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苍翠 汾水潺潺 可持续发展在太原的生动实践

04.11.2021  07:54

  深秋时节,不少市民登上龙山观红叶,环顾西山满目叠翠、层林尽染。远眺河,更是湖光山色,水光潋滟……作为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太原市紧紧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主题,在科技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转型,积极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021年10月21日至27日,西山的生态治理模式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亮相。不仅如此,多年来太原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水资源节约和水环境重构、生产生活用能方式绿色改造两大行动中,实施49项水生态恢复和大气质量改善工程,蹚出了一条科技创新引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并多次登上国际平台分享经验,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生动样本。

  生态修复的“西山模式

  站在西山,极目远眺,树木葱茏,满眼新绿。作为太原认养荒山第一人,张俊平依然清楚记得这里十几年前的样子。他说,当时大大小小的垃圾场有上百个,还有开矿留下的一片片废墟,乔灌木覆盖率很低……西山绵延30多公里,却因重工业布局、私挖滥采等原因,成为城市发展的“心病”。

  责任于心,躬践于行。为了再现“远看西山如画屏,郁郁苍苍三十里”的壮美景象,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承载、园区打造”的思路,我市在汾河太原段上游约200平方公里的西山矿区,关闭采煤、洗煤等重污染企业400多家,封堵私挖乱采黑口子2000多个,建设了17个城郊森林公园和1个植物园,面积141平方公里,治理破坏面约6平方公里,造林绿化面积约54平方公里,西山森林覆盖率达35.6%,涵养了水源,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了一批文物,由黑转绿的西山构筑起一道生态屏障。

  按照先绿化后开发的要求,我市提出在确保绿化面积不低于公园可绿化面积80%的前提下,对其余不高于20%的可绿化面积适度开发,由此探索建立“以绿换地、以地获利、靠利养绿”生态修复的“西山模式”,并大力开发运用先进技术支撑工业废弃地的整治和绿化,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如今西山变成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还带动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近日从市科技局传来好消息,生态修复的“西山模式”作为太原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案例,被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编入《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2021)》,并被列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活动政策宣示文件。

  汾河涅槃的“太原经验

  汾河,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在太原市区有九条主要支流,犹如一条条珠链,穿城而过。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汾河的水不再清澈,“九河”更成为黑臭水体。

  为了再现“汾河流水哗啦啦”的美景,一场声势浩大的水环境治理展开,从1998年一期工程开建到2021年四期工程完工,汾河太原城区段实现了生态综合治理,水域平均宽300米,两岸绿地平均宽度150米,各种植物面积达数百万平方米,鸟类也从四五种增至近160种。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视察时提出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字字千钧、声声入耳,为汾河水生态治理指明了方向。

  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完成了北沙河、玉门河、风峪河等“九河”的综合治理,让一条条黑臭水体变为婀娜多姿的绿带,并且前瞻性地全部同步敷设了中水管线,便于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再生水流经中水管线,回用于汾河河道的水体补给、市政杂用等,实现分质供水。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这是我市以创新驱动来实现绿色发展,探索具有太原特色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之路。”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汾河沿线的巨变形成了宝贵的“太原经验”,让汾河太原段水污染治理走在全省前列、成为山西标杆,让生活在汾水之滨的太原人畅享这份生态福利。

  可持续发展的“太原样本

  “国务院批复太原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厚爱,是对太原的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市科技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发挥示范效应,提供实践经验,是国家赋予示范区的重任。太原主动践行使命任务,在科技引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治理、城市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太原样本”。

  回顾发展历程,太原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最重要的是坚持高位推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成立了覆盖市直部门、县(市、区)、开发区为主的领导小组,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建立考核机制,将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市委对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年度考核指标,奖优罚劣。

  同时,借助由国家21个部委和单位组成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部际联席会议平台,我市积极争取国家部委的支持:2019年,科技部定向支持太原市“高效节水和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集成全国优势科技资源,破解水资源缺乏、水环境污染的技术难题;2020年,针对太原矿区生态污染治理技术难题,科技部再次定向支持“煤炭产业集聚区场地污染治理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项目;省科技厅还出台12条政策支持示范区建设,形成了上下协调、部门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局面……

  此外,我市制定出台了《太原市可持续发展标准总纲》《太原市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发挥标准化在示范区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并加强创新政策顶层设计,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塑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优势。

  登上国际舞台的“太原故事

  “近些年,太原与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的互动交流,不仅对自身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有推动作用,对于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更有积极意义。”回顾多年来与联合国的“互动”,作为该项目的具体对接人,市科技局的新闻发言人陈培忠感触良多,“成为示范区后,太原得到了联合国的大力支持。”其间,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居署和工业开发组织在内的联合国机构十分关注我市建设示范区的情况,并在智力支持、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

  “我们更希望用太原案例向世界分享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故事。”据介绍,2018年第73届联合国大会,展示了太原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成果,此后在多项与联合国相关的国际会议上,太原多次受邀介绍相关经验,先后在哥本哈根首届全球绿色目标伙伴2030峰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4次缔约方会议、中英环境暨可持续发展创新实践合作交流研讨会、201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暨可持续发展论坛、“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培训班等国内外平台得到了推荐,受到广泛关注。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顽强拼搏,太原正在走出一条极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我国乃至世界资源型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太原力量,为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提供了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