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尔:将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贯穿大扶贫始终

12.03.2016  17:08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胡星、潘德鑫)“抓好大扶贫,关键在‘精准’。现在中央政策力度很大、含金量很高,只要精准落实到位,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就会大大增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说。

  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也是脱贫攻坚最艰巨的省份。陈敏尔说,脱贫攻坚是贵州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十二五”时期,贵州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56万人,从2011年底的1149万减少到2015年底的493万,贫困发生率从33.4%下降到14.3%。

  陈敏尔说,当前贵州省已形成了新一轮精准扶贫的一揽子政策举措,“最关键的是将措施怎样精准落实到全省493万贫困人口上,做到对象识别精准、政策措施精准、项目安排精准、干部选派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如何做到对象识别精准,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建立了“四看法”精准识别体系。通过“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力强不强、四看有无读书郎”等措施,精确甄别、确定脱贫对象,施行对贫困户“一户一档”跟踪服务,并对所有贫困村建档立卡。

  如何做到政策措施和项目安排精准,贵州省毕节市等地推行了“贫困户点菜、政府上菜”的扶贫模式。为了提高扶贫资源配置效率,当地结合发展特点,为贫困户“私人订制”养牛、林下养鸡、种植刺梨和脱毒马铃薯等一系列扶贫“套餐”。贫困户根据自身需求和能力,向政府申领“套餐”。

  陈敏尔认为,贵州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到村到户到人,担子很重责任也很重。这场脱贫攻坚战的成败在于各级干部和广大的群众能不能艰苦奋斗,斗志和精神状态很重要,“条件艰苦要更加奋斗,要苦干不能苦熬”。

  近期,贵州当代“女愚公”、罗甸县麻怀村村委会主任邓迎香的先进事迹受到社会广泛赞扬。她13年如一日,带领乡亲们凿出一条长216米,宽、高4米的穿山隧道,过去两个小时的出村路程,如今只需几分钟。“这种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愚公精神’,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最需要的”。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陈敏尔说,贵州将着力补全脱贫攻坚等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做强、做优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等“长板”,利用发展的“组合拳”,坚持“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全力推进“十三五”时期的大扶贫战略行动。

责任编辑: 张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