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空巢老人的孤独不应过度渲染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发布《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仍呈现低龄老龄化特征,空巢老人近五成。对于这个结果,老年学专家杜鹏认为,不应给空巢老人贴标签,未来的养老会更多依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据《中国青年报》)
老人空巢,着实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偶发的“空巢老人死于家中多日无人发现”等极端案例,更是为空巢问题渲染上了极度悲情的色彩。于是,空巢老人这个标签,似乎成为老龄化社会难以摆脱的梦魇,老人们的那份孤独,似乎也有了绝望的意味。
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固然有利于让沉没的声音被听见,让潜在的问题浮出水面。不过,轻率地为群体贴上某种标签,过度以情感渲染空巢老人的孤独和绝望,非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概念式的叙述和笼统式的定义,还很容易掩盖问题的本质,从而流于浅层的关注和呼喊,妨碍对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因此,杜鹏提出的不要给空巢老人贴标签的观点,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
很显然,陷于孤单和无助泥潭里的空巢老人,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关心,但他们更为渴望的,是整个社会为他们走出空巢泥潭而寻找的可行办法和可靠路径。贴标签的方式、过度的渲染,仿佛是在消费这个群体的悲伤和苦难,而不是排解无助和孤单。
因此,空巢老人的问题,不仅要让更多的人看见,更要激发各责任主体的思考,通过抽丝剥茧理清问题出现的根源,从而寻求解决的路径。比如,空巢老人中,有一些只是因为家庭观念的不同不愿与子女同住,真正需要帮助的,是那些面临着长期孤独、需要照顾,周边却没有足够社会支持的空巢老人群体。只有明确了帮扶的对象,才能精准施策;只有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帮扶才能帮到点上、帮到根上。
给群体笼统地贴上标签,只会模糊责任主体的义务。老年空巢的问题已经完全浮出水面,不必再过度地进行情绪渲染。当务之急,应该是进行更多的理性思考,针对老人空巢的具体问题和现实诉求,分门别类地探寻问题出现的根源,研究解决的对策,并通过责任的厘清和明确,让政府、社会和家庭各自履行自身职责,从而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让天下老人皆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贴标签”容易,解决问题难。我们不仅要从认识论上重视老年空巢问题,更要从方法论上为空巢老人排解孤独和无助。(特约评论员时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