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才有出路 ——山东传统工艺美术类非遗项目发展观察
有600多年历史的郯城木旋玩具,在鲁南地区人民的童年记忆中占有重要位置。这一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如今遇到了瓶颈期。在发源地临沂市郯城县樊埝村,从事这一行当的村民较之前已减少了许多。郯城木旋玩具的处境,某种程度上也是部分山东传统工艺美术类非遗项目面临困境的缩影。但也有不少非遗项目闯出了新路。常年致力于传统工艺美术研究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院长赵屹认为,挖掘市场潜力,开发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审美要求和市场需要的产品,不失为对非遗项目进行生产性保护的一条路径。
发展现状—— 专业分工产生规模效益
在临沂市流行一句话,“打柳编筐,养活一家”,形容当地柳编行业的兴盛。临沂被誉为“中国柳编之乡”,2011年,当地柳编总产值近60亿元,利税近3亿元,自营出口额约4亿美元。整体行情看好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实惠。临沂柳编手艺产业从业人员多为农村中年妇女,她们利用农闲和家务之余居家生产。2011年,临沂柳编手艺产业从业人员人均收入6725元,比当地农民人均收入高2860元。
小柳编缘何产生如此大的经济效益?集群发展的模式起了关键作用。
临沂柳编是依托当地沂河、沭河沿岸生长的优质杞柳,因地制宜,开展农用、日用筐篮杞柳编织而形成的手工技艺。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浪潮吸引大批外资进入,一些国外公司看中临沂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低廉特点,将本国文化创意与柳编制作技艺相结合,临沂传统柳编告别自给自足的生产形态,就此步入产业化发展。这一新兴模式采用“经销公司+中间商+农户”的现代组织形式,伴随国际市场的开拓,当地柳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出现了产业集群的形态特征,也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外贸出口支柱产业。
根据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调查报告,2011年临沂柳编产业带主要分布于临沭、郯城、莒南、河东4县(区)、13个乡镇,100多个生产专业村。临沂从事柳编经销的公司达802家,其中拥有自营出口权的公司372家,当地有25万农民从事柳编产品生产,带动杞柳种植专业村100多个,种植面积超过34万亩。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当地“经销公司+中间商+农户”的形式组织生产愈发完善。临沂柳编产业链条中,经销公司负责获取订单、创制样品、向中间人“放活”、验收成品、后期加工、包装运输等工作;中间商分为加工公司和中间人两种形式,规模有异,性质相同,均负责向农民“放活”,协调农民生产加工;农民编制的成品最后回到经销公司进行后期加工与包装运输。
与柳编情况相似,临沂市郯城县红花乡中国结手艺产业也有一套专业的分工,组织形式与柳编相同。这项继承我国传统编结技艺、由农民自发创办的农村文化产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如今,红花乡已拥有经销公司9家,专业生产村110多个,从业农民2万多人。2011年,红花乡中国结手艺产业实现产值4600万元,产量6000多万件,占全国总产量60%。
成功原因—— 创新开拓大市场
柳编是我国传统民间手工艺之一,自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主要是利用天然柳条柔韧性茎秆编织生活器物,实用性强,生产制作遍布全国,各地皆有传承。那为何仅有临沂柳编打出了品牌?业内人士认为,柳编产业迅速扩大的背后,是不断涌现的创新产品在支撑。
临沂传统柳编产品包括篓、筐、箱、篮等,多被用来储存食物、衣服和农村妇女赶集走亲戚使用。在产业化的带动下,柳编产品根据国外现代家居生活需求和市场需求,创新力度不断加大,种类日趋丰富。目前当地柳编产业已发展出家居用品、装饰用品、文房用品、园艺用品、宠物用品、家具、旅游休闲用品七大类、300多小类、1万多个花色品种,因产品低碳、环保、自然、时尚,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不同消费群体的喜爱。柳编编制技艺方法更是由最初的不足10种达到目前的60种之多。
红花乡中国结的产业化之路也伴随着产品的不断创新。近年来,受传统文化回归的影响,人们对寓意吉祥的中国结需求越来越多,红花乡的中国结产量不断增加。色彩丰富的布艺中国结产品更是大量出现,满足了装点不同生活空间及商业空间的多样需要。同时,红花乡及时适应新形势,网络销售逐渐成为中国结的主要渠道。当地企业把中国结产品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QQ群进行宣传,目前网络销量约占红花乡中国结全年销量的1/3。2014年,红花乡中国结产业辐射带动6万多人就业,年产值达6亿元,编结农民人均收入近两万元。
此外,其他一些地区的传统工艺美术类非遗项目也尝到了创新的甜头。高密扑灰年画在坚持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既有“家堂”“财神”等传统题材,又根据市场需求形成了新的题材类型。同时,扑灰年画还根据市场需求分档销售,其中传统题材粗货以满足当地民俗生活需要为主,高档货以收藏品为主,主要销售对象为国内传统艺术爱好者、收藏家。
在淄博,当地的刻瓷技艺不拘泥于表现书法、绘画、篆刻等传统题材,与版画、油画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可根据市场需求表现不同内容,技法创新多样。目前,淄博刻瓷以收藏品为主,产品分高、中、低档,主要销售对象为国内外艺术爱好者、收藏家,经常被政府部门作为“国礼”“省礼”馈赠中外友人。
面临问题—— 与现代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
杨家埠木版年画产自明初,清代形成“画店百家、年画千种、画版数万”之势,与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并称全国三大画市,刻版、印画技艺代代相沿,传承至今。根据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调查,2009年杨家埠有年画从业户30家,从业手艺人150人,年印制年画7500万张,年产值570万元。但近年来,杨家埠木版年画情况也不容乐观,目前主要生产专业户下降至3家,兼营刻版与印画,印画量约2000万张。有专家认为,杨家埠木版年画将产品定位于“传统文化艺术品”,没有真正融入当代生活方式中,消费者群体限定在当地民俗使用者、收藏者,在厉行节约的社会大环境下,原来的消费主体——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采购礼品大幅下降,导致年画销量不稳。同时,传承人既是生产者又是销售者,这种自产自销的方式,使生产者没有精力去收集市场需求信息,且沿用坐等客户上门的方式,销售渠道单一。
据调查,目前山东传统工艺美术类非遗项目在生产性保护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较为复杂。比如缺乏市场规范。柳编在临沂各区县所面临的政策环境不同,税费征收存在差异,使临沂柳编产业内部运营成本差异较大,对整体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市场发展协调机制不健全,企业为争夺客户也容易陷入恶性竞争处境。此外,临沂柳编产业发展建立在贴牌加工的基础上,目前已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但是缺乏市场营销能力,市场运作能力差。由于出口产品占据柳编生产的较大部分,近年来,柳编出口主要贸易国欧盟和美国相继出现债务危机,民众购买力严重下降,间接导致出口柳编制品订单减少、销售量下降。
另一个制约因素是人才匮乏。以面塑技艺曹县江米人为例,由于当下谋生手段多样,江米人靠手艺挣钱少,养家难,无力吸引更多人持续从事。现代都市的丰富生活,让曹县当地年轻人,特别是艺人后代,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学习传统手艺,甚至有从事传统手艺“没面子”的心理。加之现代玩具丰富,江米人题材单一,无法引起现代人的注意,与郯城木旋玩具一样陷入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的境地。
发展对策—— 定位艺术而非产品
“杨家埠年画与高密扑灰年画都在胶东地区,但近年来出现了不同发展趋势,前者下降,后者上扬。”通过多年研究观察,赵屹认为出现上述情况的关键原因是“把自己的产品单纯定义为产品还是艺术品”。“一般性文化产品复制门槛低,价位上不去,造成整个行业上出现‘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情况。近几年高密扑灰年画新人辈出,他们将自己定位为‘画家’,将产品定位为艺术品,结合自身技艺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发展态势相当可观。”
对于临沂柳编而言,柳编产品创新主要由各企业的工艺师完成,他们绝大部分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凭借经验和自身创造力开发新产品。虽然经验丰富,但受自身知识结构及生活环境的约束,无法深入研究国内外市场需求,产品创新易遵循老套路,开创性差,易被模仿和替代,很难提升产品附加值。赵屹建议,应加强对这些工艺师的培训工作。
赵屹同时指出,工艺美术类非遗项目的传承方式应该多元化。现阶段,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传承日渐式微,行业内的师徒传承逐渐成为主流。民间艺人面向社会的技艺传承与传播方式也应该日趋丰富。
截至2013年底,山东省共有417所中小学将非遗纳入教学内容,并作为开展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指标进行考核,部分中小学已通过“校本课程”开始实现非遗教育常态化。
依托学校建立非遗传承基地的情况愈发普遍。截至2014年,山东共有各类传承基地170个,其中,省级非遗教育传承基地9处。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山东省工艺美术行业工业总产值1669.46亿元,比去年同期1477亿元增长13.03%,居全国同行业第二位;利税180亿元,比去年同期164亿元增长9.75%;出口贸易额353亿元。赵屹认为,政府在规范相关市场的同时,应注重引导非遗传承人开展多种形式的传承活动,开发主题丰富的非遗文化创意产品,结合当代生活方式让传统工艺美术类非遗项目重获新生。(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