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点透视:如何斩断非法采砂黑手?
近年来,淮河河道非法采砂现象屡禁不止,给河道防洪、供水、航运和水生态造成安全隐患——
市场暴利催生野蛮采砂
淮河河道砂石资源丰富,储量大、质量优,一度畅销全省乃至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淮南市地处淮河中游,淮河穿境87公里,最多时有715艘采砂船,全部为非法采砂船。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砂石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受暴利驱使,非法采砂现象屡禁不止,盗采河砂成为一些人迅速致富的‘捷径’。 ”淮南市水利局水利管理科副主任科员李卓说,按照每吨30元的砂石价格算,一艘1000吨的采砂船一天毛收入可达3万元,净利润可达1万余元,可谓暴利。
市场需求大,利润丰厚,催生了对淮河河道砂石的掠夺式开采。疯狂开采行为也给当地供水安全、航运安全、生态安全、防洪安全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据了解,目前较流行的大型真空泵吸砂船,吸砂泵一般功率在150千瓦以上,吸砂管管径50厘米,8小时连续作业可采砂2000吨,吸砂最长达25米,可深入河床表层以下10米至12米,影响半径达160米至220米,对淮河河床、河岸大堤和水文生态造成严重破坏。
非法采砂造成的淮河大堤崩岸事故频发,淮南市洛河发电厂两处取水口就曾因过度开采,河底深陷而发生崩塌。部分不法采砂分子乱采滥挖现象严重,甚至在工程安全保护区内非法采砂,造成堤防坍塌、桥梁受损等严重后果。
此外,非法采砂还造成数起人员伤亡事故。 2015年8月,淮南市水利局就曾将一起因非法采砂造成的人员伤亡案件移送至该市公安局侦查。案件材料显示,犯罪嫌疑人苏某在非法采砂作业中,利用常某的无证非运输船运输砂石,因配载不当,严重超载,造成非运输船沉没,致使常某溺亡。
高密度巡查仍难杜绝
非法采砂猖獗,造成各类事故不断,必须进行严厉打击。据了解,淮南市对非法采砂的打击从未间断过,该市采砂管理局每周巡查不少于2次,沿淮乡镇和村对其管理范围实行24小时巡查。
然而,在重拳高压之下,淮河上非法采砂依然屡禁不止。前不久,省水利厅督查组在淮北大堤一侧毛集曹集渡口和凤台交界水域发现50余条涉嫌采砂运砂的船只。这些船只大多为较先进的液压式采砂船,一夜之间就能采砂2000吨,采砂的同时,还能将砂石装运至运输船,直接运走。新的作业方式,为非法采砂提供了便利。
“淮河河道长,两岸涉及市县区域多,治理上存在一定真空。 ”李卓介绍,非法采砂船只为了躲避打击,经常选择在交界水域作业,而各地对淮河河道管理范围的交叉,难以形成合力,给治理工作带来不便。采砂船流动性强,也是整治非法采砂的一大难点。 “上游治理,船只跑到下游;下游打击,船只又回到上游。 ”李卓说。
“水利部门对非法采砂只能进行监督管理,实施进一步打击需要海事、公安等多部门联合。 ”一些水利人士认为,部门职能交叉,容易形成管理漏洞,致使非法采砂有空可钻。
目前,很多地方根据实际情节将非法采砂认定为非法采矿罪,而河道采砂是否构成犯罪,首先得由国土部门认定其是否越界。水利、海事等部门对非法采砂行为只能进行行政执法,加上缺乏专门针对非法采砂的法律法规,打击难以形成震慑力。
疏堵结合方能标本兼治
针对非法采砂,业内人士认为,既要加大打击力度,也应科学规范砂石市场,同时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才能疏堵结合、标本兼治。“为了让多部门形成合力,在全流域同时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十分必要。 ”李卓认为,全流域、多部门联合行动常态化,才能使淮河河道上的非法采砂船只无空可钻。
为确保淮河安澜,防范非法采砂破坏河道,淮南市近年来一直对非法采砂保持高压态势。 2014年以来,该市组织海事、公安开展了集中整治行动,共开展集中打击行动近400次。仅2015年9月以来,淮南市就拆除22艘非法采砂船只,实现采砂设备集中存放,沉没非法采砂船只5艘。“砂石是一种珍贵资源,开采必须合理有度。 ”淮南市水利局负责同志说,要科学规划砂石市场,引导从业者合法经营。淮南市对全市堆砂场规划进行了调整,在该市大通区、潘集区、凤台县和毛集实验区设置4处堆砂场,对规划外的非法堆砂场逐步进行清除。另外,在淮河洛河洼段设立可采区,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引进有管理经验的公司,组织合法船只,合理进行开采。
“要使采砂管理取得长效,还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约束。 ”李卓认为,国家应该出台针对非法采砂的法律法规,厘清相关部门职能,才能突破行政执法打击非法采砂的局限性,形成长效机制。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