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日报:治山治水生态有为 带领群众增收脱贫
如何让我们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产生经济性?新一轮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政策补贴怎样落实到位?如何通过更多的绿色就业等渠道让贫困户增加收入?如何治理水土流失,兴水富民?……昨日上午,市委书记张吉福带着这些问题,来到阳高县进行实地调研。他强调,要按照中央和我省关于脱贫攻坚的任务要求,特别要紧紧结合省委王儒林书记提出的脱贫攻坚十项重点工作,牢固树立生态有为的理念,以生态脱贫为突破口,结合自身资源特色,正视短板困难,大力植树造林、荒山绿化、治理水土,把农民组织起来,治山治水治村,在经营、利用、服务生态中产生真正的经济效益,努力让我们的山川绿起来、水源清起来、贫困群众的生活富起来。
调研中,张吉福带领市扶贫办、水务局、林业局、农委等负责同志先后来到阳高县东小村镇大咀窑村、大白登镇大泉山村,走进林间地头,登上山顶,向果农询问种植情况和产出投入,查看绿化、治水等情况。坐在树下,张吉福与大家就农林水利脱贫攻坚等进行了细致的交谈。“阳高县杏林种植情况怎样?用水量大不大?”“杏是‘热货’,怎么解决深加工的问题?”“林下经济是什么现状?”……张吉福开门见山,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他指出,生态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结合各个贫困县的实际,不但要给政策、给技术,还要琢磨市场、找门路找出路,以多种多样的方式组织群众参与进来,让他们在享受政策福利的同时,积极动手,自主创业,增收脱贫。要综合考虑市场、收益、生产条件等因素,进一步创新思维,把生态脱贫作为突破口,拿出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规划和措施。要用好退耕还林的相关补助政策,继续加大退耕还林力度,科学规划生态林、经济林、灌木林,什么树赚钱就栽什么树,不仅要大力发展干鲜水果林、沙棘、柠条等等特色经济林,还要积极发展油用牡丹、文冠果、皂荚等新品种经济林。要立足种养结合、畜草结合、旅游开发结合等,把“草”做成经济林,规划设计花草种养,打造绿色生态走廊、“花果山”等景观,吸引带动旅游经济,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要使贫困群众在参加植树造林和森林资源管护中增收。一是通过加强对全市贫困县125万亩重点生态公益林、100万亩一般性公益林、345万亩新造林地、75万亩国家级公益林等的管护,让更多的建档立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当上护林员,绿色就业,实现增收,可使1.34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二是要探索成立贫困户参加的“造林专业合作社”,直接参与植树造林劳务就业。全市每年计划要新造林30万亩,每亩投入800元,一年2.4亿元,其中劳务费用占45%左右,80%落到贫困人口,按每人年收入4000元算,加上新造林管护,可使2.16万人通过参加植树造林和管护劳动稳定脱贫。两项可使3.5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要精准分类,测算经济指标,在扶贫帮扶上不但要有技术性因素,还要有保险等机制的引入,确保贫困群众的利益。座谈中,村里的农业“土专家”张福祥等人提出了想建“防弹网”(防止冰雹等自然灾害)、杏树病虫害防治等建议,张吉福要求有关部门尽快联系对接,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
张吉福强调,我市水土流失面积9000多平方公里,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首都水资源规划水利项目等,目前已治理4734.6平方公里。但仍要清醒看到,根治水土流失,兴水富民任重道远。张吉福指出,要牢牢抓好和用好水利扶贫的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水利配套和节水改造,如果可使全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5.8个百分点,节水量5000万立方米,扩大水浇地面积30万亩,按每亩增收350元计,每年可增收10500万元。按每个贫困人口收入4000元算,可使2.6万人脱贫。二是我市今后十年的水土保持规划已完成,其中贫困地区投资6.17亿元。如果投资的50%作为劳务费由贫困群众参与项目建设挣得,每年3085万元,按每个贫困人口收入4000元计,可使7700人脱贫。两项可使3.37万人脱贫。在大泉山调研时,张吉福指出,大泉山是当年水土保持的典型,毛泽东主席作出了“看,大泉山变了样子”的重要批示。我们要以“大泉山精神”为引领,全力推进水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水利工程建设,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用水、饮水问题。同时,在生态修复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方式,最大限度组织贫困人口参加,使其有活干、有钱赚,丰衣足食,脱贫致富,建设家乡。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郜向华参加调研。(王瑶)
来源:大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