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光映青春 记潞安化机太原基地管头焊接组的女工们

07.03.2023  07:30

管头组女工操作焊接机器人。

  提起电焊工,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幅男子头戴面罩、手持焊枪、周围弧光刺眼的场景。

  在潞安化机太原基地换热器分公司,却有一支由12名女焊工组成的管头焊接组。平均年龄30岁、一年焊接设备管头达107万根,在机器的轰鸣中,在飞溅的焊花里,她们身披弧光,用过硬的技术和不屈的意志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爱岗敬业践行使命,用精益求精打造品质,用新设备新技术为企业高质量转型贡献力量。

   她们:苦练本领信念铸就品质

  管头焊接组的12名女焊工被分成两个班组,36岁的王烨是班组长之一。2020年,她辞去一家私企的内勤工作,来到换热器分公司管头焊接组,成为一名电焊工。

  “王烨这个姑娘对工作认真负责、乐于奉献。”分公司调度员丁凯如此夸赞她。厂里规定新员工的实习期为3个月,但王烨凭借着自己对焊接的一腔热情,在实习期内就能独立拿下焊接任务。3年来,她潜心钻研,不仅自己的技术日益娴熟,还从不吝啬将自己积累的经验教给后面入厂的员工。

  “你瞧,这个焊丝与钨极的距离一定要调整到上下相差1毫米的位置,才能焊出漂亮的焊纹。”女工刘晓静是今年2月刚来到换热器分公司工作的,入职还不到一个月。看到她常常带着疑惑的脸,王烨不由得想起自己刚来时的样子。“我来给你讲讲吧。”从焊枪的构造,到焊接参数的调节,再到焊缝质量的成型,她把自己掌握的全部内容一一告诉她……担任班组长以来,王烨和她的5名组员一起承担分公司的各项焊接任务,管头质量达到100%合格。

  如今已经是氩弧焊焊接佼佼者的“90后”邵海洋,是另一个班组的组长。“想要掌握好焊接技术并非易事,也没有任何捷径,只能反复苦练。”为了练好这门技术,她一遍一遍学,一根一根焊,手掌心磨出了茧子,手背烫伤了好几处。氩弧焊讲究的是手上功夫,手上功夫不到位就很容易造成焊瘤、焊缝不平整等质量问题。面对这些疤痕,她却笑着说:“干电焊烫伤是常有的事,不吃苦哪能学会呀。抹点药膏,过几天就好了。”现在,她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打造出一道又一道光滑平整的“鱼鳞纹”,并荣获公司“优秀焊工”的荣誉称号。

   它们:识图成焊需她“一臂之力

  焊接工艺是制造企业的关键工艺,焊接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企业产品品质的高低。作为一名焊工,干的是苦差,接的是险活,还得有一颗匠心,不仅要练就过硬的手工技艺,更要与时俱进,掌握数字时代的焊接新本领。

  近年来,焊接制造工艺正快速经历着从手工焊到自动焊的过渡,焊接过程自动化、机器人化以及智能化已成为焊接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2021年6月,三台焊接机器人走进潞安化机换热器分公司车间,正式加入管头焊接组,成为两个班组之外的“第三小组”。它们的加盟也让整个焊接组完成的任务量在一年内几乎实现了翻番。

  今年前两个月,管头组已累计焊接管头24万根。在女工们眼中,与手拿焊枪相比,通过点击屏幕来操控焊接机器人需要更加细致。

  “咱们的眼睛也是尺。”女工董斯从事焊接工作已近10年,是组里干得最久的员工,焊接机器人进驻车间后,极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一个人可以同时操作两台机器人。然而,由于管头焊接密度大、孔径小,所以机器人焊接后还需要人工再次检查,并根据焊接质量对焊接参数进行微调。董斯告诉记者,“有了机器人,我们的工作强度和工作环境都有了很大改善。‘机器人+操作员’的工作模式让我们对焊工这个岗位有了更深刻地认识。”

  “心中有温度、手中有力量。”在换热器分公司的同事们心里,管头焊接组的女工们不怕吃苦、敢打硬仗,无论什么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只要需要她们干,从不会讨价还价。在潞安化机这艘领航全球煤气化技术发展方向的“巨轮”上,她们默默奉献,让青春在焊花中闪耀出别样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