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力争五年300家公司上“新三板”

11.04.2016  19:01

  4月8日,省政府官网发布的《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 革 试 验 实 施 方 案(2016-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中提到,我省将加快各类企业股份制改造,继续实施企业上市培育工程,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鼓励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和产业整合。到2020年,全省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分别突破 60家、30家、30家,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突破300家。

  严打各类违法行为

  《方案》建议,强化银企共同体意识,分门别类化解不良贷款风险。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防范可能出现的新的金融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欺诈、非法证券期货、非法金融机构和其他各类违法行为。

  同时,加快金融和企业去杠杆化,实现直接融资比重显著提高,负债结构明显改善,提高金融支持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加强金融风险监测,构建科学规范的金融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还要提升山西股权交易中心功能,引入国际国内战略投资者,增强资源集聚、整合和配置能力。健全交易规则,完善交易系统,大力培育挂牌企业主体,发展壮大合格投资者队伍。

  此外,要推进设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科技支行、科技担保公司等科技金融机构。探索企业动产、股权、知识产权、订单等抵质押融资。建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产品市场应用的保险机制,探索股权众筹、科技担保、互联网金融等融资模式创新,简化投保理赔服务流程,试办小额信贷保证保险,推动发展信用保险业务。

  晋商银行资产规模3000亿

  《方案》提出,要加快城市商业银行改革,推动各城市商业银行扩大省内业务和网点覆盖面。推动晋商银行转变经营方式,调整发展战略,充实资本规模,优化治理结构,加快上市进程,形成综合化经营优势。支持晋城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巩固和夯实基础,加快创新发展,到2020年末,晋商银行资产规模达3000亿元。

  同时,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以股份制为方向,以建立现代银行制度为目标,全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稳定农村信用社县域法人地位,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到2020年县级农村信用社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

  此外,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工作协调,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符合全省实际的金融监管体系。健全金融业综合统计和分析制度,强化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发行环境治理专项债券

  《方案》建议,采取公募或私募两种方式,通过发行环境污染治理专项债券为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等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资金支持。同时,积极整合政府现有的排污费、专项治理资金等环保财政资金,以财政投入为引导资金,探索设立政府和社会资本联合的环保基金。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环保产业投资基金,政府通过认购基金份额等方式给予支持。

  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推广潞城市、新绛县经验,创新服务方式、完善配套措施、加大扶持和协调力度,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拓宽“三农”直接融资渠道。

  开展动力煤衍生品场外交易试点,加快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建设,推动煤炭产地现货交易向场外交易、期货交易发展,构建现代能源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在国家指导下开展动力煤衍生品场外交易试点,逐步开展焦炭、煤层气、煤化工以及电力等能源商品场外交易。

  社会融资总量6900亿

  《方案》提出,要扩大社会融资总量,通过银行信贷融资、金融表外业务融资、股票融资、债券融资、保险资金等融资渠道和方式,稳步扩大社会融资总量,到2020年社会融资总量达到6900亿元。

  同时,发展地方融资担保机构。扶持大型融资性担保机构做大做强,鼓励中小融资性担保机构合并重组、增资扩股,加快再担保机构设立,逐步形成省、市、县三级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到2020年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数量达到300家。

  此外,推动山西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建设。改革地方国有金融企业管理体制,以我省现有金融类企业、机构为基础,通过国有金融股权划转、调整与新设,整合地方金融资源,打造山西国有金融资本投资平台。加快组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地方法人寿险公司、民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