嗜技击,察知师有奇术,因而留家受业焉。学之数易寒暑,尽得其妙。师知伊功成即辞去,后寺院并未修复,亦不知其所终。先生家传三世至其孙李志英先生,字杰臣(民国十年谢世),天生体质矮瘦,京人皆称戛戛李,在天津开设镖局,山海关外颇负盛名。杰臣先生又传通县黎元和尚,刘松桥,王三,太谷董俊先生等四人。董先生字秀升,后师事耿继善先生练习形意拳,迄今已二十余年矣,深得拳中奥妙,先生兼擅医道,供职并门山西医院。”又据董先师门人李桂昌(山西省形意拳研究会副会长,市武协副主席)先生介绍,少林五行与形意拳理通法同,互为参贯,相得益彰。少林五行底功有五掌(托、推、云、撵、摩),五拳(龙、虎、豹、蛇、鹤),五功(卧牛功,麻辫功,木球功,木板功,吊袋功),四十二种基本动作(提牛势、捉牛势、望月势等),还有五趟相手法对击套路,暗含三十六点按擒拿,七十二截腿别挂,七十二分筋错骨,练时禅拳一体,内外兼修,别具风格。

  董先生学练形意拳,博采众长,精研拳理、拳法,独树一帜。离晋后,先从学于刘奇兰门人耿继善(字诚信)先生,继于一九一四年住天津“中华武士会”,求学于该会总教务李存义前辈。其间还往来于京、津和深县沧州等地,少不了向刘奇兰前辈以及张占魁、钱砚堂等先生讨教,同姜容樵等先生交游切磋,尤其受姜容樵先生褒奖。一九一八年返里,又师事于宋世荣(1849——1927)长子宋虎臣先生,亦颇受宋世荣前辈的指点,在内劲功夫方面获益非浅。一九二四年六月,年逾花甲的孙禄堂(名福全,1861——1932)先生赴晋,拜访宋世荣前辈(时宋在介休步二团任国术教师),往返途经省城均下榻董先生寓所,逗留月余,董先师又向孙先生学艺讨技,除形意拳外,还学习八卦掌、孙氏太极拳,遂成至交挚友。孙禄堂先生临行前欣然命笔,题字称董先生寓所为“养性轩”。《少林五行柔术谱》第九章讲到奇经八脉、内劲气功时写道:“近日深得斯道者,吾师爷宋约斋先生,吾师宋虎臣先生及吾友孙禄堂先生。”可见董师对孙先生技艺的敬慕与熟知。李桂昌、王辅仁等先生处均存有董先生欢迎孙禄堂先生莅晋和欢送宋虎臣先生由大同过并回太谷的合影照片多帧。此后刘奇兰之次子刘文华(字殿琛)先生受太原国民师范学校之聘,继李彬堂(李存义之子),王俊臣(曾在京击败过俄人力士)之后赴并任教。刘尽得家传,功深技精,曾先后担任清华大学国术教员,天津“中华武士会”及京师“尚武学社”总教习,来并后董先师乃执弟子礼,虚心求教,术业益精。由是观之,董先生酷嗜技艺,虚心治学,博采各家,并力戒胶柱鼓瑟,逐于一九三四年编成《岳氏意拳五行十二形法精义》上下两册,由范华印刷厂印刷,晋新书局发行,是迄今我省出版的唯一形意拳专著。

  董先师文武全才,捧观其遗留的手稿,书法挺秀,文章隽永,博学多才可见一斑。查阅昔日山西国术促进会于民国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间编印的《山西国术体育旬刊》,每见载有董先生撰文,除介绍形意拳、少林拳的拳理拳法外,还介绍公立拳、罗汉拳、十诀剑、八方刀、断门刀、五趟白猿棍、六合枪、虎头钩等套路的动作和技法。

  张占魁门人姜容樵先生,于民国十六年在上海创办尚武进德会并任会长,曾编著国术丛书多种和《当代武侠奇人传》(民国十九年出版)一部,于右任、张之江(原中央国术馆馆长)等人曾为该书题词作序。奇人传书名之上写有“最近五十年来国术掌故小说”的小字批文,姜自称属于武林人物事迹及历史沿革的写实之作,其人其事,率皆斑斑可考,翔实有据。该书由上海武学书局、世界书局发行。全书六册,前五册共四十四,第六册为《人物考证》。该书自序中说仅记真人实事。譬如韩慕侠(原名金镛)于民国七年击败俄国大力士康泰尔夺得十一杖金牌,以及王俊臣(庆丰)于民国八年在北京和孙福全(禄堂)在奉天皆击败过俄国大力士等史实均有详载,书首还刊有韩慕侠所得金牌之照片。该书从第二册开始写到董秀升,有不少篇章专写董的武林掌故,第十四回的标题就是“董秀升放言惊回座”,书中写道: “山西太谷董秀升,生得一表非凡,他父亲人称山西董,是小王五王子斌的师傅,他在家跟其父山西董练功夫,后来又拜在宋世荣门下,宋先生把形意拳的奥理一古脑儿和盘托出,全教给秀升,故董又是宋世荣第一个大弟子,也是形意拳第六代穆字辈人,在山西同辈中算得是铁中铮铮,庸中佼佼。”该书《人物考证》一册中写道:“今春(1928年,笔者注)遇同门贾慕骞于海上(即上海),出示宋世荣七十九岁遗容(宋卒于1927年9月,笔者注),白须飘胸,精神奕然,贾君为先生之高足,深得先生之三昧。宋先生有二子,长虎臣,次铁麟。先生之门人尚有董秀升,吕珏(山西清源县人一笔者注),皆有声于国术界者。”姜容樵可能觉得董先师年长,又博学多才,便写成是“宋世荣的第一个大弟子”,虽然在人物考证中作了补正,但实际董先师是宋的长子虎臣先生的执帖弟子。正如书中误写乔锦堂为车毅斋之徒一样,实际乔系车师之徒李复祯(常有师傅)之弟子。书中所说的小王五王子斌先后师事于李凤岗、“山西董”等先生,后来人称“大刀王老五”。

  董先师行功,势正招圆,劲力严谨,体用兼备,技击尤精。李桂昌老师常说,董先生之“五功”,日不间断,一丝不苟,实非常人可比。其相手击人,奥窍异常,贵用方法,不在力使。最得心应手的是蛇缠手,铁扫帚,贴门闩,上别下挂等技法,动在两手连环,意在肘膝沾裹,窍在上下左右十字找劲。先生已年逾花甲,每与壮汉相手如玩不倒翁,令人惊叹神随。其门人李立训(锦文)原为齐子仙(字振麟,师事于王福元先生)老师入室弟子,习练形意拳有年,大杆功夫尤精,人称“梗阳李”。民国十二年初见董先师时不服其技。董时年已近半百,见其秉性聪颖,功力笃实,意欲收之,遂与之相较。其妻正坐于炕沿处絮棉缝被,董一个“软劈拳”将其拔起,掠过其妻头顶,跌于炕上。不服,又两次,面盆茶具皆被砸碎。后李心悦诚服,执帖受业,技乃大进。

  董先师既公务于医事,又自强以行功和致力写作,虽兼任国术教师,从学者众多,但执帖弟子仅数人。继李锦文先生于民国十三年执帖入室后,又由张安泰先生(穆休易先生之徒,因编席子为业,又排行在三,人称“席子三”,曾于民国二十一年代表山西赴南京参加国术考试,获“何应钦锦旗”一面)介绍李桂昌、刘毅、申秉廉、苗玉林、王乃一(原名家俊)等五人执帖入室。后又由李桂昌介绍商治(长锁),石瑞亭介绍祁艾,从学于董先生。

  李桂昌小传

  李先生讳桂昌,山西省榆次人,生于1913年正月初七,卒于2000年9月,享年87岁。先生年少时因其父在太原开当铺,经营典当生意。家中生活富裕,为其以后上学习武打下了经济基础。民国十七年(15岁)经张安泰先生介绍拜在形意拳大师董秀升先生门下学艺,前后历经八载。先生自幼聪慧过人,骨骼奇特,天生习武奇才,又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加上董秀升慧眼识英才,学艺期间师徒二人朝夕相伴,情同父子,更兼家中富足,无后顾之忧。董先生融全部心血将平生绝学溶化于先生身上,加之他心智敏慧领悟贯通性强,又苦心钻研,几年之间功夫已臻上乘。十八岁即尊师命多次上台打擂,为董先生门下争光,董先生立摆酒宴为其祝贺。先生一生追求武术的最高境界,淡泊名利钱财,对父辈留下的产业无心经营,父亲去世后,生意暗淡,家财日渐殆尽,生活窘迫,仅靠武艺维持生计。自董先生去世后,先生为深造自己,多处拜访名师先后又师从邢少轩(刘文华弟子)、刘东汉(太极拳名家)精研各门内家功夫。以形意拳为宗旨,并融会贯通太极、八卦、南少林柔术功及各种长短器械点穴、擒拿、分筋错骨等,结合医理、骨骼学、易经、内功经等深入研究,使武艺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更为可贵的是引入现代科学知识,利用大自然的自然现象生长规律,结合自己的体会,去解释古老的形意拳,可谓开历史之先河。先生视武学为自己终身奋斗目标,拳理博大精深与大自然结合,无微不至,崇尚心法,使学者一目了然,拳理、道理皆为平常生活之理也。每与人相较,无不随心所欲,手到功成。不在力使,意在巧妙,攻人不知、击人无形,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使人不知所措,防不胜防,如老翁戏顽童一般。先生一生性格刚直,酷爱拳学,以致动行、动、坐、卧无一不是在练拳。拳无拳,意无意,拳意之间含真意,在先生身上得到充分展示。先生一生无嗜好一心以习武为宗旨,结合自己本身条件反射,在董先生原来的绝学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使董门形意拳发展到了一个顶峰阶段。“德高艺绝”武术同仁送德牌匾足以说明这一切。先生真不愧董门掌门人之称号。先生一生事迹较多,但知者甚少。抗日战争期间,尊师命参加山西决死队,曾一人独杀倭寇七人。另外四十年代中期,有一打遍大江南北无敌手的著名拳师,在太原摆下擂台,连败数名拳术高手,震惊山西武林,时先生不在太原,听知此事,连夜赶回并州,飞身上擂,一掌将其打下擂台。名震山西,被同仁誉为“一掌定乾坤”先生晚年时,身体及其灵活,观其象恰如青壮年一般,肌肤光滑园润,尤似返老还童之象,让人羡慕不已。先生和蔼可亲,人送雅号“老顽童”。先生生前重武德修养,传授门徒,一招一式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并立下训嘱:武艺以德为先,宁可失传,不可妄传,要传有德之人。以德为先,实为练武者之楷模,一代武术宗师大家风范。

  张福生小传

  张先生讳福生,生于1948年4月7日,祖籍山西省五台县,现定居太原市。恩师少年时代拜在形意拳大师李桂昌先生门下学艺。无论寒暑秋冬,坚持不懈,用滴水穿石之毅力,为求真功一个三体式桩功立站八年,打下了坚实巩固的武术基础,浑厚的功力,实为门人之所罕见,非一般人之所比。习艺期间,师徒二人情如父子,无话不谈,得艺非浅,恩师以孝道为先,以德性而闻同门,得到李桂昌先生得呵护。先生尽其所能一身绝学传于恩师,恩师一生别无嗜好,一生追求武学得最高境界,淡泊世间名利。善于取长补短,精益求精。加之文化水平极高,理论知识丰富。思想敏捷善于思考,钻研拳道、理学,一把劈拳已练到炉火纯青之境界,功夫已达上乘。恩师拳术道理极深、口传身授,善于开导引诱,拳术之理与大自然之理贯通结合,无不使人口服心服。常被老爷子及同门人所称道。老爷子生前曾言: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是对恩师的赞誉和夸奖,称得上老爷子的得意门中弟子。第二代弟子中的佼佼者。恩师身轻灵活、功力笃实、与其搭手、引进落空、随心所欲、手到功成,用意不用力。沾、粘、连、随尽在其中,棉里裹针的功夫非一般人匹敌。更难得可贵之处,虽身处闹市确隐于民间,淡泊世间名利,一生追求艺术。正如老爷子生前所言:练一辈子拳术,不为人知,才是真正懂拳习武之人。恩师以“”性而名同门,从无门户之见,从不许论人之长短。一心练武追求武术最高境界,实为形意拳一代明师武术界之楷模。恩师一生淡泊名利所传之人有限,知者甚少在当今武术界罕见。恩师不图名利,功夫造诣甚深,已入化境,唯生性高远,隐居不仕,消遥自在,文武双全的清高风格。实是练武之人学习的楷模,具有武术大家风范的风格。              ■

山西形意拳大师董秀升

山西形意拳大师李桂昌

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共享转型发展新机遇,共赢开放合作新未来。文化厅
王晨在山西就人大代表工作进行调研时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文化厅
新春送祝福 关怀暖人心
  万户喜迎春,三晋气象新。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