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心态要不得
日前,山西一市纪委书记被“约谈”,在讲清问题之后,随口说了一句,“我就这么点小事。”遭到省纪委领导怒斥:“你还想犯多大的错!你这句话反映了你对存在问题满不在乎的态度,十分危险,必须深刻认识、立即警醒!”
发现相当问题才可能被组织约谈。虽然新闻里没有提及这位被“约谈”的市纪委书记到底是个多大问题,而在他本人看来“我就这么点小事”,足见这位被“约谈”者当时并没有认清自己所存在问题的要害,正如参加“约谈”省纪委领导的怒斥,是对自己存在问题的“满不在乎”。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事实上,事物的发展是由小到大的,存在微小问题,如果不小事当慎,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进行防微杜渐,现在出现是“小事”,将来就可能出现“大事”。综观现实,很多干部、甚至党的高级干部都是毁于某些生活“小事”上,如“坑爹”的子女“小事”上、“坑夫”的夫人“小事”上、“坑友”的朋友“小事”上。换言之,一些“老虎”“苍蝇”,并非偶然成为“老虎”“苍蝇”的,正是平时不把“小事”当“事儿”,心存“满不在乎”心态,进而积习难改,在邪路上渐行渐远,最终“堤溃蚁穴”由“小”变为“大”,成了罪犯,走向了党和人民的反面。他们都是活生生的教材。
我们常说,“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无论身份如何,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端行。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小事小节更是一面镜子,能够照出党性原则、为政之风。只有在小节不失节,于细微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就会“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一文中指出:“古人云,‘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这揭示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深刻哲理,也是一些腐败分子带给我们的深刻教训。小事当慎,小节当拘,确是对领导干部的金玉良言”。(柯希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