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蛋铺起了致富路

11.08.2015  19:55

蒲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端西麓,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县,人口只有10万。当地民谣这样唱到:“生在蒲县没有好杂饭,只有玉米窝窝和山药蛋。”这是蒲县盛产马铃薯的生动写照。2012年,蒲县承担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及产业化开发与推广项目”,依托项目,建立了以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主体,基地辐射为带动,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组织为支撑、省级马铃薯专家为后盾的脱毒马铃薯三级种薯繁育体系,打造了十万亩马铃薯产业,同时,不仅取得了“蒲县马铃薯”地理标志认证和无公害马铃薯产品产地认证,也被确定为全省“一县一业”马铃薯基地县,让山药蛋铺起了致富路。

发展途径,一是项目带动。在“富民强县”项目的带动下,县政府出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马铃薯组培室、微型薯工厂化生产车间、病毒检测室、植保、土肥、育种实验室、专家工作室、马铃薯科技文化馆、新品种孵化馆、原种繁育网棚等基础设施。二是模式化运作。县委、政府加强马铃薯“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以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种植,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促使马铃薯产业逐步由传统耕种转变为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集优种繁育、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格局,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三是政策引导。按照“扶强、扶优”的原则,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奖励在马铃薯生产技术、农机发展、鲜薯营销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充分调动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四是财政补贴。从2012年开始,县财政拿出3800余万元专项补贴资金,按种植户每亩300元,对全县薯农进行补贴并以商品薯的价格进行脱毒良种供种,极大地减轻了农民负担。

蒲县的马铃薯产业目前已发展到了8万亩,亩均产量由过去的1500斤提高到3600斤,亩均收入由不足500元,提高到2160元,仅马铃薯一项即可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000余元,成为晋南最大的种薯繁育基地,也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