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个矮、发育早引家长担忧 科学养育让孩子健康成长
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家长的心。近一段时间,省城医疗卫生部门在学校、社区调研走访发现,孩子个子长不高和性发育早,是家长们尤为关心的话题。不少家长为此到处求医问药,耗时耗力,有的效果并不一定好。对此,记者走访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山西医科大学儿科系副主任阴怀清,为家长们答疑解惑,正确认识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科学对症施治,少走弯路。
根据标准判断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医护人员在对幼儿园、学校、社区的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调研走访中发现,绝大多数孩子的身高和体重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线。今年5月初,儿科科室在坞城街道太航社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50余名青少年中,1人诊断为矮小。
那么,什么情况才能判断是矮小呢。医务人员给记者提供的权威资料显示:身材矮小是指身高(长)小于同地区、同年龄、同性别儿童身高(长)正常均值减2个标准差(<-2SD)者。阴主任进一步解释表示,只有低于这个正常均值(中位数)两个标准差,才算是矮小。以“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标准差单位数值表”中的数据举例,比如10岁的男孩和女孩的身高正常均值都是1.40米,减2个标准差是1.27米,属于矮小。家长们可以根据“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标准差单位数值表”数据进行对比。
对于不少家长关心的女孩子性早熟的话题,阴主任也作出解释,女孩子在8岁前来月经初潮或出现第二性征算性早熟,单纯的乳房早发育并不是性早熟。因为吃炸鸡等含激素高的食物催生出第二性征等现象,属于“假型早熟”,只要不再吃情况就会好转。
不要轻信广告
据介绍,在医护人员长期调查中发现,家长们的焦虑其实多数没有科学依据,很多人是被过度宣传所误导。事实上,能不能用生长激素,应掌握明确的适应症,家长应该去一家或多家专科医院或科室,听取专科医生的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因为真正称得上是矮小症的青少年,100个人里面不到3个人,占比非常低。
大多数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阶段,高一些低一些都是很正常的,每个人的生长情况各有不同,有人早长有人晚长,其中绝大多数人都会受自身遗传因素等影响,都能长到一个相对理想的身高,所以家长不用过度焦虑。
“孩子最好不要使用生长激素,不要被误导。尤其6岁以下的孩子,原则上不用生长激素。而且,即使被诊断为矮小的孩子,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也是保证其生长发育的基本要素。”阴怀清主任告诉记者。
专家三点建议
当然,家长不必过度焦虑不代表放任不管,认真负责科学规划还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该如何保证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成长呢?阴主任依照重要程度,从最有利于生长发育的角度出发,依次从“饮食”“运动”和“睡眠”三个方面各给出建议。
在饮食方面,补充蛋白质第一重要。尤其是牛奶、鸡蛋和瘦肉最好能够保证摄入量。另外,牛奶可以“当喝水一样每天多喝一些”。在运动方面,促进骨骼生长最好的运动就是和跳跃有关的运动,尤其是打篮球和跳绳最有益处,游泳其次。孩子可以任意挑选一项或几项进行长期坚持锻炼,天天打球天天跳绳。在睡眠方面,尽可能延长睡眠时间,特别提倡“深睡眠”,小学生和初中生最好的睡眠时间是10个小时以上。一般情况下不要熬夜,白天补觉也不利于生长发育,因为生长激素分泌都是在后半夜和凌晨,以“脉冲”形式完成。不能深度睡眠,就会影响激素分泌。