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代表团媒体开放日6位代表答记者问实录
编者按
3月9日,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山西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修改稿,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并向中外媒体开放。开放当日,67家中外媒体的109名记者到会采访。山西代表团的8位人大代表回答了8家中外媒体记者提出的问题。代表团团长骆惠宁、代表团第一副团长楼阳生回答记者提问内容,本报一版刊发。其他6位代表回答记者提问内容,本报以实录形式整理在本版刊发。敬请读者关注。
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我是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有一个问题提问任建华代表。山西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先行试点省份之一,请问任建华书记,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在全国推开后,山西有哪些新探索,如何继续发挥“试验田”作用?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察委员会主任任建华代表:感谢新闻媒体朋友对山西纪检监察工作的关心,也感谢大家过去一年多来对山西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支持!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山西确定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省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山西的信任。山西省市县三级党委始终把试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省委书记骆惠宁同志首先提出并要求山西的省市县三级党委书记,要自觉当好“施工队长”,书记是“施工队长”也由山西推向全国。山西按照中央绘制的监改“蓝图”,以“绣花”功夫组织精细施工,高质量完成了改革目标任务。通过改革,全省各级加强了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了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实现了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呈现出党的建设与党的事业互促共进的良好态势。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你们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上下了很大功夫,制度优势正在转化为治理效能,要运用好这一改革成果。”山西试点改革的实践也从一个区域充分印证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决策是非常英明正确的。
去年11月11日,全国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在山西太原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同志对先行试点地区的工作提出明确具体要求。山西省委高度重视、认真落实,省市县三级党委纪委重整行装再出发,深化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对多项工作进行新探索并取得积极进展。具体讲有五点:
一是在强化党的统一领导上,省委制定了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全过程领导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的实施意见,通过固化3项制度、7项机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反腐败的工作体制、决策机制、实施举措,以制度化保证常态化长效化。
二是在监察全面覆盖有效覆盖上,着力推动监察工作横向拓展、纵向延伸。目前,全省除2个市辖区因行政区划调整暂缓外,其余117个县(市、区)已全部完成派驻监察和乡镇监察全覆盖工作。同时,积极探路高校、国企、医院监察工作,强化监督,抓早抓小,在监察全面覆盖有效覆盖上取得了新成效。
三是在监察权规范高效运行上,全要素试用12项调查措施,去年12月以来,三级监委共使用调查措施25145人次,其中留置28人,在实践中查找“盲点”疏通“堵点”。同时,我们注重结合新的党章和监察法草案基本精神,对已经试行的执纪监督监察工作相关制度体系进行了修订完善。
四是在提高本领、提升信息化水平上,注重加强干部队伍的政治和专业能力建设,围绕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增强监督执纪执法业务技能,省纪委监委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对全省纪检监察干部进行培训,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时,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改进和提升纪检监察工作,将省纪委监委审计中心改为查询中心,建立案件信息查询大数据平台,为审查调查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五是在全面履行纪检监察职能职责上,充分发挥纪法贯通、法法衔接的改革优势。首先,我们把监督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家都知道,纪委的主要职责是监督执纪问责,监委的主要职责是监督调查处置,都有“监督”。纪委的监督和监委的监督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上是高度一致的,目的都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山西监改后,全省三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第一线工作的人员中,有超过50%的主要从事监督工作,我们在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方面积极探索,基本实现了日常监督常态化、全覆盖、严要求。2017年12月以来,全省共运用“四种形态”处理17356人次,同比增长44.4%,第一至第四种形态占比依次为67.1%、26.9%、4%、2%。这几个数字说明,我们的监督力度在持续加大,较好地防止了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么是“好干部”、要么是“阶下囚”现象的发生。其次,始终保持正风肃纪反腐高压态势,查办案件的数量和质量实现了双提升。2017年12月以来,全省初核件次同比增长90%;立案同比增长18%;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11928人,同比增长54.6%;移送审查起诉158人,同比增长129%。通过这两方面的努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日常监督更加全面、更加有效,违法违纪案件的审查调查也更加深入、更具震慑,制度优势正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九大和全国两会精神以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的部署,继续努力当好监改工作“探路者”,更好地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在全国顺利全面推开做出山西贡献。
谢谢大家!
打不赢脱贫攻坚战就对不起这一方红色土地
澎湃新闻记者:我想问郑连生代表一个问题。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忻州赵家洼村视察脱贫攻坚,我们在电视上看到,那个地方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属于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像赵家洼这样的地方,忻州还多吗?作为市长,您认为脱贫攻坚的难点主要在哪里?中央要求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具体到忻州,您心里有底吗?谢谢!
忻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郑连生代表:谢谢澎湃新闻和各位媒体朋友对忻州的关注。我认为,关注就是支持,从客观上讲你们的关注可以鞭策、激励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对于你的提问,我总结了5个问题,一个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赵家洼和忻州的具体情况。二是忻州脱贫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三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忻州的重大意义。四是目前脱贫攻坚的进展情况。五是我本人对2020年脱贫攻坚的切身感受。
首先说赵家洼,这是忻州特困农村中很普通的一个村,它的区位非常偏僻,自然条件恶劣,脱贫难度很大。也因为耕地的3/4都在25度以上的坡地,形成了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官方赵家洼的“洼”字是三点水两个土,当地的老百姓都写做“窊”,形象地讲就是家建在一个瓜上,生动地反映出那里生存条件恶劣,是需要整村搬迁的一个村。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的宋家沟是一个正在由贫困奔向小康的村。宋家沟曾经也是一个贫困村,但在这一轮的脱贫攻坚中,综合运用了扶贫、财政、金融、旅游等各项政策,大力改善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了公共服务。特别是积极发展大棚、苗圃、加工、养殖、旅游这些产业,对再投入的劳动力全部进行培训,去年已经脱贫。
在忻州,像赵家洼这样的特困村有797个,忻州地区的特点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14个县(市区)有11个国定贫困县,11个国定贫困县有3个特困县,所有的贫困县、特困县的贫困人员都需要在2020年底以前脱贫,实现解决区域整体性贫困问题。我们的任务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让每一个赵家洼都成为宋家沟,让每一个宋家沟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发展。
忻州脱贫攻坚最主要的困难就是找出穷根、找准穷根、拔掉穷根。当前,致贫的原因主要有六类,一是村庄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环境恶劣,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生产要素缺乏,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三是一些乡村产业发展滞后,乡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少,增收难度大。四是一些劳动力缺乏创业就业的观念、素质、知识和能力。五是一些家庭因为子女上学、老人得病、意外事故、重大灾害。最后还必须看人,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同志感情不到位,知识储备不足、作风不过硬等问题,对做好新时代脱贫工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当然,许多村多种因素并存,需要我们多措并举,综合发力,形成强大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来忻州,用骆惠宁书记的话讲,这在山西发展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用楼阳生省长的话说,是对新时代山西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做了全方位的规划和指导。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后,忻州当地的干部群众深切感觉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视察给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坚定了工作的信念,激发了工作干劲,为我们注入了强大动力,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用当地农民的话讲,引领我们进入新时代。
关于说到我们目前脱贫工作的进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忻州之后,在太原召开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吹响了向深度贫困冲锋的号角,省委省政府多次开会发文、督促调研、出台文件,建立起良好的导向。骆惠宁书记提出,会开在山西,山西要带头落实,打不赢脱贫攻坚战就对不起这一方红色的土地。所以忻州重点就是贯彻好总书记要求,按照书记、省长的要求,主攻十项工作,强化思想引领,搞好易地搬迁,加快产业发展,强化技能培训,加快整村提升,认真落实政策,激发内生动力,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走出忻州脱贫攻坚自己的路径。
“能感受到来自山西转型的激情和动力 ”
中国日报记者:我是中国日报的记者,我的问题是提给贾樟柯代表的。我们知道您去年成功举办了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这个电影展比较特别,它的机制是政府主导、民间举办,我想问这样的机制对于电影展的成功举办有什么贡献?也请您谈一下平遥国际电影展对于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有什么样的影响?
第六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省青联副主席、平遥电影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贾樟柯代表:谢谢你的提问,我也很高兴借此机会聊一下这两年回山西创业的感受。我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在北京从事电影工作20多年了。过去一段时间,山西走过一段比较困难的时期,作为山西人也很揪心,因为山西是我们情之所系、心之所牵。
最近两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大力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在北京我能感受到来自山西转型的激情和动力。特别是去年,省委、省政府在北京举办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启动大会。我觉得我应该利用自己的资源回去给山西做一些事儿,萌发了举办平遥国际电影展的想法。国际电影展大部分都在千万级人口的大城市举办,但是我觉得应该让这些文化资源流动起来,因为我相信在基层、在小的城镇更需要这样新的文化资源来激活。
我是山西人,山西是文化资源的大省,我们有丰厚的历史资源、文物资源,但是这些资源确实需要有人回去用新的国际性的文化项目激活,进行现代化的转化,这样才能产生应有的效力效能,才能实现文化强省、文化强国。电影展就是能够调动非常多综合效益的大型节展。这样的想法得到山西省委省政府、晋中市委市政府、平遥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出乎我的意料,大家在商量时说,能不能在体制上有一个创新,过去这种节展一种是在大城市举办,另外一种是长期政府包办,能不能用市场的方法办?这跟我一拍即合。用市场的方法办大型节展,很艰难,但它是一种模式,只有利用资本利用市场,文化活动才能创新,才能有活力。在省、市、县三级鼓励下,我们采用了政府指导、企业主办的新模式,注册了平遥电影展有限公司。
在此过程中,我切身感受到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后,山西上上下下,确实干劲十足,攻坚克难,不管是哪个领域,包括像我们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在体制创新上都敢想敢试。平遥国际电影展去年10月举办,短短8天时间,18万人次参与,上座率93%,300多家中外媒体参与报道,600多位业内电影创作者和相关产业界人士出席平遥国际电影展,随后报道量及寻求合作的国际性大平台络绎不绝。这让我非常自豪,也非常惊讶。这说明,在我们平遥这样有53万人口的县城,在山西这样的待发展欠发达的地区,这种高端的现代化的国际性的文化活动,照样可以落地生根。
我切身体会到,我们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我们的很多判断要调整。过去一说,基层要搞文化,就是我们送戏下乡吧,搞一些民歌吧,这些都是很好的文化资源,但我们山西不缺这个,我们就是民歌的海洋。所以很多新的项目,很多新的文化资源是可以流动起来的,这也得益于山西转型的决心,还有大家对平遥国际电影展的支持。电影展结束后,骆惠宁书记批示说,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影响力。楼阳生省长批示说,坚持办下去,必有大成效。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对我们未来的一种期待。我自己也充满信心,除了做平遥国际电影展之外,我们也正在尝试更新的基层文化建设的方案。比如在我的老家吕梁汾阳贾家庄,我们在办一个乡村艺术中心,在办乡村的小影城,叫种子影院,诸如这样的实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把文化战略放到一个非常高的战略地位,对我们文艺工作者有非常大的鼓励作用,也给了我们一展身手的空间。我觉得文化的提振也应该从基层做起,应该从小的城镇做起,这样能在主体上让我们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我自己去年担任山西旅游的文化大使。刚才楼省长推介很多,我最后想用一句歌词来表达我的心情,在家喻户晓的《人说山西好风光》中,有一句歌词,非常感动,这句歌词就是“男儿能受千般苦,女儿能绣万朵花”,这句歌词在讲我们这块土地上人的毅力和生命力,还有我们的智慧,相信文化强省、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梦都是需要毅力和智慧的,这是我们最重要的资源。谢谢大家!
当好全省转型发展排头兵
中阿卫视记者:太钢是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而习近平主席去年到太钢看的却是碳纤维项目。据了解,碳纤维是应用于航天航空等领域的高端产品。我想问太钢董事长高祥明一个问题,如方便请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情况。此外,太钢在科技创新上有哪些好的做法?
太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高祥明代表:感谢您的提问,也感谢媒体对太钢的关心。2017年6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太钢集团高端碳纤维生产基地。这是习总书记第二次亲临太钢视察,太钢人无比自豪,更深感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要在创新上加把劲,奋起直追、迎头赶上”。这是对山西省,更是对太钢的激励与鞭策。
高端碳纤维是发展航天、航空工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材料。长期以来,其生产工艺和技术被少数国家严密封锁。太钢集团根据市场需求和山西省产业转型战略部署,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合作对高端碳纤维生产技术的工程化进行了大量研究。从2012年开始到2017年,按照“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我们相继建成两条碳纤维生产专线,产品的质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有力保障了重点客户、重大项目对碳纤维的需求。两条生产线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太钢是一个有着84年历史的老企业,中国的第一块不锈钢、第一块硅钢、第一块电磁纯铁等等,数不清的第一,都是在太钢诞生的。太钢目前是世界不锈钢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国内20多个品种市场占有率第一,18个品种独家生产,去年100万吨的出口量位居世界不锈钢厂榜首。太钢主导制定的不锈钢国家标准,覆盖了国内70%—80%的不锈钢产量。
多年来,太钢之所以发展成行业领军企业,就是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科技作为第一支撑。我们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持续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反对守成,闻新则喜、闻新则动、以新制胜”的创新文化。
二是持续畅通科技人才、能工巧匠的职业成长通道,让他们既有“里子”,又有“面子”。比如,我们设置了首席师、高级首席师、大师。
三是持续改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全员敬业度评估和职业技能水平。去年,太钢全员敬业度达到了71%的优秀水平,广大员工的技能普遍得到提升,这样就为科技创新营造了氛围,凝聚了强大的基层创新力量。
四是持续重视科技创新投入,满足产品开发、技术研发的需求。各类专业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与体系非常完备、运行高效。
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的领导这个独特的优势。
山西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攻坚期,太钢人有责任,也有信心在创新驱动下,当好全省转型发展的排头兵。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认真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与山西省委决策部署,改革开放、转型升级,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谢谢大家!
全面推进县域综合医改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明显增强
中央电视台记者:我是中央电视台记者,我想提问卫小春代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薄弱是影响老百姓生活的重要问题,我注意到山西在探索县乡一盘棋医改上力度很大,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很有成效。请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目前改革的进展和成效怎样?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卫小春代表:您提的这个问题很好。山西有119个县(市、区),人口3681万,县域人口占70%以上,有58个贫困县。全省医疗优质资源总体不足,基层医疗卫生尤其薄弱。新医改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坚持“强基层”的医改原则,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但同时改革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也显现出来,优质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下沉困难,还是靠行政命令,缺乏下沉的内生动力,形象地说是摁着牛头喝水。为进一步深化医改,构建“强基层”的长效机制,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的“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这一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县域综合医改,力促山西医改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这项改革2016年在县级市高平开始试点,2017年在全省推行。截至去年10月底,全省119个县(市、区)全面推开了一体化改革,实现了县级医疗集团全覆盖。
一体化改革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县域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效率和活力明显提升,65%的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90%的患者在县域内就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更加周到,建立分级诊疗新格局。
一体化改革的做法,一是改革管理体制,组建医疗集团。整合县域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组建成一个独立法人的医疗集团,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由过去各自为政、利益相争变为“一家人”,人财物、责权利相统一,目标同向、利益共赢,激发工作重心和优质资源双下沉的内生动力,建立起县乡一体、以乡带村、分工协作、三级联动的新型县域医疗服务体系,解决基层的困难和问题就成了县医疗集团院长的责任。二是创新运行机制,实行“六统一”管理。医疗集团对所属医疗机构实行行政、人员、财务、业务、绩效、药械“六统一”管理,形成“一盘棋”,共享优质资源,提升基层能力,提高运行效率。三是提升改革效益,强化“三医联动”。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实行“总额预付、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激发医疗集团预防为主、合理医疗、主动控费的内生动力。四是改革人事薪酬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按照习总书记“两个允许”指示,改革人事薪酬制度,取消行政级别,绩效工资提升5倍。人员由集团招聘,县乡村有序流动,职称晋升向基层倾斜,激发医务人员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五是全力建设签约团队,改善医疗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按照“1+1+1+X”模式,组建由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医院医生组成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发挥群众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构建分级诊疗的有效载体。签约团队首先做好疾病预防,让群众少得病,不得病。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和常见病、多发病签约医生可以就近诊疗,方便省钱。对疑难危重患者签约团队可及时转诊,确保看得好病。同时县域内实行检验检查“一单通”,基层检查、上级医院诊断,远程医疗直通到村,群众看病就医更方便,更放心、更经济。
一体化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从前期试点县情况来看,实现了“五转变、三升三降”,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明显增强。
“五转变”是:县委书记、县长向争当医改“施工队长”转变,健康保障由浪费型医疗服务向节约型健康管理转变,健康服务由医疗和预防分离向全方位、全生命周期转变,人才技术由向上“虹吸”向优质资源下沉转变,群众看病习惯由往上跑找专家向家庭医生基层首诊转变。
“三提升”是:基层医疗服务量提升,县域就诊率达到89.2%,门急诊总人次同比增长10.8%,住院总人次同比增长4.7%;县级医院下转患者同比增长57.4%;乡镇卫生院门急诊人次和住院人次分别增长14.98%和8%。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医疗集团共下派医疗专家1.3万人次,服务群众16.5万人次,派驻医务人员5803人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2.8万人次,为乡镇卫生院引进新技术、新项目134项,投入设备639台件。新招聘1132人充实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群众满意度提升,第三方评价达85%以上。
“三下降”是:县级医院门急诊患者次均费用同比下降3.4%,自费比例同比下降6.4%。家门口就医,群众看病的间接成本明显下降。
我省的一体化改革先后10次在全国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等作经验交流,新闻媒体多次进行报道,《健康报》评价是牵住了医改的“牛鼻子”,是县域综合医改的“山西模式”,2017年入选全国十大医改举措,受到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及医改专家的充分肯定,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下一步,山西省将按照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一体化改革的体制机制,实施“136兴医工程”,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更好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难题。
创新推动煤炭绿色高效清洁利用
香港大公报记者提问:我想问潞安集团李晋平董事长,山西提出要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有媒体报道称去年潞安集团以煤为原材料生产出高端油品,潞安集团作为一个传统煤炭企业,您认为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前景如何?此外,潞安集团在能源革命和转型发展上有哪些新的打算?
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晋平代表: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要做好煤炭绿色高效清洁利用这篇文章”,对山西争当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给予充分肯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潞安集团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思路和要求,实施煤炭的转化就是转型,高端转化就是高端转型,以科技为引领,通过技术的突破,实现了以煤为基,生产出了五大类、27种产品、180个排号的高端一级化学品、高端油料和高端特种材料,实现了煤炭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和环境效益最优化的有机结合。
煤炭作为资源可以成为电厂的燃料,可以成为钢厂的燃料,潞安集团的煤变成了高端蜡、高熔点费托蜡。中国有句诗讲:“蜡炬成灰泪始干”,因为石油基蜡熔点是70℃,会让人“流泪”。我们在国外看到的蜡和工业使用的蜡是高熔点费托蜡,熔点可达到115℃,而且更纯更清洁。潞安通过科技创新,是继萨索尔、壳牌后全球第三家、国内第一家采用自主专利技术生产高熔点费托蜡的企业,填补了国内空白,生产的微粉蜡、氧化蜡、氯化石蜡等,可满足很多用途,现在产品销往欧美、韩国、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随着潞安180项目的达成,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端蜡供应商,实现煤炭由传统的低端基础燃料向高端新型材料的转变。
同样,潞安的煤炭还可以成为高端润滑油。大家知道,中国对石油的依赖度是65%左右,但对高端润滑油的依赖度几乎是100%,生产高端的润滑油基本原料PAO掌握在国外五家公司手里,而且技术不转让。潞安通过科技创新,生产出PAO实现了技术的突破,最近又与中科院合作生产出了茂金属PAO,是继美孚之后全球第二家具有茂金属PAO技术的企业,走在了全球的前列。
今年3月底我们将建成全球第二套III+基础油(壳牌在卡塔尔有100万吨/年装置)、也是全球第一套煤基III+基础油装置,将成为中国最大的III+基础油供应商和高端润滑油的生产企业。同时,潞安通过与天津大学的合作,生产出了高密度柴油,即将纳入国家军用标准序列;还生产出了高密度航煤,已进行了试验,它的使用能使超音速巡航时间增加一倍,航程增加7%,已通过排架试验。这就实现了煤炭从传统的低端技术燃料向高端特种燃料、高端清洁燃料和高端油料的转变。
在潞安,煤炭变成了无芳环保溶剂油,产品投放市场后,替代日本出光等同类产品,销往气雾剂、化妆品企业如枪手、欧莱雅、联合日化、彩虹等企业,实现了煤炭由普通原料向环保液体燃料转变。
同时,潞安在低碳技术上也实现了突破。低碳技术的突破是往煤炭绿色高效清洁利用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关键一环。潞安与中科院上海高研院、壳牌三家公司联合研发的甲烷——二氧化碳干重整生产合成气技术,成为全球目前最先进的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系统;与中科院上海高研院联合研发的超细粉洁净煤燃烧技术,实现了煤炭更清洁更有效的利用;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联合研发建成了全国第一套钴基固定床费托合成技术工业化生产装置,潞安是全国唯一一家同时拥有铁基和钴基两种催化剂生产技术的企业,对外技术转让许可使用,实现由卖产品向卖技术的转变。
潞安集团将按照省委书记骆惠宁指出的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能源革命的战略思想,尽快走出一条与石油基不同的差异化、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的煤基跨国发展之路,以及楼阳生省长指出的要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进一步以创新为引领推动煤炭绿色高效清洁利用,争取在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中,取得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