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二次会议
8月27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二次会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亿龙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衡阳市201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2014年上半年全市及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状况的报告;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检察院关于侦察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
会议还审议和通过了有关人事任免事项。
李亿龙指出,全市上半年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主要指标稳健增长,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结构质量持续改善,要素支撑保障有力,民生事业取得进步。下半年要主攻工业,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在推动现有规上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力争新增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高度融合,以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拉动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李亿龙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市公共财政收入完成总量和增长速度均居全省前列,增幅达14%,居全省第二,财政收入质量稳步提高,财政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下半年要突出“四个特别注重”,进一步做好财政工作。要特别注重财源培植。通过政策引导等办法,盘活存量、引进增量,千方百计加快企业发展,培植好支柱税源和主体税源,大力引进新税源;要特别注重收入结构。税收收入占全市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要达到68%以上,主体税源要占绝对比重;要特别注重预算刚性。严控“三公”经费,压缩行政开支,确保财政预算执行到位;要特别注重民生保障。用于教育、卫生等民生事业的支出要切实保障到位。
李亿龙指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是农村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村小康和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要统一思想。以农业经营主体改革,带动农村突破经营主体、经营方式、产权制度、金融体系、政府服务等五个方面的改革,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要正视现状。既要看到目前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来势不错、前景看好”,也要看到仍然存在着“不多、不大、不优、不强”等问题;要加快发展。把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个战略举措来思考,落实中央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研究市场准入问题,帮助完善内部机制,创造外部条件,加大财政和信贷支持力度,完善保障体系,打好“组合拳”,不断发展壮大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李亿龙强调,全市检察机关要提高能力、形成合力、提升公信力。首先要转变执法理念,加强素质建设,配齐队伍力量,创新侦查监督手段,切实提高能力。其次要加强配合,要与公安机关形成合力,了解侦查的全过程,把案件办准、办好;要与行政执法机关形成合力,加强对行政执法办案的监督。再次要提升检察机关的公信力,把案件办成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铁案,确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确保赢得老百姓的信任。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慧星主持会议相关议程。
市领导谢宏治、刘丽华、苏营、王旭明、康强、周晓云等出席会议。市领导段志刚、周辉斌、张开松、李平等列席会议。
责任编辑: 夏红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