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发现一处北魏石椁墓

23.06.2014  10:59

  新华社太原6月20日专电(记者孙亮全、袁悦)近日,在山西省大同市城区云波路北侧发现了北魏、明清时期的古墓葬群。在该古墓葬群的西北位置的10号墓的一个石椁墓尤为引人注目,到目前已发现十几件彩陶随葬品。该石椁墓的发现,对研究北魏历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大同古称平城、云中。公元386年,拓跋珪在此定都,即中国历史中的北魏,随后至五世纪末的近百年中,大同成为我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此间发现的石椁墓由墓道、封门、甬道和墓室四部分组成,墓室内有石椁、石椁内有木棺。石椁为悬山顶结构,顶部是近方形石板拼接而成的两面坡顶和石条组成的脊,前端有回廊和廊柱,后端为房屋构架。门口有左右武士俑,入口处有两个镇墓兽,左侧为老虎形状的神兽,右侧为人面马身的神兽。目前考古人员已在墓葬上方搭建了保护棚。

  记者了解到,在椁外有不少随葬的陶制品,做工精美、考究,有北魏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模型,毡帐上有天窗;有红色、黑色两头牛拉车的牛车模型,牛的神态惟妙惟肖;还有乐俑和杂技俑。目前,考古工作人员正在给这些随葬品做保护工作。

  据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随葬品在无氧、潮湿的环境下颜色非常艳丽,一接触空气,颜色容易脱落,他们为此采取了先清理彩俑身上的泥土,之后用颜料加固剂加固的措施,这样出土文物的颜色利于长久保存。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介绍,该古墓葬在继续发掘中,目前尚未发现文字性的记载,墓主人的情况暂未知晓。(完)(此稿有配图)

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共享转型发展新机遇,共赢开放合作新未来。文化厅
王晨在山西就人大代表工作进行调研时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