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学子潘曜南极科考归来 看看他带回来了啥?

14.04.2016  11:18
南极 科考 潘曜 小潘 组图 山西 父母 极地 窦银科 考察

(原标题:山西学子潘曜南极科考归来(组图))

潘曜返回后与老师合影留念 图片由窦银科、潘曜提供

2015年12月8日起,本报开始独家追踪报道山西学子潘曜南极科考之旅,4个多月时间,记录了他在南极的点点滴滴。对于90后小潘来说,这是他人生中一次难得的经历;对于山西极地科考而言,他的出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到达“生命禁区”南极内陆,在昆仑站完成了科考任务。

4月11日晚,小潘随南极科考队回到了上海。4月12日一上午,他和队友们从科考船上卸货,到下午才有时间与记者联系,他的父母和恩师“山西南极科考第一人”窦银科到港口迎接他凯旋。“先不回家了,先回学校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小潘说了他的打算。

返程途中第一次给父母写信

谢谢王哥一直关注我,现在回来了,等回到太原就能再次见面了。”从小潘的声音中听不出疲惫,更多的是兴奋。11日晚上,科考船靠岸;12日,一直从科考船上卸载行李、科考仪器,整整忙了一上午。不过,看到父母和窦老师,小潘心里还是挺激动的。

小潘介绍,他们返程还是挺顺利的,也没有遇到什么大风浪,只是归乡心切。一路上,小潘和队友们整理科考数据、梳理影像资料和制作画册来打发时间。“在南极一天忙得天昏地暗,忽然闲下来还有点儿不适应。想家、想父母、回忆在学校的生活成了每天的‘必修课’。

3月20日,小潘专门给父母写了一封信,“之前,从来没有给父母写过信,这次也算是儿子对爸妈说说心里话吧!”信的开头这样写道:爸、妈,收到这封信感觉很惊讶吧!从小到大,我一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从未给你们写过一封信。在信中,小潘和父母说了实话,不再是报喜不报忧,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所受的苦,一一和父母倾诉,天线被车轧坏、-30℃修车,遇到困难时的无奈,还有队友的情深义重……他把一切真实告诉了父母,和他们交心。

他在信中说道:亲历55天的内陆之旅,经受了极寒加高原缺氧的挑战;直到经过无数次的暗自落泪,我才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爸爸、妈妈,听到这些你们会不会放下你们的担心?会不会为儿子的成长而骄傲?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不让你们失望!

南极之旅不仅让小潘的身心得到了锻炼,而且让他的感情得到了升华,懂得了父母的爱,懂得了如何去爱别人。长大意味着责任,长大需要磨炼和痛苦,脱离了父母羽翼的保护去独自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才能算真正长大。潘曜真的长大了!

师徒见面说最多的是科考得失

回来之后已经见到了父母和窦老师,父母见到我说得最多的就是‘回来就好!’父母并没有和我说看到信的感受,不过我知道他们肯定很激动。”小潘和恩师说得最多的却是本次科考的得失,“我们还没有详谈,等回去之后一定会好好汇报。”小潘与父母只是匆匆见了一面,13日上午,父母将返回老家,小潘则要回学校,赶紧整理数据。

对于弟子本次科考,窦银科很满意,“他这次极地科考收获很多,冰雷达在南极内陆运转效果良好!”看到弟子的成长,窦银科由衷地感到高兴。

谈到今后打算,小潘告诉记者,回来以后要加紧处理雷达数据,做分析,然后总结本次科考经验教训,争取以后做得更好。“这次或多或少由于经验不足给现场作业带来了一些问题,回去后跟窦老师好好说说这些问题。”小潘说,能顺利完成本次科考,除了感谢窦老师和实验室师兄弟们的帮助外,还要感谢内陆队的队友们,“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一起完成任务,彼此亲密无间,让我对兄弟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极大地提升了自己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能力,磨炼了克服困难的毅力,这些都是很宝贵的经验。

其实,小潘的老家距离上海很近,但是他还是选择了先回学校。“还有一年就要毕业了,除了科考方面的工作,我还要完成一些课程。

盘点潘曜这次出行的收获,创造了不少第一:抵达了南极内陆昆仑站,窦银科实验室自己研发的冰雷达成功探测了内陆冰盖,南极内陆有了太原标牌……这些将在山西南极科考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他带回了南极冰盖结构图

科考人的辛苦和努力,为的是科学研究的进步与发展,可是每次小小的进步,他们付出了外人无法理解的孤独和辛劳。窦银科从专业角度介绍了潘曜此次出行的意义,他透露:“我们已经有了从中山站到昆仑站260米深南极冰盖浅层内部精细结构图,这是潘曜和冰雷达的功劳。

之前,窦银科团队研究的是南极海冰,而这次科考团队将研究方向转到了冰盖上总物质平衡,以此来推断出一万年前南极气候特征。这是潘曜此次南极科考重要任务之一。他解释,冰盖的海拔高度、经纬度、气温、风速、风向、光照度等,团队研制的冰雷达可以全部收集。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冰盖就像大树一年,留下“年轮”,也可以说是各个时段气候留在冰盖内部的“足迹”。“多年积雪之后,因为每个时段的温度、环境等自然气候不同,南极冰盖下形成了不同的时层,通过对这些时层的厚度、硬度等数据分析,能够计算出不同时期的气候情况。那么我们就可以了解一万年前南极气候是怎样的,二氧化碳比现在多还是少。

接下来,窦银科团队会对收集到数据进行结论性的分析,同时为新的极地科考进行设备研发。

有理由相信,今后我国的极地科考队伍中还会出现山西人的身影。

记者手记

4个多月,7篇报道,全程完整记录了太原理工大学学子潘曜南极科考之旅。至此,“山西学子南极科考行”系列报道结束。不过,这只是本报记录山西极地科考的一个休止符。2004年,报道“山西南极科考第一人”窦银科开始,现在到“潘曜极地科考全记录”,已经12年了。通过记者的笔书写了山西极地科考的历史,同时也见证了山西极地科考的进步,窦银科、袁凯琪、刘磊、潘曜,这些名字值得我们记住!人类探索南极的脚步不会停止,山西极地科考历史还会继续,我们依然会如实记录。

本报记者 王冠兴

相关

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队完成任务凯旋

历时158天、总航程约3万海里,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预定考察任务,12日乘坐“雪龙”号返回位于上海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国家海洋局与上海市政府举行了简朴而热烈的欢迎仪式。

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队于2015年11月7日出发,开始执行南极科学考察任务。“雪龙”号从上海起航后,经停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后,逆时针环南极大陆航行,经威德尔海南大洋考察测区—长城站—智利蓬塔—美国麦克默多站—澳大利亚凯西站后,再次返回中山站,圆满完成预定考察任务后,经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回国。

其中,昆仑队和格罗夫山队两支南极内陆考察队,依托11辆大型雪地车和40余辆雪橇组成的内陆冰盖车队,于2015年12月15日从中山站启程,分别到达昆仑站和格罗夫山地区,在完成各自考察作业任务后,经泰山站会师后,于2月7日返回中山站。然后,队员乘坐“雪龙”号回国。

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共完成45项科学考察项目和30项后勤保障与建设项目,成果累累: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成功首航南极,标志着我国迈入南极考察“航空时代”;“雪龙”号采用逆时针航线再次环南极航行,刷新我国船舶到达地球最南纬度纪录;南大洋调查迎来历次考察中受冰影响最小、专业配合度最高,作业范围最大、测线最长、内容最系统、样品和数据质量较高的一次作业;昆仑站正式实现人员入住使用,深冰芯钻探钻取冰芯351.5米,创造单季进尺新纪录;在格罗夫山新收获陨石630块;我国自主研制的极地全地形车首次亮相南极,极地考察技术装备自主研发和应用示范快速发展。

同时,本次南极考察还借助“雪龙”号环南极航行的有利契机,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国际交流。考察队先后访问和接待了澳大利亚戴维斯站、印度巴拉提站、韩国世宗王站、智利海军站、美国麦克默多站、韩国张保皋站、澳大利亚凯西站、俄罗斯进步站等8个外国考察站。“雪龙”号时隔16年后再次到访智利蓬塔港,“雪龙”号和“雪鹰601”固定翼飞机向澳大利亚提供多次物资、人员运送等协助。我国在国际南极考察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目前第32次南极考察队中的33名越冬队员仍然坚守在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开始了漫长的越冬生活,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他们将开展气象、生态、极光等项目的科学观测研究及后勤保障工作。

作者:王冠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