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公益实践无处证明 受助孩子集体签名为爱“盖章”

16.09.2014  18:47

  原标题:微公益实践无处证明 受助孩子集体签名为爱“盖章”

  马海宁 竺有豪 本报记者 李润文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9月16日   03 版)

        开学了,扬州大学水能学院建筑环境专业一年级女生潘丽丽从广西柳州老家带回了一份特殊的社会实践“证明材料”——没有实习单位公章,只有几张孩子们的签名。

        暑期社会实践,到底做什么更有意义呢?刚放假时,潘丽丽和其他同学一样在认真思考。潘丽丽在整理衣物时发现一些只穿过一两次的衣服,想到乡下孩子衣服少,她就萌生了捐衣物的想法。

        她的想法在朋友圈里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不少同学都把旧衣服洗干净送过来。“有个卖衣服的大叔,在微博上看到消息,就打电话过来询问他能帮忙做点什么。”

        60多件衣物,上百本书,  这是潘丽丽20多天社会实践“爱心募捐活动”的成果,为了做好这次募捐活动,原本约好的工厂实习也没有去。

        募集到的物品被分类、清洁、消毒,最终陆续送到柳州市鱼峰区鸡喇路出租房的孩子们手中。潘丽丽和西南民族大学学生熊珍一起折叠了一份份贺卡,每张贺卡上都写满了祝福。

        熊珍说:“每一张卡片都是不同的,我们想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爱,让他们知道他们其实并不孤单,有很多人爱着他们。”

        结束时,潘丽丽她们却陷入了苦恼:谁来为自己的社会实践盖章证明?

        “按照规定,我们的社会实践都需要所在的实践单位给我们盖章证明,写鉴定意见。”小潘谈起证明材料,显得有些无奈:“等我一个暑假忙完了,才发现我们自己做的微公益活动根本找不到人盖章。”

        小潘几次想找鸡喇路的街道去写证明材料,“找了几次也没找到,好容易找到了又总说人不在”。这一下可让潘丽丽和熊珍两个年轻人抓瞎了。

        在一次和受赠孩子黄真通电话的时候,潘丽丽说出了自己苦恼。黄真主动提出:“姐姐,我们集体签字帮你证明行吗?”

        在黄真的帮助下,出租屋里的孩子很快都签了名。带着这样一份特殊的证明材料返回学校,潘丽丽还是有点忐忑:“不知道学院审查社会实践材料的时候会不会给我通过。”

        学院最终审查通过了潘丽丽的社会实践报告。水能学院邹红美老师说:“学生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进行微公益,一直是我们鼓励的。我们要加强对社会实践的考核与审查,要求学生把社会实践做扎实。”

原文链接: http://zqb.cyol.com/html/2014-09/16/nw.D110000zgqnb_20140916_3-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