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县司法局完善机制创新方法推进社区矫正

27.08.2014  16:54

 

            近年来,文水县司法局勇于实践,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监管矫正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全力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累计接收各类社区服刑人员429名,解除矫正安置帮教236名,开展审前调查评估223案,执行收监2名,依法打击2名重新犯罪服刑人员,收到良好的矫正效果。 一、建立和完善与执法监管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创新社区矫正监管模式 2012年6月,文水县司法局组建社区矫正大队,设立特勤中队,在不增加编制、不增加人员的前提下,对基层司法助理员进行整编,组建了3个基层中队,每个中队由3——4名司法助理员组成,选拔工作能力较强的助理员兼任中队长。司法所日常工作仍然各司其职,但对服刑人员的监管矫正采取中队建制的方法,即每到服刑人员会见报到日,基层中队的干警集合到位,共同负责对监管人员的会见报到,并以中队为单位开展集中教育学习、组织进行公益劳动等活动。对基层中队组织的较大矫正活动,县司法局及时派出特勤中队进行支援。通过队建制的工作机制,改变了社区矫正警力严重不足的状况,收到集中优势警力、有效开展矫正执法活动的良好效果。 二、建立和完善社区矫正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创新与法、检、公三机关协作配合的工作方法 文水县司法局十分注重与法、检、公三机关的协作配合,在政法委的统一协调下,建立了“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协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司法局长为召集人,政法委副书记为副召集人,法、检、公、司、民政、财政、人事、卫生等部门领导为成员,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及时解决部门协作问题。比如,在开展审前调查评估工作中,司法局组成调查评估小组,从社区影响、监管条件、被害人意见等方面,深入乡村、社区、学校等进行社会调查,对调查对象的平时表现、不良行为、心理状况等进行认真评估,由于部分犯罪嫌疑人尚在看守所关押,经联席会议协调研究,公安机关同意司法局矫正干警进入监所会见在押嫌疑人,取得了第一手的客观情况资料。 三、建立和完善规范的监管执法机制,创新适应实际、利于改造的监管手段 文水县司法局机关专门设立矫正宣告室,对新入矫的社区服刑人员,由社区矫正大队干警、辖区司法助理员对其进行矫正宣告,告知其应遵守的法律、法规、规定。宣告室设立检察官席位,邀请检察机关进行现场监督。对新接收的社区服刑人员,实行三个月的严管,规定其每周到辖区司法所报到一次,三个月期满经考核表现良好,调整管理级别。严密的监管执法机制,强化了对矫正对象的社会管理,有效防范了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为了保证执法监管效果,文水县司法局每季度都主动邀请检察机关开展一次执法监督活动,由县委政法委牵头,从检察院、法院、公安局、司法局抽调人员组成检查小组,对全县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专项执法检查。 文水县司法局在坚持规范执法、依法执法的基础上,根据实际,以强化监管、利于改造为目的,创新监管手段。文水县是外出人口输出大县,有不少外出人员犯罪被判非监禁刑,对此,县司法局及时与实际居住地司法行政机关联系,移交居住地司法所矫正。对确需短期外出而当地司法行政机关不愿接收的服刑人员,由社区干部和家庭帮教责任人共同保证,严格履行请假手续后外出,并规定外出期间,每周必须向特勤中队干警进行一次网上视频报到,汇报学习、生活、工作和思想改造情况,开展网上教育矫正,确保服刑人员不失控。同时,定期派员赴服刑人员实际居住地进行考察,保证矫正效果。 四、建立和完善犯罪信息分析研判机制,创新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新思路 文水县司法局坚持定期开展服刑人员犯罪信息分析研判,努力构建预防犯罪和加强社会管理的预警机制。对社区服刑人员,按照罪名、年龄、文化程度进行科学分类,从中探索揭示犯罪规律,提出相应的社会管理对策。通过研究分析发现,犯交通肇事罪致人死亡的往往是二十岁左右、无驾驶资格的青少年,且很大一部分是驾驶大型货车肇事致人死亡。对此,文水县司法局与交警部门、审判机关多次沟通协调,一方面加大道路交通检查力度,重点查处青少年无证驾驶行为,一方面加大对交通肇事车主的处罚力度,有效遏制了此类犯罪上升的趋势。此外,文水县司法局针对社区服刑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行为习惯较差、胆子较大、爱挑头闹事等特点,在加强对服刑人员监管矫正的同时,定期与乡镇党委、政府沟通协调,通报服刑人员改造情况,特别是对暗中参与、挑动群众集体上访的服刑人员,及时予以训诫、教育,涉嫌闹事的收集证据,提出严厉警告,必要时运用行政拘留、撤销缓刑、收监等手段。多数服刑人员在司法行政干警的教育下,不仅能够保证自己遵纪守法,还能够争取立功表现,主动化解矛盾纠纷,劝阻非法上访群众,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五、建立和完善社区矫正工作保障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和科技监管手段 一是把优势警力投入到办案一线。局机关和乡镇司法所的主要警力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同时利用社区矫正大队这一平台,整合其他人员,参与办案。二是提高干警的法律素质和办案水平。每月基层例会日固定学习法律法规,邀请法官、检察官、律师开展法律知识培训。与看守所、驻所检察科定期进行交流观摩,通过以会代训,互相学习,提高干警素质。三是财物倾斜。坚持把有限的财力向一线倾斜,为司法助理员落实岗位津贴,为基层司法所全部配备笔记本电脑。对全局车辆进行统一调配,优先保障社区矫正大队办案使用。四是制度保障。成立拟适用社区矫正评估委员会,对法院、监狱委托调查评估的案件,完成调查后进行集体讨论,研究决定是否同意接受社区矫正,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五是探索心理矫治的新思路。积极联系具备心理辅导资质的人员,探索在社会调查和社区矫正阶段运用心理评估、心理矫治手段。六是新建社区矫正监管指挥中心,开通服刑人员进行GPS定位系统,利用科技手段开展监管执法。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