谆谆话语含深情 殷殷期望寄钢城——李小鹏省长到太钢蹲点调研侧记
谆谆话语含深情 殷殷期望寄钢城——李小鹏省长到太钢蹲点调研侧记
初夏的太钢,树木葱茏,花香四溢,十里钢城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5月23日,李小鹏省长利用周末一天时间,轻车简从,专门到太钢蹲点调研,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当前遇到的困难,吃透情况,精准稳实帮扶企业。
今年以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需求低迷等影响,太钢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增多。新常态下,太钢如何应对新挑战、开创新局面?前一阶段,省政府出台60条措施,帮助企业减轻负担,促进工业稳定运行,对全省企业渡过难关、加快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一直以来,李小鹏省长高度关注太钢的生产经营情况,多次到太钢考察调研。
9时许,李省长抵达不锈冷轧厂。刚一下车,他就换上了太钢的工作服,深入生产一线、班组和机旁,详细深入地了解生产过程、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与干部话改革、谈发展,同职工唠家常,给大家极大的鼓励。
在全球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不锈冷轧厂,李省长开门见山地对公司董事长李晓波说:“太钢是技术先进、管理一流的钢铁企业,在国内、国际、行业和国有企业中都是领先的。在当前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情况下,我到太钢来重点调研,与你们共同解决实际困难。”李晓波表示,尽管当前生产经营形势严峻,但全公司上下依然有信心迎难而上,战胜困难。
李省长走到不锈冷轧厂12号轧机前,仔细观看轧机作业,并向轧机班长牛国栋询问起轧制的具体工艺流程。牛国栋形象生动地介绍了轧机的工艺流程,“轧制钢卷就像擀面一样,下面就是案板,上面就是擀面杖,现在市场上越薄规格的产品价值越大,我们岗位工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像在家里擀面一样,想法子把面擀得越来越薄,同时又保持均匀。”李省长听到牛国栋如此通俗易懂地讲轧制、讲市场价值,会心地笑了。
在12号轧机主控室和操作台,李省长详细询问了宽幅光亮线的生产能力和板形、厚度的检测手段。厂长王清洁回答:“这就是所说的二十辊轧机,这条生产线是2012年3月建设的,板形和厚度全部自动控制,质量有可靠的保证。”
李省长十分关心生产组织和一线职工生产作业情况,他问一旁的操作工徐鹏:“一个班八个小时能轧多少?”“计划检修和非计划检修占用的时间是多少?”“检修周期如何安排?”徐鹏一一作了回答。
在光亮线检查室,李省长认真看着光亮板检验过程。他问在场的女工李逢春:“学什么专业的?”她答:“学设计的。”“来太钢几年了?”“两年半。”李省长又问道:“质量控制与检验主要靠什么,眼睛观察是不是还很重要?”她指着身边的计算机答道:“以前我们靠眼睛看,凭经验积累,现在则要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和检测,像夹杂、压坑等质量问题,都能通过自动化程序及时发现和处理。” 王清洁告诉李省长,现在国内外许多知名公司都在用的太钢光亮板,非常漂亮,正是因为我们无缺陷的产品质量,才赢得了国际大客户的信赖。李省长听后鼓励大家:“对于不锈钢而言,质量很重要。特别是用到关键地方的不锈钢,质量要求更高。你们这里就相当于过去的质检科,既要生产,又要检验,一定要把好质量关和出厂关,为开拓更大市场奠定坚实基础。”随后,李省长又走过去看不锈钢光亮板展示品,高兴地说:“古人造铜镜,你们现在造‘钢镜’,了不起,谢谢你们!”
在光亮线主控室,当听到李晓波介绍光亮板是世界不锈钢顶级产品时,李省长问道:“这里出的成品算不算太钢最高等级产品了?”李晓波说:“除此之外,太钢还生产高强度不锈钢精密带钢,最薄能够轧到0.02mm,已经应用到手机、电子、医疗等新兴行业。”听到这里,李省长感慨地说:“过去钢铁企业都是大黑粗,现在不一样了,追求品质,向着高、精、薄、亮的方向发展,这关键得益于技术创新。”
在光亮线生产现场,李晓波详细介绍道:“到目前为止,这条光亮线全世界最宽,产能也最大,1.6m的光亮板全世界还没有,相比较世界上一般的光亮炉,我们年产13万吨的规模,产量几乎翻倍了。这样的产能和品种结构也有助于我们降低运行成本和各种消耗,提高整体效益。”
李省长对光亮板的市场状况十分关心。李晓波说,像光亮板这样高精尖的产品,质量是拓展市场的关键,当前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而且国内能生产光亮板的也有好几家,所以我们就要生产规格更丰富、精度更高的光亮板去占领更大的市场。听到这里,李省长强调,要以高质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省在以往组织开展“山西品牌中华行”的基础上,正在开展“山西品牌丝路行”活动,希望你们积极参加,借船出海,让世界更多的地方了解太钢不锈这个响亮的品牌。当了解到国际贸易摩擦增加时,李省长表示,我们要积极应对,有效消除外方的偏见和隔阂。在离开光亮板主控室前,李省长叮嘱在场的干部职工要利用好、维护好这么好的生产线,把自身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寄语“太钢不仅要在省属国有企业和冶金行业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在中国钢铁行业中也要起到中流砥柱作用”。
继续沿着生产线前行,李省长边走边问,不时走到机组旁,查看运行情况。当走到4号冷线主控室时,他看到不少职工在里面,就走了进去,与在场的职工一一握手问候,兴致勃勃地与大家聊起了家常。
王清洁指着一名职工说,这是我们连轧线上的技术员,名叫张良。李省长幽默地笑着说:“这名字厉害啊!是刘邦的谋士啊!是大将!”在场的人听后都笑了。张良告诉李省长,他主要负责现场质量管控,从工艺执行、重点订单生产和设备问题的梳理都要负责,每天都要进行生产过程中各种数据的记录等基础工作,经过产线的每一个钢卷也要做好记录。工序相对比较多,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质量问题就会多起来,就需要认真把控每一个环节,点检好每一台设备。接着,李省长又详细询问张良的年龄、毕业院校、所学专业、参加工作年限、职称等情况,张良一一作了回答。
李省长对在一线岗位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成长非常关心。王清洁介绍说,为了使年轻职工尽快成长,厂里从实际出发,内部确定了见习工程师、协理工程师、责任工程师、副主任工程师和主任工程师五个序列,到了责任工程师这一档,就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属于“大拿”了!只要在技术上干得好就有上升的通道和平台。听到这里,李省长笑着说:“我跟大家一样,也是技术员出身!要努力啊!这个岗位很重要,从设备到产品都要做好质量把控,对于全厂产品的销售和效益,你们这是最基础的。”
任付元是4号冷线的一名班长。“你们班有多少人?”“一共有11人,平均年龄27岁。”李省长向任付元详细了解班组的情况。他又问站在旁边的王世祯:“在太钢工作多少年了?”“三十年了!”李省长说:“你在这厂里算是经验丰富的老工人了,是老大哥了,而且不只是老大哥,你们的班组还有点像父子兵。尤其是老班长们,是宝啊!要好好带带手下的年轻职工,大家一块儿成长。”李省长还感慨地说:“时间过得很快,这三十年,太钢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工厂发生了很大变化。当时太钢还只是一个普通钢厂,现在可不一样了,成为了中国和世界的不锈钢品牌工厂!太钢如果还是一个普通钢厂,那在目前的形势下,压力可就更大了。有今天的成绩,正是因为太钢的产品有特色,质量过硬。所以,应对战胜困难还是很有信心的。”
王清洁介绍说:“为应对新挑战,集团明确提出品种质量是决胜市场的利器,要在新常态下打赢生存保卫战。”李晓波接着说:“我们要让职工感受到企业好坏是与自己的奋斗紧密连在一起的,每个人都要打生存保卫战,要抓质量、降成本,提高效率。”李省长说:“这个非常好,抓质量、降成本,主要是练内功,同时要拓展外部市场,积极参与竞争。”
不锈冷轧厂人才济济,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武天宇向李省长介绍:“我们最近感受最大的压力是市场竞争,以前‘酒香不怕巷子深’,生产什么都能卖出去,现在不一样了,‘酒香也怕巷子深’,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什么产品能盈利我们就生产什么,比如不锈钢冷板要比热板附加值高、铬钢比镍钢效益好,所以就要多生产这些品种,提高竞争力。”“品种质量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高精尖的产品就要拔得头筹才行。”李省长鼓励武天宇,“将来你在这里会有很好的发展,个人的职业成长要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武天宇回答道:“太钢给技术人员的发展平台还是很广阔的,只要想做就会有很好的空间,作为技术员,我们对太钢的发展很有信心。”李省长鼓励道:“好!大家一起努力!”
今年2月份起,不锈冷轧厂在全厂划小核算单元,推行机组经理制,以强化全员市场意识,激发动力和活力,三个月来,效果逐渐显现,赢得了职工的拥护。李省长走到机组经理张斌身旁,听到“张斌”这个名字,他风趣地问:“你能文能武些什么呢?”张斌笑着回答说:“我们划小核算单元后,核心是把安全、质量、成本抓好,这就要多干活、多发现问题,然后尽快解决。”李省长点头称是。
王清洁介绍说:“我们对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收入与质量、消耗挂钩考核,上不封顶,让职工知道一个月拿到了多少分,自己就能算出挣多少钱。这一改革措施激发了全员活力。同时,按照集团公司推进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厂里要接受创造市场化利润和降成本两方面的考核,这样一来,厂里就不能只是关起门来生产,还要去市场上了解用户需求,提供用户满意的产品,从而成为一个经营主体。”李省长说:“你这个厂既是生产中心,也是利润中心了,不像过去只是生产中心,账在大锅里算。现在,一个厂子也要在市场的大海中‘游泳’了。”“过去是生产经营,现在是价值经营,干了活创造价值,有了效益,职工才能分享。”李晓波说。
看到改革创新在基层一线有了显著成效,李省长感慨地说,过去工厂和车间都不怎么关心什么样的钢材销路好,只要负责生产就可以。现在,一线职工都知道什么产品卖得最好,这真是深刻的转变,这充分说明国有企业完全可以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机制。李省长进一步强调,办好企业的关键还在人,在于科学的体制、制度、政策,在于管理层和员工队伍,在于内部的精细化管理和独特的企业文化。太钢的信心正来自于优秀的企业文化和这支优秀的干部职工队伍。
当了解到班组成员中有家乡是河北、山东等地的时,李省长风趣地说:“大家来自祖国四面八方,感谢大家一起都来支持山西的建设和发展,我们的共同目标是通过建设山西来建设祖国。”
在不锈冷轧厂,多数设备、工艺技术要点、操作规程、自动化控制系统都需要英文知识。当得知班组成员的英语水平和自动化操作能力都符合要求时,李省长说:“这个不简单,很多企业难做到,有能力进行知识转化更不简单,这才是真正的国际化。”
李省长看到4号冷线主控室墙上的TPM管理看板后,走到跟前,详细查看上面的具体内容。当他看到太钢“五荣五耻”的安全价值观时,肯定地说,“五荣五耻”非常结合实际,这当中不仅对职工个人有要求,还包含着团队精神,这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也是在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这就是太钢内部的竞争优势。
谈及安全生产,李省长语重心长地说,安全生产的关键在于责任制、规范化。太钢在安全生产上进步非常大,但也要看到问题,汲取教训。回顾我省最近发生的安全事故,每一起事故都是因为好多环节因素出了问题。只要每一个环节把控好就不会出事故,结果往往是各个环节都失守。他强调,班组是企业的最基层,只要有一个人没有尽责,就可能发生事故。搞好班组安全生产,首先要高度负责,其次要技术过硬,还要遵章守纪。安全工作基础是落实责任,要确保责任心到位。对待安全生产,就要时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高度负责,抓好落实。
时间过得真快,近两个小时过去了,但李省长仍意犹未尽。临走时,他反复叮嘱职工:岗位职工要一丝不苟,精心操作;技术人员要在提升自身技能的基础上敢于发表意见,建言献策,发挥出自己的技术水平,把不锈钢卷这张大饼“擀好”;质检工作,重任在肩……他还特意叮嘱班长“你是‘一人之下,多人之上’,要做好本职工作啊!”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李省长谆谆教诲,坚定信心,踏实工作。
离开不锈冷轧厂时,李省长再次强调指出,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特别是制造业,产品要前进,管理就要前进,这就要靠不断深化改革、靠不断创新驱动,要在新的征途上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11时许,李省长来到集团公司计财部调研。他走进资金管理室,与公司决策层、经营层和财务人员相互探讨新形势下资金管理、资本运营、收支平衡等问题,向工作人员详细了解财务管理系统,他叮嘱大家,一定要做好资金、资本、资产的管理和风险防控,确保企业持续健康成长。在了解了太钢财务架构和组织构成后,李省长说,太钢真正在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行,当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和行业新的发展形势,省里将同你们一道共同研究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的解决之道,克服困难,加快发展。
在交谈过程中,李省长了解到大家都是财务专业出身后,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现代企业不是单纯的产品销售,但也不只是单纯的资本业务,一定要把产融有机结合。太钢财务人员一定要明确,没有钢铁主业就没有延伸出的资本业务,我们要既重视资本业务发展,也要重视钢铁实业发展,让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产生巨大效益。
中午简单就餐后,13时许,李省长又参加了公司前四个月的生产经营分析会。会上,大家单刀直入,客观剖析,直面问题,畅所欲言。对原料采购、产品销售、进出口、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投资预算、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多元产业发展、物流、减轻企业负担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对太钢各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的同时,李省长也列出了需要政府帮助太钢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清单,明确了责任和时限,给艰难中前行的太钢人以巨大信心和鼓舞。
整整一天的蹲点调研,既体现了李省长对太钢干部职工的深厚感情,更清晰地传递出省委省政府对太钢的重视、鼓励和期待。谆谆话语含深情,殷殷期望寄钢城。在十里钢城最美丽的时节,也在钢铁行业艰难前行的时刻,李省长的鼓励和期待,给了全体太钢人奋力前行的信心和力量。没有难关过不去,没有困难能阻挡。太钢人将以今天为新的起点,以十足的干劲,加倍努力,信心满怀开启新的征程,在全省做好领头羊、争当排头兵,向省委省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首席记者 宋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